DELL

导读: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执政当局证实,前领导人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伤重死亡,沙漠之子卡扎菲最终死于沙漠,利比亚也正式进入“后卡扎菲时代”。【最新】【分析】【留言】【视频集】

DELL
卡扎菲身亡细节   

卡扎菲临死前称“愿用任何东西交换性命”

各方表态   

奥巴马:罪恶滔天者死时也应受尊重

沙漠之子卡扎菲

卡扎菲42载执政路

42年前,还是一名青年军官的卡扎菲推翻了当时的王朝统治,而42年后他自己的强权统治也最终被愤怒的民众推翻,走向末路。

卡扎菲生前接受凤凰专访

2010年7月,卡扎菲在的黎波里接受凤凰卫视专访,透过中国人的眼光去看,卡扎菲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推翻卡扎菲之路

利比亚八个月内战推翻卡扎菲

利比亚的内战持续了八个月,如今卡扎菲终于被击毙,也意味着利比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回顾这八个月内战……

反卡派别:前政权派/海归派

“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

曾任利司法部长。利比亚爆发危机后受命到班加西与反对派谈判,他到班加西后宣布辞职。随后任反对派领导机构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

二号人实权人物哈菲兹·库卡

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兼发言人,法律界人士。曾作为1996年“阿布·萨利姆监狱大屠杀”事件遇难者家属的法律顾问和当局交涉。

凤凰前方直击

特派记者 傅晓田:

的黎波里民众庆祝卡扎菲被毙

傅晓田:得知卡扎菲死讯后,的黎波里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当地民众上街庆祝卡扎菲被击毙。 [详细]

视频报道
DELL

请先确认是否安装了 最新Flash 播放器
请点击安装按钮

安装

    卡扎菲死亡:
  • 独家:卡扎菲被俘后遭脱光衣服虐待
  • 卡扎菲下葬时有小型葬礼 死因解释引质疑
  • 利比亚大批民众排队观看卡扎菲下场
  • 利比亚士兵展示物证 称两枪打死卡扎菲
  • 利比亚宣布全国解放 1个月内成立临时政府
  • 利比亚民众庆祝全国解放 期待民主未来
  • 卡扎菲被捕伤重身亡 死前高叫不要开枪
  • 实拍卡扎菲死后尸体被人群拖动血肉模糊
  • 卡扎菲伤重死亡 尸体遭拖行血肉模糊

  • 分析评论:
  • 阮次山:卡扎菲遗嘱 望成伊斯兰寻道者
  • 汤本:中俄合作可避免叙利亚成利比亚第二
  • 汤本:秘葬卡扎菲是为遏制其民间影响力
  • 窦文涛:卡扎菲不堪死法击碎神圣化
  • 许子东:卡扎菲尸体被展览超越人道底线
  • 蒋晓峰:美国或重获在利比亚的利益

高清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中东狂人:卡扎菲

2011-10-20 19:30 0人参与 0条评论

26
01
新闻视频
独家点评
卡扎菲现场被击毙还原示意图
利比亚战局回放
卡扎菲的最后时光

围攻:利执政当局攻陷苏尔特

利比亚执政当局军队20日称,已完全占领卡扎菲老家苏尔特,正在抓捕逃亡中的卡扎菲残余部队。

轰炸:车队遭北约战机轰炸

卡扎菲当时在一支车队中,试图向西撤离苏尔特,遭北约战机轰炸,4辆车遭毁。

躲藏:藏洞中高喊“别开枪”

卡扎菲被捕时藏在苏尔特中心地面的一个水泥洞里。利执政当局武装士兵表示,卡扎菲被俘时请求“不要开枪,不要开枪”,以示投降。。 [详细]

身亡:遭殴打后被手枪击毙

“我们采取强攻,很快抓住了卡扎菲,然后用9毫米口径的手枪向他射击。”在卡扎菲被打死之前,他还遭到武装人员的殴打 [详细]

遗言:你们是谁?发生什么了?

有媒体援引“过渡委”官员的话称,卡扎菲被捕后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是谁?发生什么了?” [详细]

尸体:遭游街掷鞋血肉模糊

卡扎菲死后尸体被人群拖动,血肉模糊。过渡委把卡扎菲的尸体移送到米苏拉塔一家清真寺,会把卡扎菲的尸体埋葬在一处秘密地点。 [详细]

卡扎菲家族命运:曲终人散

前妻法蒂赫(下落不明)

卡扎菲第一位妻子名叫法蒂赫,他的岳父是哈利德将军,是卡扎菲的顶头上司。哈利德将军看中了卡扎菲,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婚后不久卡扎菲便发动了“九·一”革命,很快宣布与法蒂赫离婚。[详细]

 

现任妻子沙菲特(流亡阿尔及利亚)

卡扎菲与现任妻子的婚姻称得上是传奇式的结合。一次,卡扎菲突发阑尾炎去医院,站在旁边的护士萨菲雅却大胆地发表意见说,卡扎菲患的是阑尾炎。后经复检,果然是阑尾炎,这次偶遇成就了他们姻缘。 [详细]

大儿子:穆罕默德(逃亡)

穆罕默德不热衷政治,是利比亚的电信大王。8月22日,执政当局武装攻入首都之后,他在交火中被捕。但随后有消息称,他在卡扎菲部队的帮助下又逃出虎口。8月29日,阿尔及利亚外交部称,穆罕默德已随1名兄弟、1名妹妹以及卡扎菲的妻子进入了阿尔及利亚。 [详细]

 

二儿子:赛义夫(失踪)

长期以来,赛义夫·伊斯兰都是以卡扎菲接班人的面目出现。38岁的赛义夫有西方教育背景,是卡扎菲和西方联络的桥梁。10月20日,执政当局武装在拜尼沃利德的南部地区发现了一个车队,据说卡扎菲次子赛义夫和前政权的其他一些高官可能藏身其中。 [详细]

 

三儿子:萨阿迪(逃亡)

今年36岁的萨阿迪曾做过足球运动员,当过电影导演,控制一家石油公司。战事开始后,他又成了一名军人。9月12日他逃到了邻国尼日尔。尼日尔政府确认了这个消息,并明确表示,不会将其交给国际刑警组织,也不会遣返回国,认为他将得不到公正的审判。 [详细]

 

四儿子:汉尼拔(逃亡)

汉尼拔曾被西方称为是“惹事的种子”。2005年汉尼拔因为殴打自己怀孕的女友而被西方媒体曝光;2008年他在瑞士一家五星级酒店又殴打了两名仆人,并被判刑,此事最终引发了利比亚和瑞士之间的口水战和外交战。如今他在阿尔及利亚避难。 [详细]

五女儿:艾莎(逃亡)

作为卡扎菲唯一的女儿,艾莎是掌上明珠。她是一名律师,还曾为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辩护。8月底她和母亲以及哥哥进入阿尔及利亚避难。有报道称,她来到阿尔及利亚时正在怀孕,不久后就产下一名女婴。不过9月26日她出现在媒体上,为父亲的支持者加油打气。 [详细]

 

六儿子:穆塔希姆(不详)

穆塔希姆一直被外界视为危险人物,他曾被父亲送到埃及的军事学院学习纳赛尔的革命理论,之后长期领导利比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20日西方媒体引述一个可靠的消息源的话说,穆塔希姆和卡扎菲的内政部长阿卜杜拉·阿尔·瑟努斯已经被捕。也有消息称其被打死。 [详细]

 

七儿子:赛义夫(身亡)

赛义夫·阿拉伯并没有参与政治,最喜欢的事情是夜店和名车。2008年当时在德国慕尼黑读大学的他因为自己的座驾法拉利飞奔的声音太大涉嫌扰民而被告到了警察局。据媒体报道,赛义夫·阿拉伯于4月30日在北约的空袭中被炸死。 [详细]

 

八儿子:哈米斯(身亡)

哈米斯掌管着负责卡扎菲安全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被卡扎菲亲自命名为“哈米斯旅”。哈米斯其性格放荡不羁,媒体称,这是卡扎菲欣赏他的主要原因。叙利亚电视台报道,哈米斯早在8月29日在距离首都的黎波里东南90公里的小镇泰尔胡奈作战时中弹身亡。 [详细]

《时代》封面上的卡扎菲
卡扎菲身世:如谜难解

出身游牧部落家庭

英国电视4台介绍,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年出生于一个游牧部落家庭,是虔诚的穆斯林。1961年开始先后在大学攻读历史,在利比亚陆军服役,在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接受系统军事训练。1969年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详细]

法国二战英雄私生子

多年来,威扎尼市的人们一直深信,二战法国空军飞行员普雷齐奥西的私生子正是如今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个重要原因是两人的相貌惊人相似——他们都是长脸型,宽而薄的嘴唇,强健的下颚,直挺的鼻梁……[详细]

身世谜团难以破解

卡扎菲的真实身世一直以来都是个谜。上世纪40年代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卡扎菲父母和他的所有档案纪录均已毁于战乱。利比亚官方称,卡扎菲1942年6月出生于一个贝多因人家庭,父亲是锡尔特市的牧羊人阿布·梅尼尔·卡扎菲,母亲是当地部落的一名妇女,名叫艾莎。[详细]

1942年:

生于苏尔特的游牧部落家庭

1961年:

在班加西利比亚大学攻读历史

1963年:

入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利比亚陆军服役

1969年9月1日:

领导“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1977年至1979年:

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

1977年起:

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1982年至1983年:

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

卡扎菲执政:跌宕起伏

军事政变成功上台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秘密成立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武装政变。9月5日,政变成功,卡扎菲成为利比亚的领导人。1969年起成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最高领导人),在1970年至1972年担任总理兼国防部长,1977年至1979年任总人民委员会总秘书处总秘书(政府首脑)。[详细]

革命理想解放念头

年轻的卡扎菲是个脑袋里装满了革命和解放念头的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利比亚推行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民主,实施国有化和私营结合的经济模式。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按照伊斯兰教教义戒酒戒赌。对于邻国,他希望大家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他一直倡导在阿拉伯世界建立起一个不分国界的统一国家。[详细]

热衷激进被骂疯狗

执政前30年,他热衷于各种激进活动,被美国总统里根呼作“疯狗”,被小布什打入“支恐”阵营。他的反美“光荣史”比萨达姆更丰厚:上台后首先做的就是关美国的军事基地、将美国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上世纪80年代,当萨达姆因两伊战争跟美国眉来眼去,卡扎菲与里根却已是兵戈相向。[详细]

洛克比反西方极致

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更是卡扎菲政权反西方的极致,他坚决抵制英美要求其交出洛克比涉案疑犯的要求,一对峙就是十年。其后,在利比亚强烈要求和英国的斡旋下,2009年8月,苏格兰司法部决定以人道原因释放已经是癌症晚期的洛克比案嫌犯迈格拉希。[详细]

9-11后利比亚样板

9-11事件后,他是第一个要求缉拿拉丹,并向美国表示哀悼的阿拉伯领导人;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随后,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与开发;2006年,利比亚与美国复交。从因洛克比空难遭国际社会孤立,到成为华盛顿树立的“利比亚样板”,卡扎菲几乎经历一场脑筋急转弯。[详细]

萨达姆的“震撼”

有人说,是萨达姆的遭遇“震撼”了卡扎菲,有人说,是他赴西方留学的儿子影响了他的思维,但更大程度上,卡扎菲的改变恐怕还是出于实际的审时度势。多年制裁使利比亚损失巨大。虽然这个国家拥有大量石油,但他更需要资金、技术和市场,重新融入国际社会有利利比亚增强实力。[详细]

卡扎菲言论

外国军队对阿拉伯国家的占领绝不可能持久,外国军队必须离开阿拉伯国家领土。在外国占领下,自己不能进入自己的领土,这是极大耻辱,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尊严,要尊严地生活,宁可选择死,也不能在占领下生活。

—— 2010年6月14日

瑞士一直在从事大规模洗钱并把许多外国储户的钱据为己有,瑞士就是一个匪帮,应该将其解散。

—— 2010年5月3日

以色列不会得到承认,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应该成立包括犹太族和阿拉伯族在内的“以巴国”。

—— 2010年4月27日

联合国废止瑞士这个国家,建议其领土由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瓜分。

—— 2010年2月26日

既然国际社会能够容忍以色列发展核武器,那么阿拉伯国家、“甚至巴勒斯坦”也应当被允许发展核武器。

—— 2009年10月26日

自从联合国1945年成立以来,世界上发生了65次战争,联合国根本没有能力阻止这些战争的爆发。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

—— 2009年9月24日
反卡扎菲武装奇袭的黎波里图解

反卡扎菲武装控制的黎波里

反卡扎菲武装从西到东攻占利比亚主要城市

利比亚危机大事记

· 8月29日8点 卡扎菲妻子和两儿一女流亡

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宣布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夫人萨菲亚、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于当地时间29日8时45分进入阿尔及利亚境内 。

· 8月23日 反卡武装攻占阿齐齐亚兵营

经过一天激烈战斗,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在当地时间23日傍晚攻入卡扎菲大本营阿齐齐亚兵营,占领了卡扎菲在兵营内的住处。

· 8月22日凌晨 反卡扎菲武装控制首都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反卡扎菲武装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正在梳理全城搜捕卡扎菲。

· 8月21日 反卡扎菲武装进攻的黎波里

反卡扎菲武装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区,并与政府军展开激烈交火。

· 8月20日反卡扎菲武装切断首都输油管道

反卡扎菲武装切断了所有通往首都的黎波里的输油管道,并从东、南、西三面围攻首都。

· 8月14日 反卡扎菲武装攻入扎维耶

反卡扎菲武装进入首都的黎波里的门户城市扎维耶,切断了的黎波里与突尼斯之间的陆路通道与该市的食物与燃油补给。

· 8月11日 反卡扎菲武装攻入布雷加

反卡扎菲武装攻入石油重镇布雷加东部居民区,但卡扎菲部队仍控制着包括石油设施在内的工业区。

· 7月27日 英国承认反卡扎菲政权

英国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人民唯一合法代表,并驱逐利比亚政府外交官。

· 7月15日 美国承认反卡扎菲过渡政权

美国宣布承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人民唯一合法代表。

· 6月27日 国际法庭通缉卡扎菲

国际刑事法院发布逮捕令,以反人类罪通缉卡扎菲、其子赛义夫和利比亚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塞努西。

· 4月30日 卡扎菲小儿子被炸死

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一栋住宅遭北约炸弹袭击,卡扎菲的小儿子和三个孙子在袭击中丧生。

· 4月10日 反卡扎菲势力拒绝路线图

包括南非总统祖玛在内的四个非洲国家提出利比亚问题解决路线图,卡扎菲同意接受该路线图。但是利比亚反对派在一天后表示拒绝接受该路线图。

· 4月1日 反卡扎菲势力开停火条件

反对派领袖成只要政府军停止对反对派控制城镇的进攻,反对派将准备停火。利比亚政府称其毫无诚意,拒绝停火条件。北约接管在利军事行动指挥权。

· 3月30日 反卡扎菲武装溃败东撤

卡扎菲支持者30日继续向反对派武装发起猛攻,先后从对方手中夺回了两座石油城,彻底解除了卡扎菲故乡的危机。西方联军加大对政府军的空袭力度,并暗示将为反对派提供军事装备。

· 3月29日 反卡扎菲武装遭重创

反政府军在靠近卡扎菲出生地苏尔特时受到强烈抵抗。被迫朝着东部城镇本-贾瓦德方向撤退。北约宣布接管在利比亚军事行动。

· 3月28日 反卡扎菲武装逼近首都

借助多国部队战机轰炸,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快速向西部推进,连克石油重镇。政府军控制米苏拉塔,卡扎菲之子萨阿迪亲自领军布防。

· 3月27日 反卡扎菲武装连下四城

利比亚反政府武装重新夺回了4座城镇,并快速向卡扎菲的腹地苏尔特挺进,卡扎菲由功转守。北约将全面接管行动指挥权。

· 3月26日 联军打击地面部队

西方联军在过去24小时对利比亚政府军的火炮、机械化部队和指挥设施发射了16枚“战斧”巡航飞弹,并出动了153架次的战机进行空袭。

· 3月25日 联军第六轮空袭

周四是多国联军空袭的第6夜,发射14枚战斧巡航导弹和其它炸弹,联军称,已将打击力量转往利比亚地面部队,主要目标是威胁到反政府武装控制城市的利比亚政府军。

· 3月24日 利首都东郊遭空袭

当地时间24日中午,的黎波里东郊塔朱拉地区再次遭到空袭。政府军宣布禁飞、停火、撤围后,开始调动坦克加紧与反对派争夺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美国对卡扎菲提三要求:停火、撤退、下台。

· 3月23日 遭遇第四轮空袭

的黎波里当地时间23日晚遭到西方战机空袭,一些当地平民受伤。美军官员称随着禁飞区的建立,多国部队已开始集中力量打击利比亚的地面部队。英国100多名特种兵进入班加西。

· 3月22日 首都再遭空袭

的黎波里市区北京时间23日凌晨2时30分左右响起密集的防空炮声。的黎波里方面进行了约只有5分钟的防空还击。另,一架美军F-15E战机在利比亚坠毁。

· 3月21日 海上封锁

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战机共出动约七八十次,多国部队舰船对利比亚实行海上封锁。

· 3月20日 第二轮空袭

多国联军20号晚,向利比亚发动第二波空袭,参加国增至七个,包括卡塔尔和比利时。在第二波的攻击,美军出动王牌B2隐形轰炸机,声称重挫利比亚防空系统。

· 3月19日 开战

法国率先空袭利比亚,美国海军于深夜通过其部署在地中海上多艘军舰,向利比亚北部防空系统发动了导弹攻击,英国皇家空军派出多架战机参与随后的空袭。

· 3月18日 卡扎菲反复

利比亚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但随即便武力进攻反对派。

· 3月17日 联合国禁飞

在阿拉伯国家、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1973号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 3月15日 政府军胜利在望

利比亚政府军持续推进,收复距班加西仅100多余公里的艾季达比耶市,并完成对班加西外围的战略控制。

· 3月14日 政府军东进

政府军凭借武力优势,击退反叛军收复东部产油重镇布瑞加,并持续朝反叛军大本营班加西前进,先锋侦查兵挺进至距离该城仅十公里外的郊区。

· 3月12日 阿盟反卡扎菲

阿拉伯联盟在开罗举行会议,与会各方投票结果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只有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两国对此投了反对票。

· 3月10日 法国承认反对派

法国正式承认利比亚反对派成立的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民众利益的合法政府,并计划同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互换大使。

· 3月9日 小卡扎菲大捷

指挥官哈米斯·卡扎菲所指挥的哈米斯旅击溃叛军,进驻扎维耶,反政府军东逃,政府军控制扎维耶与周边大部分地区。

· 3月7日扎维耶激战

由卡扎菲的儿子哈米斯率领的精锐部队哈米斯旅,上午用迫击炮、重机枪、坦克和防空武器,从扎维耶西侧发动攻势,入夜时也在城东打开阵线。利比亚国家电视台宣称政府军已收复扎维耶。

· 3月5日 交织激战

卡扎菲精锐部队哈米斯旅对石油重镇扎维耶发动猛攻,叛军不甘示弱反击,双方交战六小时后,重夺回滨地中海石化工业港拉斯拉努夫的炼油厂。

· 3月1日 联合国谴责

联合国大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了由博茨瓦纳、加蓬、约旦等国提出的有关暂时取消利比亚在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草案。

· 2月28日 卡扎菲六子叛变

卡扎菲六子赛义夫阿拉伯倒戈支持反政府军,二子赛义夫为警察发放大量武器,同时反政府军己包围首都的黎波里,准备攻入首都。

· 2月27日 反卡扎菲武装控制扎维耶

利比亚反抗者似乎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扎维耶地区,造成了对卡扎维政权的包围。另据反抗者称,卡扎菲也已集合部队,准备反攻该城市。

· 2月26日 联合国制裁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制裁利比亚,包括冻结卡扎菲家族财产,对其本人及其亲属实行全球旅游禁令。

· 2月25日 欧盟武器禁运

欧盟外交官表示,将对利比亚采取武器禁运及旅游禁令。同时欧盟将冻结所有利比亚的财产。联合国发出警告,称利比亚国内食物供应链频临瓦解,数千平民可能遭到屠杀。当日,继续有利比亚高级官员辞去职务,卡扎菲政府也公布新政:每户利比亚家庭将获得400美元,部分公务员将提薪150%。

· 2月24日 卡扎菲继续强硬

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继续实行强硬措施。与此同时,东部脱离利比亚的地区已开始建立初级政府。同日晚上,卡扎菲再发表演说,指责以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是现在利比亚危机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想在利比亚建立伊斯兰王国。

· 2月23日 示威者夺取机场

在利比亚东部,示威者与政府军交战四天后,夺取了贝达机场,致使东部基本脱离了利比亚政府的控制。联合国安理会于同日就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骚乱举行闭门会议,会后十五个成员国发表声明,一致谴责利比亚武力镇压反政府示威。

· 2月22日 外交官反叛

利比亚驻外大使纷纷请辞,并切断与利比亚政府的关系;强烈谴责利比亚政府野蛮的、屠杀无辜人民的罪行,表示卡扎菲已经失去所有的正当性。

· 2月21日 小卡扎菲辟谣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卡扎菲已离开利比亚,前往南美洲国家委内瑞拉,而被广泛认为是卡扎菲的接班人的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则现身电视讲话辟谣称他们不会离开利比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 2月19日 政府军武力镇压

利比亚使用雇佣兵和军队向示威者发射了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并动用迫击炮。 截至2月20日,已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伤。

· 2月16日 卡扎菲强硬讲话

卡扎菲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明不会辞职和离开国家,宁愿牺牲性命,并表示会强硬对付示威者。

· 2月18日 示威不断

利比亚多个城市开始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抗议活动随后波及首都的黎波里。游行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

利比亚3月以来局势发展图解
8月21日
美国利比亚对抗30年

卡扎菲——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今天的主流人群可能并不清楚,美国在大中东和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头号敌人,不是萨达姆不是塔利班,也很难说是内贾德。早在萨达姆和美国关系良好,拉登等人还在使用美援的“毒刺”防空导弹对抗苏军的时候。美国和卡扎菲早已进行了一轮又一轮、刺刀见红、真刀真枪的厮杀。虽然卡扎菲2003年伊拉克被美国大军灭国,萨达姆被活捉绞死后被迫作出了低头服软的顺从姿态。但新的仇恨又在2011年的利比亚动荡中酝酿诞生了。

利比亚曾多次实施恐怖袭击

卡扎菲视美国为头号敌人

卡扎菲1969年政变上台后,下令关闭了美国设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对美国在利资产国有化,并且逐渐加强了同苏联的关系,购买苏联武器。1973年10月,利比亚宣布锡德拉湾为其“领海”。美国不予承认,多次在该水域进行军事演习。

 

从意大利袭击美国民航

1985年12月底,罗马和维也纳机场发生2起恐怖分子袭击民航办事处的惨案,遇害死亡的20人中,有5名是美国人。1986年4月2日,又用定时炸弹袭击罗马飞往雅典的泛美航空波音707客机,死亡4人,重伤9人,死亡者均系美国人。

 

在西德袭击美国基地

在美军3月实施“草原烈火”行动后,1986年4月5日,利比亚派人袭击美国驻西柏林军事基地舞厅,伤亡达155人,其中44人是美国人。这一大型恐怖袭击震惊了全世界。但美国中央情报局破译了利比亚驻东德办事处发往的黎波里的密报。

 

洛克比:911前最严重恐袭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边境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270人罹难。1992年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利比亚的制裁决议。1999年4月,利比亚将2名制造空难的特工移交给联合国。2003年8月利比亚正式承认对洛克比空难负责。

美国多次军事打击利比亚

第一次锡德拉湾空战

卡扎菲宣布北纬32度以南为“死亡线”,美国舰只擅自闯入必遭痛击。美国则并指令舰队若遇袭击可立即还击。1980年8月19日清晨,利空军派出2架苏-22型战斗机直飞美“尼米兹”号航母,结果被起飞拦截的2架F-14飞机在短短1分钟内击落。

 

“草原烈火”空袭行动

在1985年底利比亚恐袭后,1986年初美国派出3艘航母抵达锡德拉湾。美国引诱利比亚在3月23日先发动攻击,随后大举反击。结果半天时间击毁利导弹艇3艘,摧毁萨姆-5导弹基地2个,利军死伤约150人。而美军无一伤亡,仅消耗一些弹药。

 

“黄金峡谷”空袭行动

在利比亚西柏林大袭击后,美国立刻决定反报复。4月15日凌晨,F-111战斗轰炸机机群经过5000多公里长途跋涉,飞抵美航母编队上空。美国海军大批战机100余架从航母上起飞升空。空海军联合击毁利比亚军用飞机14架,利比亚死亡37人,伤93人。

 

第二次锡德拉湾空战

1989年1月4日,美国海军“肯尼迪”号航母闯入利比亚的“死亡线”,引诱利比亚飞机出击。果然,利比亚再次派出2架米格-23战斗机出击,结果和上次锡德拉湾空战一样,被美国海军的2架F-14在七分钟内先后击落。美国取得2次“2:0”战果。

 
谁在反对卡扎菲

利比亚的反对派都是些什么人?


利比亚动乱已有近半月,反对派声势不断壮大,2月27日前司法部长贾利勒领导下组成了“利比亚全国委员会”,声称该组织将领导革命。眼下,被革命的一方是卡扎菲及其支持者,另一方——也就是所谓“反对派”——暂时还只能笼统概括为反对卡扎菲领导的各方。

据我国前驻利比亚大使秦鸿国回忆,在卡扎菲的强势领导下,利比亚鲜有传统意义上“反对党”的声音。现在他们云集响应革命的号角,主张民主,抗议独裁,但并未有见曾提出任何政治纲领或施政方针。
[详细]

 四大反卡扎菲势力

民主化支持派

2月27日,卡扎菲旧部利比亚前司法部长贾利勒宣布,他已带头组织成立“全国委员会”领导革命,在利比亚东部班加西组建临时政府。 [详细]

 

利比亚王室后代

利比亚王室后代成立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议会。2月17日,该组织使用facebook召集所有“反卡扎菲人士”参加“愤怒日”游行。[详细]

 

国内部族势力

利比亚国内一些部族势力也与卡扎菲反目成仇。动乱至今,包括瓦法拉、图阿里等四个主要部落已经投入或可能投入反对派阵营。 [详细]

 

伊斯兰北非基地组织

卡扎菲在电视讲话中声称,利比亚危机幕后策划者是伊斯兰北非基地组织。而基地组织将如何参与利比亚政局变动仍是未知数。 [详细]

全部新闻
网友留言
账号 密码 注册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资讯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