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青年从军歌
  •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
  •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 采石一载复金陵,冀鲁吉黑次第平,
  • 破波楼船出辽海,蔽天铁鸟扑东京!
  • 一夜捣碎倭奴穴,太平洋水尽赤色。
  • 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
  • 归来夹道万人看,朵朵鲜花掷马前,
  • 门楣生辉笑白发,闾里欢腾骄红颜。
  •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 尚留余威惩不义,要使环球人类同沐
  • 大汉风!
  献花   祭酒   上香  
  0   0   0

1942年到1944年,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由美国装备、训练的中国远征军大放异彩,日寇望风披靡。

时光飞逝,当年的战士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他们纵然生活困难,却从不曾埋怨哀叹。他们就这样安详地坐在自家四面漏风的棚屋里,微笑着默默凋零。

【有意帮助抗战老兵、了解更多老兵信息的读者,点此进入互助抗日老兵论坛】

抗战爆发以前,日本早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在经济、工业、军事上全方位领先于中国。在军事专家的眼中,中国的部队有如拿着破旧武器的“苦力”,是自卫队与民团的形态,根本还不懂得现代化正规作战的战术。将、校缺乏战略与战术的兵学修养,军队缺乏强大攻坚的火力,更没有高效率的后勤系统支持。当然中国也没有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结构,可以支持全面的战争。这些就是国际战略专家,根本不看好中国作战的原因。然而中国却一直在抵抗着。 【查看详情
中国经过历经三年多的战争消耗,特别在1941年以后,由国外输入内地的物资只及1939年的三分之一。加上日军封锁长江,铁路大多陷入敌手,日军飞机的轰炸严重破坏了交通运输线。商品愈趋紧张,全国各地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普遍的时局艰难、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中国军民的经济生活越来越贫困。 【查看详情
中国的沿海港口被日军占领后,中国唯一与外界相连的铁路也面临着日军的轰炸,极易瘫痪。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在大后方云南建设一条通往印度洋的交通线。1938年1月滇缅公路开始动工,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滇缅公路通车。其时《云南日报》专门为此发表社论,称滇缅公路的完工,就像给中国建立了一条强有力的输血管一样。事实也是如此。【查看详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东南亚势如破竹,兵锋直指缅甸。而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外交部长宋子文惊呼:“倘若日寇进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为了不做亡国奴,国民政府毅然出兵缅甸。 【查看详情
当中国军队的脚步尚未踏上缅甸的土地上之时,英国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们在整个东南亚被日军打的屁滚尿流了,转而惊呼白人在亚洲的统治权威将被中国人打碎。而英国人接下来的举动让人觉得这种说法并不仅仅停留在英国媒体口中。英国官方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中国军队入缅人数“不得超过一个团”。面对英国人这种宁与敌寇,不予盟军的做派,蒋介石瞠目结舌。 【查看详情
英国在整个南亚的战略,根本已有放弃缅甸,保全印度的构想,因为英国在缅甸只有三个师的英缅混合部队,也没有空军掩护,更缺乏当地人民的支持。英国人最后同意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其实只是希望中国替自己抵挡住日本人,为英军从容退入印度争取时间。因此英军在之后的战斗中屡次临阵脱逃也就不奇怪了。【查看详情
当英军又一次在曼德勒会战中不告而别之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至此已经完全宣告失败。当远征军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之时,杜聿明与孙立人两位将军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孙立人将军选择了进入印度这条损失最小的撤退线路。而作为一中国将军,杜聿明必须“讲政治”。他遵守了委员长让远征军撤退回国的命令。于是,远征军最凄惨的历程开始了。【查看详情
在中日战争中,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可以说是打得最“乌龙”,牺牲也最不值得的作战。几万最为精锐的中华子弟兵,就在无能的将军史迪威的瞎指挥之下,无耻的英国友军屡次临阵脱逃下,不明不白地成为孤军,更有上万华军为此在异域断送了生命。大后方云南更从此成为了西南前线,也只有英雄的中国人民才能承受如此困局依然坚持抵抗侵略者。 【查看详情
 
二战中美国为拉拢中国,宣布放弃臭名昭著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可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如中国人民所期望废除全部不平等条约,并把废除行动对自己利益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并且煞费苦心的为自己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利用美援强迫中国军队为美国利益服务。蒋介石与史迪威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冲突的体现。【查看详情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馆,对于史迪威的反攻缅甸计划的评语就是“完全不切实际”。美驻华大使馆建议,美国应该而且做得到的,是对中国战区提供作战飞机,以及空运兵工生产器材、军火原料与汽油,以维持中国战区的作战自卫能力。但是史迪威显然是把自己的缅甸之战,当成唯一与优先的战略布局,要设法把盟国所有的作战力量,都优先拿到缅甸来,让他能在缅甸击败日军。【查看详情
仅仅因为国民政府曾经对甘地的遭遇表示同情以及中国出兵缅甸,孱弱的中国在伦敦和新德里英国官员眼中就成了“中国帝国主义”。伦敦的战时内阁和新德里的英属印度政府虽然无法公开拒绝中国军队在印度受训的提议,然而英国内部上下却从未怀疑此计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防止“中国帝国主义”扩张,英国政府拒绝将中国驻印军扩大到十万人规模。 【查看详情
当远征军在缅甸丛林为盟国浴血的同时,英国人和美国人却在雅尔塔会议中用中国利益作为交易筹码。而无论是邱吉尔、马歇尔、史迪威,不论通俗历史怎么为他们掩饰或狡辩,在最后都无法涂改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任何人,只要心中还有良知与正义,不论其种族、国籍、政治、宗教信仰及出身背景,都无法否认他们对中国不义的阴谋与残忍的手段,在程度上远超过猛兽与洪水 。【查看详情
 
1943年下半年以后,中国驻印和入缅作战远征军的作战极为艰苦,缺员很多。而与英军协同作战中,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普遍存在着外语交流与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这些因素,决定了只有知识青年从军才能适应战场上的变化与需要。为弥补兵源不足状况,改善兵源质量,迅速提高军队战斗力,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决定以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为骨干,开展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军。【查看详情
中国驻印军的武器装备和经费开支全部由美国政府提供,标准略低于美军作战部队。史料记载:“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两营,工兵、辎重兵各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配属一个战车营……”步兵在作战中还能得到空军的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这使得中国军队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了日本人。【查看详情
到了蓝姆伽整训的国民革命军,除接受新式的编制与训练外,同时也接受新式的武器与经理装备。美军负责人员训练并提供武器装备这批新军,而由英军出地提供训练场所驻地,并且提供人员伙食给养与人员的服装被服等个人装具。共同的孕育这支新中国部队。此节在于研究我驻印军的个人装具的介绍,让此时期的装备研究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查看详情
中国士兵在这里头一次扔掉老式“汉阳造”,换上美制M4“汤姆式”冲锋枪,头戴防弹钢盔,配发进攻型手榴弹。同时,步兵在未来的战争中还将得到来自空中的强大火力支援和后勤补给。这样,中国驻印军在武器装备和机动能力上已经达到当时发达国家军队的A级标准,步炮比例达到三比二,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日本人,从而使打败和消灭这些不可一世的东方强盗成为可能。【查看详情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设置中国战区,不是要武装与增强中国的抗日力量,而是要方便美国直接插手掌控中国对日战争的策略。马歇尔从一开始就有意低估中国战区的重要性,而美国绝对不能全面武装中国的军力。否则中国成为击败日本的主力部队,那么美国就要面对少了一个日本,却多了一个复兴的中国与美国争夺亚洲与太平洋领导权的新格局。他主张,盟国对于中国战区的任何支持,都一定排在最后的顺位,对中国的援助,只维持蒋介石还能牵制日军的最低限度范围 。【查看详情
应当指出:1942年夏季,由于丧失了制空权,中國远征军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缅甸战局;盟军北非战场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中國远征军以其悲壮的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查看详情
在史迪威的运作之下,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遭到全面的破坏,不但所有援华的陆军装备、物资百分之九十都用到史迪威的缅甸作战准备之中,而且中国最精锐的八个军的部队,被抽调去参与缅甸作战。史迪威在这时一再强调,日军根本无意对中国军队发动任何的作战攻势,最多只是破坏与劫掠的“军事演习”罢了;所谓日军即将在中国战区发动全面攻势的情报,只是蒋介石借口来“勒索美国”的援助物资而已,同时蒋不愿派遣接受美援装备的华军,参加缅甸作战。【查看详情
中国远征军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以自己的悲壮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决定性会战的胜利,并通过西西里登陆、库尔斯克会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朝胜利方向转变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大环节,这就足以证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重大军事贡献。【查看详情
 
关注老兵
互助活动参与者看望受助老兵

得益于这群热心人的帮助,凤凰网历史频道拿到湖南、云南、广西、广东部分生活困难抗战老兵的名单,也得以在这个专题中展现如此之多的老人的图片,编辑深表感谢。

然而,编辑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加 感激和感动的是他们一直以来所进行的一对一老兵援助活动。在此致敬,你们同样是英雄!【该活动论坛地址

老兵新照
陈海梧
崔建新
邓 浩
邓新乾
丁涤勋
韩德明
侯四洪
黄瑞祥
黄 天
江润德
廖湘亮
刘汉辉
刘卓成
欧阳洪隆
彭柏青
彭 衡
彭忠荣
彭忠志
龚家松
杨运生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 日本封锁中国 龙云提议修建滇缅公路(1)
  • 滇缅公路遭日本狂轰 长沙守军弹尽粮绝(2)
  • 日本封锁物资通道 中国首次主动出击(3)
  • 艰苦鏖战败日军 戴安澜被誉为军官榜样(4)
  • 美英争执不下 蒋介石征缅部队一度受困(5)
  • 仰光告急 英军无奈邀中国远征军入缅(6)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 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 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60多年过去了,《新一军军歌》的旋律依然让人心潮澎湃,仿佛远征军将士们的昂扬与无畏正扑面而来。作为后辈,我们只能对逝去和在生的英雄们说一句:

你们的名字也许不为人知,但你们的功绩将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