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国际关系 >

世界日报:中国五十年不挑战头号强权地位

美国《世界日报》当地时间28日刊出社论《中国五十年不挑战头号强权地位》。让美国继续去做老大,中国没有必要引火烧身,这绝对是聪明务实的策略,也保证了中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继续崛起。

08:50

星洲日报:“失败学”里的另类“向日本学习”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29日刊文《另类“向日本学习”》说,马来西亚急于贪婪地学习日本人的成功秘诀的同时,似乎也应研究其热门“失败学”,看人家如何从政经乃至人文世界挽回衰败带来的苍凉。

08:49

陈永杰:英国政体大变革“如箭在弦”

问题不止于无多数派议会出现后英国政府拯救经济的效率会否受到影响,而是在于英国的选举制度或许会因自由民主党的入阁而发生改变。不但如此,如果排第三的自由民主党掌控执政地位时,它绝对有动机改革现时的选举制…

07:29

钱克锦:“天安号”事件 李明博小心得有道理

韩国军方4月24日打捞出“天安”号军舰舰首,并称这艘军舰不是自身原因爆炸沉没。且不说至今媒体也没有拿出朝鲜袭击的铁证,就是有证据,李明博不到最后也不会和金正日摊牌。

16:02

戎小平:从朝鲜版《红楼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丢失

5月6日至9日,由朝鲜歌剧团潜心50年创作、金正日亲自指导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将登陆北京。北京观众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别人是如何来演绎中国经典名著的。

09:23

丁寅:尊重生命 念出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

当地时间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来到西弗吉尼亚州,参加悼念仪式,在致辞中,他逐一念出全部遇难者的姓名。这种念出每一位遇难矿工名字的尊重,并非奥巴马所独创。

07:36

七犀鸟:美国“乳沟行动”指向何方?

最近,一位伊朗人赛迪格的言论很雷人,这位老兄将近期全球地震多发的原因,归结为全球妇女的衣着暴露。很难理解是吧,他的逻辑是,妇女的衣着暴露,引诱男人误入歧途,导致通奸现象泛滥,天神因此震怒,从而引发多…

09:32

夏昌奇:乳沟、地震与网民的原罪

最近读到一则与地震有关的新闻。通过网络,一传十,十传百,“露乳沟日”的提议很快就从一个人的想法变成了众人参与的社会抗议活动。网络抗议固然需要更加文明和节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学…

08:12

雾里看花:世行投票权改革 对抗与反省

昨日贵报社论针对世行新通过的改革放案,一方面肯定了中国投票权增加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也分析了美国在世界银行中仍然“一股独大”的弊端。社论中称“世界银行规定,所有重大决议的投票通过比例都必须达到85%…

08:02

澳门日报:火山灰危机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澳门日报》27日刊出社论《火山灰危机或推动气候治理》。冰岛火山喷发让欧盟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的切肤之痛,将更加坚定其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07:56

香港文汇报:中国坐世行“第三交椅”实至名归

香港《文汇报》27日刊文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

07:52

大公报:印度为何“移情”俄罗斯?

当印度领导人向普京表示希望就阿富汗问题请教克里姆林宫时,新德里的意图十分实际:这并不是想在阿富汗挑战美国。总而言之,印度重新拾起了自己长期忽视的规则:在与俄罗斯这样的世界大国的交往中,没有特殊关系不…

07:52

杨永欣:“中国有望40年后成世界第二”待商榷

中国社科院昨天(26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提出中国竞争力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决策中心;到2050年,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蓝皮书主编、…

07:51

联合早报:新加坡华文地位勿让底线失守

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刊文《华文,不能让底线失守》说,在中国崛起的年代,当全世界人学习华文唯恐来不及,新加坡教育部却只要求“所有学生”的华文只在“基本水平”,让人震惊和不解。

07:50

大公报:空天战机令无核世界倡议苍白无力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空天战机”令“无核世界”倡议苍白无力》。空天战机令“无核世界”倡议苍白无力。“无核世界”的倡议,刚刚为美国赢得一些道德感和正义感,“空天战机”的上天立即撕破了这层道德的薄皮。

07:49

吴强:民主的成长 丛林中走出的红衫军

法政大学是泰国的精英大学,泰国政界、官僚以及商界的精英大部来自这间大学,但在1970年代的风潮下,左翼学生也是这间大学的主流。更具现实意义的,各种类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也帮助了泰国乡…

08:38

孙立坚:用好世行的“第三把交椅”

为此,我们想借此机会提出三个机会和三个建议:  首先,我们迎来了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机会。中国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成长,这将给中国自身的发展空间的开拓带来积极的意义。

08:32

联合早报:日本人拆韩国车故事的启示

新加坡《联合早报》25日刊文《看日本人拆韩国车》说, 日本人拆韩国车,疯狂学习韩国人削减成本,当时作为亚洲汽车业领头羊的丰田没有盲目乐观,反而愿意紧追竞争对手不断学习,难能可贵。

08:28

世行决策一股独大局面仍待改变

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了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08:14

安替:在柏林躲火山灰的日子

在中美关系被称为“21世纪最重要的外交关系(没有之一)”、在美式英语教育从幼儿园娃娃抓起的这个时代,在国人眼里,作为现代文明发祥地的欧洲似乎越来越只有旅游价值了。谢天谢地,这次爆发的冰岛埃亚菲亚德拉…

07:50

木木:当选举爱上媒体

英国史上首次选举候选人电视辩论的第一场结束后,英国今年的大选突然变得有趣了。辩论结束后,民调显示自由民主党的支持率飙升九个点,超过执政的工党,克莱格一夜成名。正因为默多克旗帜鲜明地支持卡梅隆,克莱格…

07:38

徐贲:信任危机中的美国公民政治

4月2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了Eugene Robinson的《怀疑的心灵》一文,讨论当前美国的体制信任危机问题。4月22日,奥巴马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库伯联合学院发表演说,论述推行新金融改革的必…

07:33

靳军:美国老太的炒房路

前些年,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一生逍遥自在,上天堂之前才还完最后一笔贷款的故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大家潮水一般涌向银行的贷款部,再像抢购大白菜一样把售楼处层层围住。

15:15

何帆:老兵离场,谁来接棒

4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约翰·保罗·斯蒂文斯致信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于6月底正式退休。在任务分配方面,斯蒂文斯深谙某些中间派大法官的心理,更熟悉每位自由派大法官的兴趣及优势,对这项权力运用自如。

15:15

陶东风:老屋子照原样活着

在英国匆匆的访学即将结束,笔者感触良多,而最想谈的,居然是英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古建筑。在英国,你会到处见到几百年乃至更古老的建筑,比如伦敦的西敏斯特教堂、议会大楼、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还…

15:14

加藤嘉一:日本人这样跟地震打交道

中国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人向我咨询日本人是怎么搞预防、灾后重建和防灾教育的。日本有很多关于地震的博物馆、资料馆,教育机构让中小学生参观那些地方,告诉他们生命的宝贵、地震的历史、防震知识等。

15:01

萨翁已逝,让我们记住他的精神遗产

萨马兰奇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出席的首届夏奥会是莫斯科奥运会,21日辞世的他有生之年出席的最后一届夏奥会是北京奥运会。莫斯科、蒙特利尔两届奥运会债台高筑,主办奥运会鲜有问津;而职业选手的优异表现,又让“…

09:05

苏文洋:高盛到底在中国干了多少坏事

4月16日,高盛被美国证交会控告涉嫌欺诈的丑闻传开后,英美等国立即表示对高盛展开法律调查。”  今天看来,“先生的责任”是自始至终就在搞高级别的“坑蒙拐骗”,而“学生的责任”则是吃了哑巴亏还打肿脸充…

08:40

社论:萨马兰奇,帮助中国融入世界的人值得铭记

北京时间4月21日19时25分,当地时间21日13时25分,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吉隆医院去世,享年89岁。所有真诚帮助中国融入世界的人都值得铭记,我们纪念萨马兰奇,就是对…

08:22

冯昭奎:饥饿和肥胖并行的世界

近来,盛产粮食的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从1970年有饥饿人口数字的记录以来,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年首次突破10亿,达到了创纪录的10亿2000万,比2008年增加了1亿人,约占世界人口…

08:17

唐学鹏:萨马兰奇的“弗朗哥主义”成就世界交流之轨

西班牙人萨马兰奇几乎跟奥运之父法国人顾拜旦齐名,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话说,“他构筑了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对于弗朗哥时代的官员萨马兰奇来说,他接手时的奥委会现状同西班牙弗朗哥时代历史存在着情…

08:10

周鑫宇:美国人为何爱给别国贴标签

旧词换去,新词辈出,美国人喜欢找敌人、戴黑帽、妖魔化的习惯未曾改变 有的标签反映了当时美国政治的主流倾向,可能决定美国一段时期内的外交政策走向,值得相关国家密切关注和研究。

08:09

吴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梦

【访谈对象】吴旭,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朗凯特新闻学院副教授,主攻“战略媒体与公共关系”。每个当今的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代言人和实证者,都在为这个人类社会的伟大试验作着注释。

08:08

联合早报:从中美关系看北京战略评估

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刊出斯坦福大学研究员薛理泰文章《从中美关系看北京战略评估》。胡锦涛决定出席核峰会,确是避免美国对华政策继续向着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滑落的一着高招。

07:42

亚洲周刊:英国大选辩论造就新“丘吉尔”

即将出刊的香港《亚洲周刊》今年第17期将刊文《英大选辩论造就新丘吉尔》。电视辩论是最有力道的政治营销,自民党的克莱格把握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打响了第三党的名气,也为自己增加了不可限量的政治筹码。

07:41

大公报:美印关系患得患失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美印关系患得患失》。美国其实完全掌握了印度的对美态度,因此在盖特纳访印时,白宫便放出风声:奥巴马对访问印度兴趣甚浓。

07:41

大公报:日本政坛流传“五月政变”

香港《大公报》22日刊文《日本政坛流传“五月政变”》说,近日,日本媒体风传首相鸠山很可能将于五月辞职,民主党内开始流传“五月政变”论调。如今鸠山陷入民意低谷,又无新招带领民主党走出困境,风传“五月政…

07:41

姚夏宇:萨马兰奇离去成奥林匹克的时代记忆

刚刚,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吉隆医院逝世,此刻他的名字却成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集体记忆。萨马兰奇是和平的象征,萨马兰奇值得尊敬,绝不因为他在为中国、为北京奥运说话,而在于他的…

09:47

刘军:我所知道的萨马兰奇

后来,萨马兰奇虽然不主持国际奥委会的日常工作,但他依然关注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关注着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外传递过程中,受到少数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干扰和破坏,萨马兰奇坚定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09:40

愿用一词送萨翁:超越

他重新诠释或者找回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真谛,那就是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宗教、超越种族、超越性别——对于这一点,尤以中国人感受至深  萨马兰奇走了,享年89岁。在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过程中,以…

09:05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