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老屋子照原样活着
2010年04月24日 15:14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写我心

在英国匆匆的访学即将结束,笔者感触良多,而最想谈的,居然是英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古建筑。

在英国,你会到处见到几百年乃至更古老的建筑,比如伦敦的西敏斯特教堂、议会大楼、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还有约克郡的中古街、切斯特市的都铎式建筑。这些建筑既是文物又不是文物。说它是文物,当然是因为时间久远,身上满是沧桑岁月且多有历史来头;说它们不是文物,是因为它们还在被今人使用着,活在今人的生活世界。

后来我发现,英国人对待古建好像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是不能摧毁,也不能做现代化、商业化的改造,不能“与时俱进”,搞得不伦不类;但另一方面,是不为了所谓的保存,而把它圈起来,做戒严式“保护”,从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隔绝,成为彻头彻尾的、只供观赏的死东西———文物。

由于第一个原则,所以我看到,英国的建筑都显得十分古旧,重要的建筑,比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约克郡的原政府大楼,连刷新都很少,更遑论重建或改造了。它们不在原来的建筑上胡乱建设与之风格不同的建筑,更不随意翻新改造古建筑。

在牛津和剑桥,你根本看不到在古建筑的墙上或周围,有任何与之风格不同的东西,包括各种广告、标语或通知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建筑内的走道中,给人的感觉非常纯粹、干净,视觉效果极佳。我在剑桥圣约翰学院的康桥时感叹:当年徐志摩在这里看到的,大概也就是现在的这个康桥;甚至牛顿在剑桥的时候,他眼中的剑桥,也和现在没有多少分别。

比较中国的大学,则正好相反,不但绝大多数老房子,被人们弃之如敝帚地摧毁了,即使留下一些,也是被各种广告标语贴得乱七八糟,根本不能唤起你时光倒流的感觉。

第二原则,即反对博物馆化,也很重要。传统一旦和现代人的生活脱节,成为文物、古董,就失去了生命,没有了气息,我称之为“博物馆化”。英国的古建筑好像绝大多数还是活着的,因为仍然在使用,像切斯特的那些都铎建筑,虽然风格依然保持下来,但却都是住人的,或者是用作商店的,让人觉得又古老又年轻。牛津和剑桥的那些老楼,干干净净地坐落在那里,静悄悄的。但是进去一看,哇,里面的学生正在上课呢!

可惜的是,中国的大学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乃至一般大众,对古建筑乃至一般传统的态度正好相反。一方面是大量的拆除、新建或者根本性的改造,体现出一种唯新是从、唯新是追的“新新主义”,要么动辄将之圈起来,把所有的活物包括人,全部清走,然后是重兵把守,严加看管,使之和生活世界完全失去联系。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使它死得更快,而不是活得更好。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陶东风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