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起突然袭击,从而引发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对抗。在这场钢铁的碰撞中,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坦克性能、坦克质量以及指挥艺术,还包括后勤维修、军工生产、资源供给等方方面面因素。经过四年的惨烈鏖战,苏联尽管在资源方面居于劣势,并付出了8万辆以上的坦克的损失,但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关专题: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
1942年初,纳粹德国的帝国武器局第5处计划开发一种全重超过1000吨的超重型坦克。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在开始的时候对这种超重型坦克也很感兴趣。他批准由克虏伯公司(KRUPP)承担这种坦克的研制工作1942年6月23日,在克虏伯公司由Grote博士主导(由Hacke博士协助)的超重型坦克的研究开发工作正式启动。这种新的超重型坦克取名为:Krupp P1000(巨鼠)。[详细]
凤凰网友现在注册《坦克世界》,可额外获得BT-SV坦克。[详细]
做为一款MMOTPS游戏,《坦克世界》力求还原二战坦克真实性能和战争场景。玩家不仅可体验驾驶二战各型战车的感受,还可以驾驶这些战车重回二战东线、西线、北非、远东及太平洋战场。
凤凰网友现在注册,可额外获得BT-SV三级坦克(坦克介绍)+ 120金币。请在下方进入注册页面:
1941年:德军在东线突遇“T-34危机”
1941年6月22日,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投入了390万军队,进攻部队共拥有3600辆坦克。而苏联在西部防线的部队约有320万人,拥有各类坦克约12000辆。[详细]
初期德军坦克总数:5500余辆。当年坦克产量:3083辆。
初期苏军坦克总数:25000余辆。当年坦克产量:6402辆。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掀起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坦克战争。“巴巴罗莎”行动开始时,德军投入了4171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5600辆),苏军在西线部署有1568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总数25700辆)。苏军的数量优势极为明显,但苏军却节节败退。[详细]
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在1941-1942年间,T-34的性能全面压倒当时德国大多数坦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T-34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1941-1942年间,T-34坦克战场损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德军坦克。[详细]
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击退德军后,为扩大战果,不断向德军发起攻势。但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等一系列反攻战役中,苏军遭到巨大损失,耗尽了苏联的后备力量,使德军在1942年夏季重获战争主动权。[详细]
在经历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重型坦克所带来的震撼以后,德军装甲部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厚装甲、强火力的“虎”式重型坦克。8月29日清晨,“虎”式首次亮相战场,却灰头土脸地匆匆撤离战场。[详细]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会战宣告打响,德军在初期投入了1200辆坦克和突击炮。德国初期参战的装甲部队包括第4装甲集团军以及隶属第6集团军的第14装甲军、第24装甲军,共拥有10个装甲师。[详细]
战后,历史学者评价苏德坦克战时,经常会强调双方坦克质量和数量的决定作用。实际上与一般人理解的事实相反,德国在战略进攻阶段,不仅没有数量优势,质量优势也大大不及苏联。即使在1942年,德国坦克和突击炮全年产量只有5000余辆,苏联则有2.4万辆。[详细]
长期以来,苏联T-34坦克一直被当作是二战时期的一种廉价武器,并以此作为T-34的一项重大优点。曾有一份错误的数据声称,德国生产一辆“黑豹”中型坦克需要15万个工时,而苏联生产一辆同级别的T-34只需8000个工时。“造价悬殊”常常被称为是苏德坦克数量差距巨大的根源。[详细]
取得了斯大林格勒胜利的苏联军队,从高加索到顿河上游,从俄罗斯南部到乌克兰,发起全面反攻,德军南部防线岌岌可危。在曼斯泰因的指挥下,德国装甲部队以劣势兵力发起反击,暂时挽救东线战局。[详细]
1943年7月4日爆发的库尔斯克大会战,是苏德双方最具规模的坦克大战,双方共投入8000辆以上的坦克和突击炮。德军拥有坦克性能上的绝对优势,并取得了1:4以上的坦克交换比,但仍遭到败绩。[详细]
1943年间,德军“虎”式的88毫米炮、“豹”式的7长管5毫米炮拥有压倒性火力优势。而同时期的苏军坦克仍以F-34型短管76毫米炮为主,即使在100米内也无法击穿“虎”式炮塔100毫米的正面装甲。[详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坦克战开始登上战争舞台。登场伊始,几个关键因素就紧密影响着坦克装甲部队的应用。在残酷的实战中,已经证明缺少这些因素,将很容易导致坦克部队的败亡。反之,坦克成功运用的案例,大多都能遵循这些规律。[详细]
经过实战检验证明,85炮、122炮并非最好的“屠虎”利器。T-34后期型全面换装85毫米炮,能够在500-1000米距离击毁“虎”式侧面装甲的能力,但正面击穿“虎”式仍较为困难(1000米穿甲能力为102毫米),尤其是“虎”式炮塔正面。[详细]
拥有34辆“虎王”坦克的第501重型坦克营,在奥格莱德村遭到痛击,刚刚服役的“虎王”坦克损失惨重。苏军奥斯金中尉的T-34/85,伍德洛夫中尉的IS-2分别击毁了三辆“虎王”,成为“屠虎勇士”。 [详细]
二战中各交战国均有坦克王牌产生,和空军一样,德国坦克王牌的数量和战绩,也是最高的。在这些德国坦克王牌中,驾乘“虎”式为数最多。其中头号王牌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达178辆。[详细]
二战期间,德国共生产了490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大约3/4是1943年以后生产的。德国产量最多的坦克是IV号,达到8500辆,“虎王”则只有489辆。相比之下,苏联仅T-34就生产了57000辆以上。[详细]
与“虎”式坦克的“拉风”表现不同,“虎王”的实战却不尽人意。在东线初次上阵,“虎王”坦克未能重演“虎”式的“救火队”一幕,反而频频成为部队后退过程中的累赘。在诺曼底,唯一的“虎王”重型坦克营全军覆没。在阿登反击战中,党卫军王牌部队的“虎王”坦克群因缺油和机械故障,大批被丢在战场上。[详细]
“黑豹”和T-34/85,是1944年苏德战场上的主力坦克。众所周知,德国“黑豹”坦克的设计受到苏联T-34的严重影响,并以性能上全面超越T-34为目标。T-34/85则是苏联针对“黑豹”和“虎”式的出现,对T-34的全面改良型,修正了T-34/76的若干缺陷,并增强了火力。[详细]
轴心国的失败已是不可避免。但有一个人却仍准备最后一搏,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集中了残存的德军精锐装甲部队于1945年3月6日至15日,向东线巴拉顿湖地区展开大规模装甲进攻,代号“春醒”。[详细]
二战后期,德国为应付盟军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计划,即“通用坦克计划”。这些坦克技术相当先进,其通用化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但随着纳粹灭亡,E系列战车也埋没于历史之中。[详细]
作为击败纳粹的最后一战,苏军在柏林战役中投入了62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在柏林市区巷战中遭到很大损失,被击毁约2000辆,官兵阵亡8万余人,受伤20余万。但德军也遭到45.8万人死亡的巨大损失。[详细]
凤凰网军事频道 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