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边界谈判积极主动令中国得分 ·相约恪守边境安宁 中印边界谈判卡在哪 ·中印承诺让边境安宁 中方目前仅占有28%争议区 ·中印承诺让边境安宁 印媒透露将建热线 ·未来几年是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机遇期 ·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3次会晤结束 ·戴秉国向辛格转达温家宝口信 ·中印表示将努力寻求两国都能接受的边界解决方案 ·中印举行第13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 ·中印举行边界问题会晤 戴秉国转达温家宝口信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中印谈判时机引关注 料边界问题难有突破
  • 姜瑜:有关中印边界谈判猜测毫无根据
  • 外媒:边界谈判 中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
  • 戴秉国抵印出席中印边界谈判
  • 中印商谈边境划界 东段是双方争夺重点
  • 中印第13次边界问题磋商将于8月7日举行
  • 中印边界磋商在即 中方主张加深政治互信
  • 中印将举行第13次边界谈判 印军动作频频
  • 传中印边境划界将获重大进展
  • 马朝旭:中印边界问题会谈将推动两国合作关系
  • 郑浩:中印边界谈判 有争议争双赢
  
  会晤简介

·时间:8月7日、8日;

·地点:印度首都新德里;

·双方代表:中方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

·会晤议题:会晤中,双方将就政治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和维护两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事宜深入交换意见。
     除边界问题外,双方还将就发展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及全球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详细】

  争议领土梗概

·图注:深绿色为中国控制地区,橙色为印度控制地区

    整个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余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在西段,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在中段,争议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现控制在印度手中。在东段,争议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即网上常说的藏南地区,现全部控制在印度手里。
    在整个中印边境争端中,东西两段是争议重点,1962年的边境冲突也是在这两段打的。 【详细】

 
 新闻图片
 凤凰独家评论

 印度近期的对华动作

  报道称,印度6月8日宣布再向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部署两个山地师,这就使得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兵力超过了10万。与此同时,印度空军也宣布将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普尔空军基地部署两个先进的苏-30MKI空军中队… 【详细】

  为加强对中印边界锡金段争议地区的控制能力,印度日前向该地区派遣了T-72重型坦克与装甲运兵车,以加强驻当地陆军的防御能力。印度此次军事举动再度拿中国做幌子,称这是对中国去年多次巡逻锡金“手指地带”的回应… 【详细】

  《印度时报》称,由于中国对印度展现“侵略姿态”,包括部署针对印度的导弹,在印度周边国家兴建军港等,印度正考虑增设导弹与海洋情报搜集中心。报道称,中国在毗邻西藏的青海部署中程导弹但印度情报部门一无所知… 【详细】

  近来,印度不断向中印边境增强军力,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印度国内媒体也不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那么,印度军人究竟如何评估中印双方的军力呢?,在他们印度海陆空三军将领的眼中,中国的边境军力更为强大… 【详细】


 印度在“争议地区”的抢占手段

  在过去几十年中,印度一直在努力“造成既成事实”、迫使中方承认印度对有争议地区的“实际管辖权”。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印度不断地在东段边境争议区采取单边行动,即“领有化、行政化、人口化和军事化”… 【详细】

  “领有化”就是不断派人占领争议地区,甚至不惜武力驱赶西藏地方行政官。如1951年2月,在中国军队和平进入拉萨之时,印武力驱赶了达旺地区的西藏地方收税官。至1953年,印已基本“领有”了“麦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详细】

  “行政化”就是加强对争议地区的行政管理与机构设制。印独立后,1950年成立“北部和东北部边境委员会”;1954年成立“东北边境特区”;1972年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印政府又内化为“邦”。 【详细】

  “人口化”就是不断往争议区移民,使之“印度化”。过去争议地区主要居住着汉藏语系的中国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等。然而,经过20多年的不断移民,印内地移民已达60多万,占争议区总人口的65%。【详细】

  “军事化”就是不断加强印控争议区的边防力量。经过多年经营,印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已对中国形成相对优势。近一年多,印边防现代化步伐徒然加快,以期在兵力、装备与基建方面对我形成绝对优势。 【详细】


 中印边界问题半个世界的演变

  中印两国曾经非常友好,两国对领土早已形成了各自遵守的习惯边界,但在1954年,印度修改了官方地图,侵占中国领土达12.5万千平方公里,相当于福建省的面积… 【详细】

  中印关系随即恶化。尼赫鲁阻绝了中国防边界冲突建议,执意“前进”。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将中国军队赶出去”的命令,中印边界战争全面爆发… 【详细】

  1976年印度恢复向中国派大使。1979年人民党外长访华,中印关系开始正常化。1988年中印同意和平协商解决边界争端。1998年印度人民党联合政府大肆叫嚷“中国威胁论”… 【详细】

  中印边境初步得到解决的中段争议区占全部争议区不到2%,谈判难度很大。在东段,印度以英国殖民者炮制的“麦克马洪线”为边界线,而中国从未承认其有效… 【详细】


 中印“争议”的三段边界&中印战争回顾
     
东部:藏南-达旺

    简介:面积约为6.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超越一百万人,有八十二种的不同部族。 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南坡降雨量大,终年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
    战略意义:达旺被中国看成是一个外界进入西藏的门户。
    政治意义:1、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出生地,至今那里的藏传佛教寺院仍被视为圣地。
               2、该地是达赖、藏独势力的聚集地。

    问题由来:根源——麦克马洪线
    1、英国趁辛亥革命鼎革之际,策划中、英、藏三方会议,麦克马洪等人以赠给西藏5000支枪、50万发子弹,支持西藏“独立”,帮助西藏赶走汉军等条件为诱饵,胁迫夏扎在秘密换文上签字,骗夺中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2、对于这条非法的“麦克洪线”,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后来,英国给西藏提出的两个承诺并未能实现,因此西藏地方政府对“麦线”也不承认。3、英政府偷梁换柱:重新出版1929年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篡改该卷中关于西姆拉会议的原始记录,伪造有关“麦线”内容,塞进该卷的西姆拉公议内容之中,重新出版该卷,而出版日期仍用1929年原版日期。
    问题演变:印度炮制阿鲁纳恰尔邦
    1、1954年,印度当局在非法占领的这块中国领土上成立了所谓“东北边境特区”。同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首次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从1936年以来注明为“未标定界”改为“已定界”。2、1972年,印度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3、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4、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

西部:阿克赛钦盆地等地区

    简介: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海波平均在4000米以上,降雨稀少,气候寒冷,基本没有居民。但这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近期发现了大型的云母矿,伴生锂、铷等稀有金属和锂辉石矿脉。

    战略意义:1、作为新疆西藏公路的必经之地,在战略上这一地区有重要的意义。
               2、喀喇昆仑走廊 ——能源走廊。连接中巴之间的喀喇昆仑公路显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条通道是打开中国和巴基斯坦陆路交通的唯一钥匙。

    问题由来:约翰逊线
    1、1846年英国吞并查漠--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原本属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应归英印政府统治。2、1865年英国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潜入新疆南疆地区,通过“勘察”,绘制地图,把阿克赛钦、摩河谷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划入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即所谓“约翰逊线”。
    问题演变:
    1、复得:印度人对这块偏远冰寒高地的莫不关心。1956年中国修建"新藏公路"穿越此地,从而使中国在阿克赛钦掌握了实际管辖权。2、印度“索要”:1958年10月18日,印度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正式向中国提出了对阿克赛钦的领土要求。3、从1956年起到1960年8月,印军先后14次侵入巴里加斯地区,强占中国领土约450平方公里。

中段地区:

    问题由来:
    1、关于中段边界,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之间未订立任何条约和协议,从来没有划定过。但双方依循历史沿革的管理范围,已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两国人民的尊重和承认。2、印度政府在50年代乘中国边防部队立足未稳和对边境未完全控制之际,侵入中印边境中段地区设点驻军,占据地盘,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以造成在边境领土争端中对己有利的既成事实。
    问题演变:
    1、1952-1955 印军侵占在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2、1954年,印军占领巨哇、曲惹地区'3、1954-1956 印军侵占乌热、然冲、拉不底地区;4、1958年6月,印军侵占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

 
中印战争缘起:印度欲占中国领土

    1959年3月22日,也就是西藏武装叛乱平息之后的当天,尼赫鲁正式给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的领土要求。印度方面不仅要求将已经被其非法侵占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的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了印度的版图,还要求把西段的边境,一直是在中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等地区33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也要划归印度 。

 
毛泽东忍无可忍:决定“以战止战”

    毛泽东说:“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他们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愈演愈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但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界问题是不行的。”

 
解放军七天强行军抄了印军后路

    针对印军“铜头、锡尾、背紧、腹松”特点,刘伯承提出“打头、切尾、击背、剖腹”的战略方针 。兵贵神速,我军经过七天五夜,边打边进,提前50分钟完成战役大迂回,“切尾”成功。

 
1962年我军直逼印度首都 总理府慌忙迁离

    解放军从东线和西线分别攻入印度境内,不但收回失地,也进入印度历史上传统国境,直逼新德里。 1962年10月,双方在争议地区进行了激烈交火,后印军失利,中方约一个军的兵力进入印度领土地,印度被迫临时将总理府从新德里迁往孟买。

 
印度至今仍未走出中印边界战争阴影

    “印度人不会忘记1962年冲突的。”西拉肯定地说。“这或许与中国人对日本的那种感情有点类似……”“但是中印冲突与日本侵华战争完全性质不一样……”

 
 前十二次会晤回顾
次数
事件
首次 2003年10月23日至24日,中方特别代表戴秉国和印方特别代表布拉杰什•米什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首次会晤。【详细】

第二次 2004年01月,印度特别代表访问中国。这既是两国特别代表的第二次会晤。会晤就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详细】

第三次 2004年7月26日至27日,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J•N•迪克希特先生与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先生在在印度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三次会晤。【详细】

第四次 2004年18日至19日,中印边界问题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同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迪克希特在坦诚、友好和建设性的气氛中举行了第四次会晤。双方探讨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指导原则。会晤取得了建设性成果。【详细】

第五次 2005年1月1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五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在友好、合作和建设性的气氛中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双方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详细】

第六次 2005年9月26日至28日,中印边界问题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度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在北京举行了第六次会晤。双方在友好、合作和建设性的气氛中就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框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双方同意,要在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从两国关系大局的政治、战略高度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而建设性地探讨解决边界问题的框架,推动边界问题早日获得公平合理的解决。【详细】

第七次 2006年1月9日至10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七次会晤在印度举行。这次会晤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始,12日移到科塔亚姆继续进行。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就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框架设想,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进行了建设性探讨。【详细】

第八次 2006年6月25日至27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八次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度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就边界问题的解决框架进一步交换了意见。【详细】

第九次 2007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印度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9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在友好、坦诚和建设性的气氛中,就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框架深入交换了意见。【详细】

第十次 2007年4月20日至23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南部城市古努尔举行。中方特别代表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纳拉亚南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继续就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框架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详细】

第十一次 2007年9月24至26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十一次会晤于在北京举行。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进行了会晤。双方就解决框架问题进行了有益和积极的探讨。【详细】

第十二次 2008年9月18日至19日,中方特别代表戴秉国国务委员与中印边界问题印方特别代表纳拉亚南在北京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第十二次特别代表会晤。【详细】

 网友评论
 
  全部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