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土地] [话语权] |
这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奇案,有人把它称作“松江土地门事件”。
上海市松江区需要一个巨大的政府工程:松江新城客运中心。虽说是政府工程,政府却不可能掏一分钱的银子,只能市场化运作。于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海庄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庄城投资兴建客运中心,松江区政府则承诺,向上海庄城注入1200亩土地,其中客运中心用地初定350亩,以市政设施用地的名义划拨,土地出让金每亩25万元;余下850亩用于商品房开发,以协议转让的方式享受每亩38万元的优惠地价,以此作为对上海庄城的补偿。
上海庄城大股东是香港商人周建和。周信以为真,全力以赴,哪知道国家宏观调控会不期而至,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所有商业、住宅用地必须采取“招拍挂”方式转让。
协议转让至此成了死胡同,松江区政府的承诺看来已难于操作。但最初各方并不着急,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方重新签订合同,有关方面信誓旦旦,保证用变相的围标方式,让上海庄城竞得所需全部地块。
他们没想到,更大的不可抗力正在后面虎视眈眈,那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风云突变,房价和地价如脱缰野马般迅速攀升。松江区政府承诺补偿的低价地块,因此出现了当初意料不到的巨大的升值空间。
同样致命的问题是,周并不是一个抗打击力特别强大的商人。这就注定了周不能不被驱逐出局的厄运。代表松江区政府的小股东,联合另一个不知名的小股东,以周“没有钱”为理由,要求作为大股东的周将股份和盘让出。
先以极具诱惑性的优厚条件引资,甚至不惜承诺一切;一旦对方入局,之后发现有暴利可图,便马上翻脸不认人。这种故事,在招商引资中早已反复上演,太多投资者被地方当局“关门打狗”。所谓“松江土地门事件”,原本也只是这些老套的故事中的一个而已,原本了无新意。
但其实不然。周是一个硬汉子,明知自己寡不敌众,难以力挽狂澜,却偏要较真较到底。一场混战因此持续至今。而打到今天才突然发现,荒诞之中隐藏着更荒诞的情节,使整个故事峰回路转,生出无限悬念。
当初,松江区政府信誓旦旦要注入的1200亩土地,据说全部是国有土地,是在法律程序上完全无懈可击的“熟地”。但是现在事件彻底曝光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松江区政府竟然不是这1200亩土地的地主,它卖的根本就不是它的地。
因为,这1200亩地,到今天,性质上仍然只是农民的耕地,仍然归属于当地农民集体所有,松江区政府并没有向买主说明这个真相。
且不谈当初承诺的协议出让及后来承诺的变相围标是否违法,即便如国家规定的招拍挂,松江区政府这么做也严重违法,因为它连招拍挂那1200亩土地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说,松江区政府向大股东周建和一开始就承诺了一个根本兑现不了的大蛋糕。
想来周建和应该是欲哭无泪吧。但究其实,他并不是惟一的受害者。这1200亩土地上,该寄托着多少农民的生计。面对1200亩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个要害,松江区政府现在仍然不当回事,很轻松地回答说:关键只是钱的问题。只要有钱,变更土地性质并不难。
那么作为所有者的农民,他们自己的主张权、处分权在哪儿?这个问题好像不在松江区政府的视野里。松江区政府倒卖他们的土地的时候,他们仿佛根本不存在,现在真相暴露了,该对松江区政府问责的时候,他们仍然仿佛根本不存在,或者,随便怎么拿捏都行。
1200亩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倒来倒去,演出闹剧无数,赚来银两无数。现在戏演砸了,苦大仇深的周建和可以到处喊冤,到处求助,因为他到底还是相对有话语权的。可是那些真正的地主,哪里有他们的声音?
相关新闻:庄盛老板遭遇上海潜规则 向郎咸平求援
土地改革思考:
话语权思考:
作者:
笑蜀
编辑:
李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