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据《中国青年报》8月7日报道,在烟草、石油、电力等垄断行业,员工的工资通常让人羡慕。但是,“那是正式工”。比如,在电力系统内,许多人都知道一个故事——在广东省惠州市供电局有两兄弟,哥哥是正式员工,月薪上万元;弟弟是外聘,一个月只有1000元。两个人在一个地方干活,做着一样的事,但收入为10∶1。
“体制外”和“体制内”,给我们描绘了这么一个残酷的图景。在这里,法律规定的“按劳分配”,彻底成了“按身份分配”。也就是说,在“同工”与“同酬”之间,还得加上一个先决条件——“同身份”。我想,要解决“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就必须寻根探源,找出是谁、依据什么给“同工同酬”增添了“同身份”的先决条件。
大道理不用多说,以上述兄弟俩的例子来说,这样的先决条件肯定不是“弟弟们”加上去的,肯定属于“哥哥们”。假如某一个“哥哥”的“力量”比较大,同时讲究手足之情,他会怎么帮“弟弟”一把呢?最为常见的是,“哥哥”会通过各种手段、找各种机会,把“弟弟”拉入体制内,通过改变“弟弟”的身份来帮助他。但很少“哥哥”会自降身份。
“正式工们”,显然不是具体指某一个正式工,而是指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什么也不凭,就凭霸道。它不讲法律,不讲贡献,不讲道理,不讲公平,它就因为自己手中有制订规则的权力,就为所欲为。如果要追问谁给它这个权力,我们可以发现,谁也没给,它自己赋予自己的。
既然如此,“同工不同酬”真的那么难解决吗?显然,以垄断企业为例,剥夺它们本不应该有的制订规则的权力就可以了。
可是,据《人民日报》7月16日报道,有人提出,既然同工同酬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就应出台强硬措施“一步取齐”,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并不十分赞同,“比如一个电厂抄表工,正式的年薪可能近10万,聘用的农民工可能刚刚1万多。如果都统一成近10万元,明显不符合岗位的实际价值。但如果强行统一成1万多元,又可能带来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事情显然就难在这里,把“哥哥们”和“弟弟们”等同,居然会带来“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我不知道为什么“哥哥们”的“稳定”,远远比“弟弟们”的稳定重要,但我分明知道,假如问“弟弟们”是否同意“一步取齐”,那么他们一定会欣然答应。问题是,有人询问他们吗?“弟弟们”有话语权吗?
作者:
李知雅
编辑:
李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