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世态万象 > 正文 |
|
“690分,港校全额奖学金”。高考结束后,出售各科笔记、高中教材以及练习册的摊位“装点”了哈尔滨一些高中门前的街道。令人注目的是,即将步入象牙塔的准大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考分和报考院校写在了醒目位置,以期“生意”更加红火。
“3点钟就得来占地方,5点再拿资料来卖,有时中午都顾不上吃饭。晚上五六点钟才收摊……”出售“高分秘籍”的准大学生们很辛苦。
考分越高,报考学校名气越大,吸引的买主越多,还有许多家长来帮孩子挑选资料。最抢手的是高分笔记,笔记按学生的高考分数和在校期间任课老师的知名度,每本20元到50元不等,这只是复印件的价格,原件要100元到200元一本,有的只卖复印件,原件干脆不卖!几天下来,少的能卖几十元,多的能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而一般的教材大多3元到5元一本,全新的练习册也不过5元到10元。
“其实690分的笔记和590分的笔记相差无几,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我的笔记里还有自己的注解呢。”有学生告诉记者,当广告写出来的高考成绩有些是有水分的,写高分无非是想多卖几个钱。有些家长只看表面,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教材和笔记含金量高,往往会被人“忽悠”。
王琳是复读一年参加高考的,她说自己报考了本省一所大学的新闻专业,“将来的工作经常要和别人打交道,正好趁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交能力。来买资料的什么样的人都有,让我学到很多东西。”王琳说,自己第一天来摆摊时一本书都没卖出去,现在一个星期过去,教材和练习册都卖得差不多了,笔记也卖出好几套(复印件),数着包里零零整整的钱,心里还真的小有成就感。
在王琳的摊位旁边,有位叫卖娴熟的妇女,看上去不是学生。了解后才知道,她是在帮自己的表妹卖笔记,因为表妹不太善于与人“打交道”。在摆摊的队伍中,有些不是学生本人,而是他们的家长或朋友在代卖。
黄博然也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看着他旁边摊位的学生整日有妈妈“陪伴”,他感到不理解。“其实谁也不是为赚钱来摆摊的。每天起那么早,一晒一整天,好不容易卖了钱连饭都舍不得吃。大家来这里主要是为了体验生活,开阔眼界。”
摆摊的同学大多有类似的感受。短短的几天里,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交了朋友,有了默契,相约日后互相学习和交流。这应该是更大的收获吧。
在哈尔滨三中门前众多的摊位中,一个挂着“状元班考试秘籍大义卖”条幅的摊位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主人是一些在今年高考中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陈曦是这次义卖活动的组织者,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704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告诉记者,这本《取径通优》是由她和另外11名考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的学生一起编印的。他们自己花钱打印并制作成册进行义卖,希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总结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同时将获取的收益捐赠给母校宏志班的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张玥 亓树新)
编辑:
高欣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