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医疗“是低收入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这是世界银行评估报告中的结论。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惊奇的评价。1949年后的中国医疗,在实现了国民平均寿命、死亡率等国民健康数据的巨大飞跃同时,也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这一成就确实配得上世界银行的这一盛誉。然而在盛誉之下,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医疗体系从建立的开始就因其分隔城乡,对不同身份的国民区别对待而造成了不平等的局面。这一局面的造成,又与中国快速工业化道路息息相关。虽然1965年毛泽东大力推动农村普及医疗,但基本格局未变,城市居民依旧比广大农村民众享受了更多的医疗福利。这一格局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后,乃至对今天中国社会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网友评论】

 
 

世界银行报告: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医疗是“低收入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曾派专家组来我国考察农村卫生,报告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众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尽管每个合作医疗的具体情况在全国有很大差异,但是总的来讲,它是由群众集资、采取预付医疗保险金的形式,解决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问题的一种医疗保健制度。”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中国“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详细】

 

国民健康指标改善巨大

医疗福利包括绝大部分民众

到1970年代后期,全国公共卫生机构发展到4千多家,卫生防疫人员9万多人,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国民健康指标也有巨大改善,人均寿命已提高到将近70岁,婴儿死亡率降至34.7‰,产妇死亡率也大幅度降低,各种烈性传染病被完全消灭或基本消灭,多种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被有效控制。【详细】
1950年代中国就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牛痘和卡介苗,后开始对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结核病等展开免费计划接种。从“讲卫生、除四害、消灭疾病”逐步扩展到“治理公害,净化、绿化和美化环境”。群众卫生运动在改善环境卫生、治理如血吸虫病等地方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详细】
覆盖范围大,保障全面。1956年享受劳动保险待遇的职工人数相当于当年国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94%。它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项目。合作医疗农村保健站和数量庞大的赤脚医生成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就医问题的三件法宝。到了1976年,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详细】
 
建国后的医疗卫生建设
 

医疗卫生建设

在1978年阿拉木图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国的卫生发展模式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典范向世界推荐,其中主要功劳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 【详细】

 

公共卫生事业

中央政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自上而下迅速建立起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卫生宣教机构。同时主要依靠财政支出,为这些机构建立起稳定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机制。
    在传染病防治方面,除一般性的卫生防疫体系之外,国家还建立起如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等各级专科防治所,这些机构以预防控制为主,辅以临床治疗,专门针对某种或某类疾病展开防治。【详细】

 

医疗保障体系

在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分为两种方式: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建立于1952年,面向国家机关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由国家财政按人头拨付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原则。
    在农村,医疗保障主要由合作医疗承担。在1950年代中期,许多地方在农业合作化的启发下,自发建立了以集体经济和农民自发筹资为基础,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并且在1959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得到正式肯定,由此在各地农村逐步得到推广。 1968年,毛泽东批示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称赞“合作医疗好”。【详细】

 
 

阿玛蒂亚·森:中国展示了如何在比较贫穷的时候推进民众的健康与长寿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也给予了恰当的评价:“在当代世界的发展中,中国做出了一项重大的贡献,即展示了一个国家即使在相对比较贫穷的时候也能在推进民众的健康与长寿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也展示了卫生成就无需严格受制于经济手段,即使经济手段非常有限。……虽然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但是中国的卫生成就己经开始同那些远比中国富裕的国家比肩了”。全国约有90%的农村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也就成为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卫生状况的显著改善和居民期望寿命的显著增加”,被世界银行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详细】

 
 

中共建政后不久就建立国家财政全包为特征的城镇医疗制度

改革前,我国在1951年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1952年建立了“公费医疗制度”(以下分别简称“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到70年代末,“劳保医疗”覆盖了所有的国有企业以及绝大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免费的医疗服务,对提高中国城市人口的健康状况起到积极作用。“劳保-公费医疗”的资金决策权与管理权分别下放给企业与各级政府。在所有国有、集体企业都处在中央、地方政府的高度计划经济下,在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以及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下,融资责任最终会通过企业转嫁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转嫁给中央政府。因此,实质上是整个国家的风险统筹。 【详细】

 
国家财政保证的公费医疗:
保障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公费医疗始建于1952年,根据政务院《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措施的指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保险对象:国家机关、各党派、人民团体及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各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在乡的二等功及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拨款,职工本人不缴纳保险费。由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医疗需要和财政可能核定公费医疗经费预算定额,拨给同级医疗管理机构使用。 【详细】

单位福利负责的劳保医疗:
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及其亲属

劳保医疗是1951年根据政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在企业中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由各企业自行管理,企业没有医院或诊所的职工在本企业医院、诊所就诊,没有医院的就近与国家办的医院签订医疗合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院医治时,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因工负伤的职工,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就医路费由企业负担;住院期间膳费企业负担2/3;医疗期间的工资照发。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手术费和药费仍然实行半费。【详细】

保障企业的劳保医疗实质:
企业内部保险而非社会保险

劳保医疗的经费直接来源于本企业的纯收入,长期以来一直由企业按照其职工工资总额的5.5%从企业生产成本下的福利基金中提取,职工医疗费用超支的部分由企业自己承担。一方面,劳保医疗基金的提取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劳保医疗实质上是以企业为统筹单位的内部封闭运行的企业保险,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企业福利,与基于大数法则、以社会为统筹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相差甚远,所以劳保医疗分担疾病风险和为职工提供医疗保障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详细】

 
 

建立优惠的城镇医疗的目的:实现快速工业化 满足建立计划经济体系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传统马列主义为指导,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像苏联那样迅速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才能改变落后农业国的面貌,发展工业尤其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物力的重工业,我国只能采取通过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形式,实现农业剩余价值的“工业化转移”。中国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共性的基础上,又构建了举世罕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其具体政策是:“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和城市、工业、市民实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使资金、资源、技术、知识的配置持续地向城市、工业、市民倾斜。”医疗卫生体制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详细】

 
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的异同得失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性质上有同有异

不论是享受劳保医疗的企业职工及家属还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国家机关在职与退休工作人员,都能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获得由国家医疗卫生部门提供的免费医疗和预防服务。
    这种权利的享受基本上无需相应的义务与之挂钩,从这一角度来看,劳保医疗与公费医疗都具有明显的职工福利色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医疗保险,可以将其视为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政策的补充。【详细】

公费医疗的财力优于劳保医疗  

公费医疗的经费来源于国家与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从单位“公费医疗经费”项目中开支,实行专款专用。显然,新中国的公费医疗制度是在建国初期“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财力”明显优于劳保医疗,也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的医疗保障水平逐渐拉开了距离,即便劳保医疗是可以惠及职工家属的,但越到后期这种惠及的意义越不大。【详细】

城镇医疗保障的覆盖面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种制度在当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医疗保障方面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更不可否定的,毕竟它们使当时的大部分城市居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可以大致计算一下,1957年全国城市总人口数为9949万人,有740万人口享受公费医疗,约6000万人口被劳保医疗所覆盖(见前文),也就是说,城市居民中有67.7%享有不同程度的医疗保障,这个比例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高的。【详细】

全民卫生保健制度  

全民卫生保健制度也是建国后城市医疗保障中的重要内容,由国家和社会供款,主要是由国家卫生部门实施,通过实行全民计划免疫和对传染病、地方病等的防治以及进行妇幼保健、实施爱国卫生运动。我国建国后的全民卫生保健实际上就是公共卫生,也包括医疗救助,但在很长时间全民卫生保健并没形成规范制度,而是由零散的卫生保健措施所组成,并且与我们今天所指的全民卫生保健制度不可同日而语。【详细】

 
 

1965年毛泽东大怒命推动农村医疗:830万公费医疗人员的经费比5亿农民的还多

1965年6月26日,在同医务人员谈话时,毛泽东再次严厉批评卫生部的工作,发表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院,二无药……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据统计:1964年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县及县以下,下同),其中县以下占10%。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占57%,农村占43%,其中县以下占27%。全年卫生事业费9.3亿元,其中用于公费医疗2.8亿元,占30%;用于农村2.1亿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占16%。830万享受公费医疗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农民的还多。 【详细】

 
1965年前的农村医疗:
农民能看病但只能自己花钱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是以大队合作医疗站为前哨,公社卫生院为枢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把预防、保健、医疗工作联结在一起,在全国范围内组成一个完整的医疗预防体系。1958年兴办人民公社后,开始有了生产大队;同时各地纷纷成立了保健站(合作医疗站),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初步形成。但对于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除了为消灭传染病而实行全民性计划免疫免费制度之外,基本上采取依靠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办医,实行农民自费看病的办法。【详细】

文革推广农村合作医疗:
普及低水平的农村基本医疗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集体性质的互助型医疗保障制度,具有民办公助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特点。虽然合作医疗的推广发展,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很大,但合作医疗的基金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纳和集体经济的公益金。合作医疗、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赤脚医生被公认为是解决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三大法宝。尽管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很低、赤脚医生的医术也不高明,但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农村患者小病不出村、吃药打针都方便的需求。【详细】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质:
农民互助国家不补公社管理

管理的范围,基本上合作医疗大都采用集体与农民群众受益者共同管理的模式。这个集体有些地方是大队,有些地方则是公社。合作医疗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大队办大队管,大队办公社管,队社联办公社管,公社办公社管。由于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采用民办共助的合作方式,政府很少有经费补助社员缴纳的保健费又相当有限,要很好地满足农民的防病治病需要有一定的困难。合作医疗是靠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这种集体经济的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农民自身。 【详细】

 
 

改革开放前农村医疗缺陷的背后:用户口区分城乡 剥夺农民供给城市

国家走上了模仿前苏联模式施行重工业超前的发展战略之路,通过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方式从农村汲取经济剩余来推动工业发展,实现原始积累。于是,国家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同时,构建了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二元社会结构。这些制度体系把中国社会分成截然不同而彼此难以转换的社会身份体系,一类是拥有城镇居民户口,拿工资、吃商品粮、享受多种优惠待遇的城市居民;一类是只有农村户口,挣工分的农民。后一类人不享受国家规定约商品粮供应、副食品补贴、医药费用报销、住房分配、就业安置等一系列待遇。这种固化了的二元社会结构,属于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它从制度上截断了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割裂,使大部分农民无法离开土地,也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详细】

 
文革中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
 

大队筹办大队管理型:合作医疗站由大队筹办,由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代表和赤脚医生组成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经费来源为大队公益金、公积金中提留和农民交纳一部分。受惠对象为本大队全体人员。由大队制定每个人享受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社员在合作医疗站看病时,根据各队经济条件按一定比例减免医药费:一般为二至五成,富裕的大队五成以上,慢性病的医药费一般只报销五成,因不正当行为(如打架等)致病和不经过赤脚医生擅自外出就诊所花费的医药费不予报销。【详细】

大队筹办公社管理型  

合作医疗站由大队筹办,由公社干部、大队干部、贫下中农代表和赤脚医生代表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合作医疗经费由集体与个人共同筹集,但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范围与标准则由公社和大队协商决定,经费存入公社信用社,由公社卫生院或公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按不同的大队进行核算,经费超支部分由各大队负责。农民看病吃药的报销比例:本公社内全报,转上级医院按规定报销。 【详细】

公社、大队联合筹办型  

合作医疗站由公社和大队共建,合作医疗经费除各大队集体提留和农民个人缴纳的合作医疗基金外,公社还补助一部分。经费则由公社统一管理,公社和大队分成核算,提留和报销比例由公社、大队协商确定,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范围与标准由公社统一制定。社队联办合作医疗的形式在后期较多,据江西省上高县卫生局档案,该县在1979年有社队联办合作医疗的公社有5个,大队77个,占全县农业人口60.3%。【详细】

公社筹办公社管理型  

各大队合作医疗站由公社统一负责筹建,合作医疗经费来源为公社、大队的集体公益金和公积金中按比例提留,及农民缴纳的合作医疗基金。公社统一管理、核算,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范围和标准也由公社统一制定。社办合作医疗被认为是合作医疗高级阶段,是全公社范围内的合作医疗,医疗经费统一由公社卫生院掌握使用,患者可在全公社范围内看病治疗。【详细】

 

城镇医疗实际状况:公费国家全包 效益差的企业员工遇大病等于无保障

计划体制下实际上实行的是“单位保险”的医保方式,缺乏权社会的统筹机制。如公费医疗,有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迫于经济的压力将公费医疗缩减成将公费医疗的经费分发至单位及个人,等于放弃公费医疗功能,致使部分应享受医疗保险的人得不到必要的医疗保险。而企业的劳保医疗经费由企业自提自用,实质上是“企业自我保险”。效益好的企业还能应付,但一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出现医疗开支大的危重病人就无法支付,造成部分职工基本的医疗保险得不到保证。【详细】

 

农村医疗体系的效果:治疗水平低 普通农民得大病就需自掏腰包

当时,合作医疗资金主要来自群众集资和集体公益金和公积金,集资金额有限;合作医疗主要采取生产大队举办为主,资金筹措的范围小、额度低、数量少,“一个队才集资到3000元,一个社员到昆明看病花了5000元,在卫生室报销了2500元。这样合作医疗入不敷出”。虽然当时提倡用中草药,但这也主要是对付小伤小病,遇到大病,还是要到医院治疗,必然会造成合作医疗资金难以支付的局面。在合作医疗制度调查过程中,很多群众反映,“干部及其社会关系群体可以吃到好药、可以及时报销医药费用,甚至可以欠帐等等,”而普通群众不但没这种特权“有时连正常的报销药费都发生拖欠”。【详细】

 

计划经济下医疗体系的问题:经费紧张的同时滥报销浪费药品情况严重

合作医疗在举办过程中“社员有狭隘的个人观点和本位主义,不论什么病都要吃药打针,不论啥病都到医院去看。认为反正不是交了1.8元吗?因此门诊拥挤排队。也有指名要药和浪费现象”,“吃药不开钱,有病他也要来瞧,没病他也要来瞧,这种根本搞不成。11月份开始分红,12月份钱收来,到3月份就把这些钱吃空了,剩下的是空荡荡的了。”在人民公社最稳定时期就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众多的赤脚医生都反映到,合作医疗难以维持与合作医疗资金不足和缺乏管理有关。合作医疗主要采取生产大队举办为主,资金筹措的范围小、额度低、数量少,这就使合作医疗在很多地方难以长期维持。【详细】

 
改革前医疗体系的缺陷和漏洞
 

改革前医疗体系存在大量问题

原初合作医疗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漏洞和经验缺乏,也导致了合作医疗的瓦解。合作医疗兴起后就存在着天然的不足
    如合作规模及其形式、基金如何收取支付?如何合理确定减免范围比例等等。【详细】

粗放式管理缺乏制约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是自身缺少制度可持续性的结果。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规章不严密,一直是制约合作医疗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粗放式的管理方式难以形成供、需、管三方有效的、可操作的相互制约机制。【详细】

资金来源缺乏持续性难以为继  

财务制度不可持续,资金来源有限但支出却没有控制。大家都觉得医药费减免有好处,有了病就去看,结果每年都是财务收不抵支,可是谁也不愿意增加缴费,集体补贴了几年就支持不下去了。【详细】

资源分配不平等  

当时的“管理人员都是贫下中农,每月贫下中农干部决定给谁多少药,赤脚医生只能附和这些干部,结果是干部及有‘头面’、有各种‘关系’的人用的药物多,真正社员用的药物却很少”。【详细】

 

国家全包的城镇医疗背后:城镇居民按身份固定不再有流动自由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在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形成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城镇居民通过各级政府的劳动部门安排到国有或集体单位当固定工几乎成了唯一的就业渠道。不惟如此,与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和统包、统分形式的就业格局相适应,政府对单位用人的数量和招收范围实行了严格的审批程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劳动者一旦被招用,便以国家职工的身份终身固定下来,不能自由流动。身份造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确立。【详细】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

不许退出的机制造成自我崩溃

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营以收取费用,建立合作医疗基金为基础。而家庭经营时期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合作医疗基金的收费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收费成本上升,可操作性下降。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虽然一般都规定了由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并规定了农民个人的具体交费数额,但却并不是由农民个人缴纳,多数是由集体在分配前扣除。可见,人民公社时期由于集体掌握了农村经济的控制权,合作医疗费用在集体进行分配以前就直接扣除了,具有社会保障的强制性特征,也绕过了挨门挨户收费的难题,实现了高参保率。【详细】
合作医疗早期的成功鼓舞了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他们将合作医疗制度看作一项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制度创新,草率地把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演变成隐性强制参加的合作医疗。因为在传统合作医疗制度下,广大社员退出权的被剥夺,不但使村干部等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腐蚀变得有恃无恐,而且他们的行为也带来更为可怕的负面示范效应,使得许多普通社员在无法对村干部们的道德风险行为使用退出与呼吁手段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也开始模仿村干部们等人的行为对合作医疗基金进行腐蚀。长此以往,合作医疗制度必然在财务上难以为继。【详细】
 

毛泽东时代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本质:国家控制全部社会资源下的少量分配

从1956年到1974年,每次卫生部和财政部正式给国务院打报告说公费医疗超支了以后,紧接着就是一次大降价。由于当时医疗机构、药品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就采取了总量控制。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有效,从1957年到1975年,全国大降价3次,小降价8次。一是挂号费,挂号费从1953年的1元到1975年的5分钱;二是药费,有些药品降价降到了无法给病人记账收费的程度,如给病人吃一片颠茄片,一瓶颠茄片是100片,进价为0.096元钱,退瓶费0.03元,100片颠茄片加上15%的零售费仅9分钱,每片仅0.009分,没法收费,只好无偿给了。中国老百姓也形成了一个吃药很少花钱的概念;三是住院费,1974年在北京住协和医院,最好的医生看病,吃最好的药,住在隔离病房,一个月住下来所有费用共计46.8元。 【详细】

 
改革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思路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在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的基础上开始起步,为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旧政府遗留人员采取了包下来的办法,使他们在城市当中仍然能够生存下去。不仅原有的各部门职工实行全包下来办法,失业人员也由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详细】

低工资,高就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就业管理体制下,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扩张劳动力的需求,包括实行“低工资,高就业”、“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我国已经解决了城镇400万人的就业问题,所以到1957-1966年基本做到了城镇无失业现象。形成了大包大揽的全能型企业组织形式。【详细】

单位包办一切的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所有制形式单一,以国有企业为主,在城镇几乎所有职工都是全民所有制(包含集体企业)职工,国有企业几乎包揽职工的一切:享受长期固定职工身份的人员,由所在企业提供各项福利待遇,包括衣食住行,“甚至连看电影、发信、打电话都要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安排”。【详细】

形成身份制阻碍劳动力流动  

因为社会家庭出身和工作单位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标志,而那些明显缺少“工作单位庇荫的人实际上变成了社会遗弃的人,……他们的地位会更卑微。”由具体企业提供的福利待遇将企业与职工紧紧地束缚在一起,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过于强调平均分配助长了人们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影响企业的效率和发展。政府和“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直接担保。”【详细】

 

国家全面控制社会流动的手段

不同身份的人享受不同的医疗保障

广受赞誉的是1965年后的合作医疗

新中国的卫生体制完全借鉴了苏联的卫生制度模式,实行政府计划下的卫生供给制度,初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国家根据城乡、所有制以及工人、农民和干部身份的不同,实行差别性的立法和治理。居民人口数量少得多的城市占据国家绝大多数份额卫生资源,人口庞大的农村地区只拥有少量的医疗卫生资源。 【详细】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和赞扬。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人口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型很适合发展中国家需要。”【详细】
在公有制条件下,公有化程度越高的部门享有的国家福利水平也越高。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强调国家的“计划”职能,由国家政府调拨社会福利资源,保障国家在社会福利资源调拨的权力。不同部分的人只能在其所属的条块范围内享受相应福利待遇,接受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详细】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己将城乡居民分成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这两种社会身份又造就了在地位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构建了对健康的呵护、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的认知、对生存的依附的城乡落差。国家在福利分配上有针对性采取了城乡有别的福利提供原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以单项规定的形式完善起来。城市集体企业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进行劳保。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数量庞大的各类社会保障费用,而农民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详细】
 
毛泽东时代医疗制度的经验教训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客观评价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探析其积极贡献和消极影响,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存在严重的梯次差异  

城乡之间的严重差别,形成了二元结构的福利体制。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福利保障存在着严重的梯次差异。 【详细】

“社会化”特性没有显现  

造成政府和企业完全把社会福利包下来,使社会动员严重不足,行业组织、民间组织等中介组织缺失,社会福利的“社会性”没有显现出来。 【详细】

造成了政府和企业的沉重负担  

福利支出是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企业职工福利则是决定职工生活水平重要因素,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详细】

毛泽东时代的医疗创造了惊人的辉煌,为国民带来了相当的福祉,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为之后的中国留下了结构性难题。回首过去的成就和不足,未来之路当如何走?一个所有国民不分身份地域和职业,都能获得国家平等、丰富而及时的医疗保障的制度将是中国始终追求的目标。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