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年底开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15。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格-15飞机。米格-15飞机1954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16000架。米格-15机翼中单翼,25%翼弦处后掠角为35度,下反角2度。机身是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构件主要由纵向大梁、长桁和横向框架组成,采用机头进气方式。改型的米格-15比斯换装一推力26.46千牛(2700公斤)的вк-1发动机。
基本参数:
翼展10.08米
机长10.10米
机高(减震装置可压缩)3.7米
机翼面积20.6米2
重量及载荷:
正常起飞重量4,96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6,130公斤
空重3,636公斤
发动机:一台BK-1发动机推力2,70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1,076公里/小时(海平面)
实用升限15,500米
爬升率3,000米/分
武器装备
米格-15有三门机炮:一门н-37机炮,两门нс-23км型机炮,能携带200发炮弹。米格-15在低空最大
米格-15
平飞速度可达1050千米/小时,比斯型可达1O76千米/小时,米格-15的升限是152O0~156O0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为42米/秒,最大航程(10000米高度)1782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
相关背景
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2月首次试飞成功。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据统计,米格-15各型飞机生产总数超过了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后又向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大批提供,并成为朝鲜战争中中苏朝方面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是米格设计局扬名立万的标志性机型。
1951年2月,周恩来致电斯大林,表示希望增购5架米格-15,加上原有的米格-15,组成4个米格-15歼击机团参加朝鲜战争。当时美军已经在朝鲜投入了F-80、F-84、F-86等先进的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其中F-86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其性能比米格-15基型明显高出一筹,与米格-15比斯改型相当。而此前苏方大力推销给中国的米格-9性能落后,无法在朝鲜与美军战斗机抗衡,数量虽然多却只能用于训练和华南东南方向防空任务,我方对此相当不满。斯大林为此两次致歉,并立即无偿援助中国372架米格-15。至1956年,米格-9全部退役。由于1952年我方提出当年为20个歼击机团装备歼击机,因此到朝鲜战争结束,苏联出售给中国约1000架米格-15。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后,苏军移交给我方一个师的米格-15。
作者:
沅沅
编辑:
张学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