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最早的电台和通信鼻祖王诤都出自国民党

就在王诤、刘寅等人参加红军的第4天,即1931年1月3日下午,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亲切地接见了他们。1月中旬,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正式成立,王诤被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亲自任命为红军第一个无线电队队长,并迅…

10:00

国民党高层最后的“全家福”如何出炉(图)

由光华照相馆拍摄的国民党高层最后的“全家福”,其原件在2008年以12.32万元拍出 -光华照相馆因何成为蒋介石的“御用”照相馆 -蒋介石为何钟爱大元帅戎装标准像 -国民党高层最后的“全家福”现今价…

15:44

中共在红四方面军内曾是秘密 党员用鹅卵石交党费

已经是半夜了,我在睡梦中被人推醒,我翻身坐起来,用手背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才认出是连里常常给大家剃头的蒋长礼。洁白的鹅卵石,它不仅是党费的象征,而且象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正无私和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

10:56

解放银川:国民党飞机“煮熟的鸭子飞了”

1949年,银川解放后,银川市全体回族代表向19兵团负责人杨得志(左)和李志民敬献锦旗。进城后的解放军顾不上休息,连夜油印解放宁夏的传单,写标语、写口号,李云桥熟悉银川街巷,冒着大雨领着解放军,在银…

09:07

红军会师:周恩来任“欢迎大使”张国焘满面尴尬

”  10月9日,朱德和张国焘率领红军总部到达会宁,同周恩来在路上相遇,随红四方面军南下而分别了一年多的朱德终于见到了老战友们。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周恩来便提出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均可入党,…

08:02

白先勇论国民党东北战败:用人不当 未收容伪军

本文节选自美籍华裔作家白先勇的传记作品《仰不愧天——白崇禧将军传》,该书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副政治委员,…

08:24

蒋介石与毛泽东共同的爱将——黄埔骄子蒋先云

蒋先云是湖南新田大坪塘人,1902年生于普通农民之家,自幼聪明过人。蒋先云深知国共两党是坚持团结合作还是半途夭折,势将关系整个北伐战争和黄埔军校的成败。这真可以为中华儿女和海峡两岸黄埔弟子的后裔们纪…

16:43

军统特务混入延安 获康生赏识任中共中央收发员

一个亲戚曾给沈醉先生作助手,得闻不少军统的内幕。前几天要写沈之岳,想起这段回忆来,和老先生联系,才知道老人家已经退休了,耳朵有些背,但是头脑依然清晰。原来,1963年沈之岳在澳门设立特务机关,对大陆…

09:36

关于战后中共和平土改的尝试与可能问题

所谓“和平土改”,就是采用和平的而非暴力的办法,相对温和的而非激烈敌对的态度,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参见《任弼时年谱》,第511页;《任弼时传》,第707-708页;《刘少奇年…

08:32

盘点黄埔军校走出过哪些中共著名将领(图)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许光达,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建国后受命组建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

15:56

1929年:国民党训政年VS知识分子人权年

“目前留心国事的人,大概把视线都集中在西北与东南两方面,都认这些自相残杀的内战,是中国目前极重要的事端,都认这些内战有极可注意的价值。(《人权约法的讨论》)   训政居然由党来训,且又不谈约法,胡适…

10:23

民国风云人物:结义兄弟冯玉祥与蒋介石的恩怨

1928年7月2日,有位中国人登上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有关报道的题目叫做《特立独行的“基督将军”冯玉祥》。冯玉祥到达纽约后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国庆演讲,公开表明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反对美国扶植蒋…

09:53

毛泽东七十岁生日破例做寿:江青出人意料地热情

颐年堂是丰泽园内一幢坐北朝南的前院大屋,东边连接毛主席住地“菊香书院”,西边紧靠景色优美的“静谷”。尽管如此,在这里,我还是要说说当时寿宴中的花雕陈酿、拳鸡寿面和生日寿桃三样美食。

09:59

毛泽东的军事“顾问”是黄埔高材生

1926年10月4日,黄埔军校在东校场举行第四期学生毕业典礼,仪中有一个名叫郭俊英的学生走上阅兵台,代表两千六百余名四期毕业生发表演讲词。1938年2月28日,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纷纷在<黄埔>发表"对…

09:38

中共建党88周年:正处在“代际继替”的重要时刻

当五十七人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七千五百万以上党员的时候,中共的“代际继替”问题正成为世人广为关注的焦点。从着手建设新中国伊始,中共就开始不断调整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党员素质。

09:20

杨虎城老部下回忆当年看守蒋介石(图)

2005年10月,在郑州张庄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当年杨虎城卫士队副班长、现已91岁高龄的王志屏老人,首次披露了在“西安事变”中他看守蒋介石的经历。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和共产党三位一体与蒋介石…

10:03

1944年新疆叛乱国民党驻军被灭 张治中化危机

伊宁事变后,张治中被派往新疆,他的使命是“确保乌鲁木齐的安全,振奋士气”,然而他却走了一条和平之路,最终把偌大的新疆完整地交给了共产党,成为著名“和平将军”。1945年9月13日,张治中从重庆飞往乌…

14:43

毛泽东后代孔东梅在台举止不凡 称最爱台北故宫

孔东梅赴台参加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7月10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毛泽东外孙女、经营文化事业的孔东梅,9日赴台参加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据了解,孔东梅是首…

09:27

邓小平爱读《聊斋志异》 "猫论"源于蒲松龄点评

邓小平的夫人卓琳介绍说,邓小平非常喜欢《聊斋志异》,他不仅在北京时经常看《聊斋志异》,外出时还常带着《聊斋志异》。文章还指出,“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这句名言早已蜚声中外。

08:04

国民党军重庆战场主帅宋希濂被俘虏始末

就在西逃前一个月,宋希濂还是国民党军重庆战场的主帅,拥兵10万,下辖14兵团的第79军、122军、124军和20兵团的第2军、15军及第118军。当晚,宋希濂召集副参谋长罗开甲、122军军长丁树中、…

09:31

毛泽东外孙女台北受追捧 称想与蒋家后人合作

而最让台媒兴奋的是,他们对“毛泽东、蒋介石后人有无可能一起合作”的猜测得到了孔东梅的正面回应。而她主办的展览《领袖家风——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展览》也曾火热京城……  “菊香书屋”曾是中南海丰泽…

10:56

朱德军政双优 教毛泽东打仗 最早提抗日持久战

朱老总,从我军设立总司令一职起,直到1954年10月撤销,一以贯之,一直担任这一崇高的职务,从来没有更换过,以后也不会再有。所以我才称其为我军永远的总司令。而总政委一职,则数易其人,多次易手。为什么…

11:01

张国焘故居该不该修?不能以功过是非论名人故居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正筹划修复张国焘故居,以发展当地旅游业。按照彻底“革命者”的观点,不仅故宫要拆除,历史上的一切沾染了剥削者、卖国者印记的文物,都应该被毁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是历史学家的事;…

10:04

蒋经国爱寻花问柳 妻子受刺激在房内裸奔

蒋方良固然没有攻击行为,大白天赤身露体,毕竟让蒋经国既难堪又紧张,马上请荣总派精神科大夫,到寓所帮蒋方良看诊。寓所总管阿宝姐从此以后多了一项任务,即是监看蒋方良精神躁郁症发展情况,只要一发现蒋方良又…

08:27

大青山突围战:那些被俘和逃脱的女八路军

“你上西北翻大梁,不要害怕,大盖枪不容易打到你,沟内才是敌人9挺机枪扫射的,它们的方向是打沟筒子,不打大梁。男同志就把刘峰宜的胳膊捆上,她又喊:“不行啊,我手腕子很疼。

07:39

历史之谜:杨虎城到底是不是中国共产党员

七十年来,中共中央多次对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给予高度评价。那么,杨虎城到底有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段绝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10:31

1948年新华社发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的最后结局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半个世纪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这43名战犯的人生发…

10:12

陆定一的遗言:要让孩子上学 要让人民讲话

陆定一在晚年,对他的工作和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 1996年5月初,病危中的父亲,断断续续地说:“要让孩子上学!……要让人民讲话!”

14:22

前公安部部长王芳回忆江青“18号案”

1954年3月下旬,江青收到一封匿名信。匿名信是从上海发出的,由浙江省交际处长唐为平转交江青收。

10:31

追寻消失的西路军(组图)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5集纪录片《西征的红军》,是首部以西路军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西路军是红军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发生在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的历史几被尘封,70年来…

13:49

蒋介石访韩亲戚贪污 李承晚要其清查脸面丢尽

李承晚对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孔祥熙和宋子文二位在贵国任过重职,又是‘总统’的亲戚。可‘总统’不知,他们二位过去背着你利用职务之便,捞了不少不义之财,他们的行为,对你及其中华民国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大…

14:15
<< 上一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