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十七人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七千五百万以上党员的时候,中共的“代际继替”问题正成为世人广为关注的焦点。中共建党八十八周年之际,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向本社记者详述这一世界第一大党的历史之维、现时之局、未来之预和悠远之思。
历史之维: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员队伍构成,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共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中共一大代表均属于知识分子,其中有大学学历的九人,六人曾留学日本。
经历大革命时期的挫折,中共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农民党员比重不断增大,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时,四百五十万中共党员中,农民党员占到近六成,由于战争年代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文盲党员近七成。
从着手建设新中国伊始,中共就开始不断调整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党员素质。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队伍建设思路渐趋稳定,党员的构成更趋多元化。一九八二年十二大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规定延续到二00二年中共十六大时做出微调——将“其他革命分子”改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现时之局:汇聚精英但不是要成为“精英党”
中共党员队伍构成,随着所处环境改变及形势发展,有相应具体变化,归根结底,都是一定历史发展的结果。叶笃初表示,在党的历史上,党员队伍从规模、构成及素质等方面都出现过几次重大而显著的进步,他认为,中共十六大以来至今,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吸取了新鲜血液,党员队伍构成趋于高知和精英汇聚的特征,是建党来集中优秀人才资源最好最多的时期。
但使用“精英”这个词,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要发展成西方词汇里的“精英党”,叶笃初特别指出。他说,中共需要优秀的人才,尤其高端知识和技术人才,但同时也注重吸收第一线出类拔萃的人,比如新涌现的学有专长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
“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叶笃初强调。
未来之预:谋篇布局“代际继替”
中组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二00七年六月,全国党员中,三十五岁以下的占百分之二十三点七;另外,从十六大到十七大五年间,学生党员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五十四点六。年轻化是中共党员结构变化的另一显著特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这番表述颇具深意。因为中国正在推行一项“十万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称,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有‘代际继替’的问题。”叶笃初说,中共一贯地把先进青年视为党和国家之将来,认为干部要年轻化,党的整体就要年轻化,这样青年干部才会有大量的而不是勉强的来源。
“接班人”与“战略”这两个词,无疑透露出中国共产党正在为“代际继替”谋篇布局。 “要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和青年学生高度重视、充分信任、热情关怀、严格要求。”胡锦涛如是说。
悠远之思:八0后党员可堪重任
经常出现在高校学生党课课堂上的叶笃初,跟青年党员有很多交流。他说,到世纪交替时,已有成千上万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党员加入党的队伍,其中,走上省部级岗位不乏被称为“六0后”的,而大批新党员已是“八0后”成为主流。同时,在大学甚至在高中学生中还有许多积极分子提出申请或在“业余党校”中学习党的知识。
对于外界有关当下青年入党动机带有功利色彩的质疑,叶笃初说,不可否认存在这种现象,但他认为不必过分夸大和担忧,这是一个长期引导和磨练的过程。现在对于年轻党员,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得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精神遗产,不倦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党要减少刻板的理论教条,以生动的实践和鲜活的思想来吸引和凝聚更多的人将之作为信仰。
“中国共产党正在向‘百年大党’迈进,本世纪前二十年正是党‘代际继替’的重要时刻。”叶笃初表示。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共产党员对于“八0后”党员“充满信心”。他说,等党迎来百年诞辰的时候,“八0后”显然已成为中坚力量,“他们必将会将党的事业推向更美好的未来。”(中新社记者 唐伟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