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论国民党东北战败:用人不当 未收容伪军
2009年06月10日 08:24四川——文摘周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编者按:
本文节选自美籍华裔作家白先勇的传记作品《仰不愧天——白崇禧将军传》,该书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战后东北之争》中,作者根据其父白崇禧将军生前的回忆,并参考台湾与大陆出版的相关书籍,对内战期间国共双方的东北之争作出了自己的诠释,为我们认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相信读者对这段历史会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判断。

[共军闯关东北]

中共深刻认识到东北在战后国共斗争中有决定彼此胜败的重要性。除了经济以外,战略地形上东北对中共尤其紧要。

远在1945年4月,在中共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已经提出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8月9日,苏联进军东北,国际形势发展对中共大为有利,两天后,朱德于11日接连发布七道命令,令各地共军出发进占沦陷区,接受日本投降。

从9月至11月,短短三个月间,中共各路部队先后到达东北有十一万人。中共中央又从各地抽调党政军干部二万多人,一同进入东北。9月15日,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委员有陈云、伍修权、叶季壮、林枫。此后陆续派往东北的高级干部有高岗、张闻天、李富春等,先后到达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竟达二十人之众,政治局委员就占有四名。

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吕正操任副总司令。1946年1月,改称为 “东北民主联军”,除八路军、新四军外,并包括东北旧有的东北抗日联军、民主自卫军、自治军。在甚短期间,中共在东北便建立了掌握党政军的初期架构,开展工作。

中共对进军东北的人事布置是下了大本钱的,党政军精英尽出。军事上林彪是当时共军中头一号战将,其他如罗荣桓、黄克诚、萧华也是共军将领中的佼佼者。中共又大量启用东北人士,张学思(张学良之弟)、吕正操、万毅等率领的老东北军,返回东北故乡有一定的号召力。东北局的彭真、陈云,后来又加高岗、张闻天等人,更是中共党内的核心人物,连长期居留苏联走国际路线的李立三也回转东北,参加工作。中共对东北下了如此大的赌注,连罗荣桓自己都说:“如果还搞不好,那就该打屁股。”

中共军队干部初入东北,开展工作并不十分顺利。不同于华北、苏北等地,中共的势力在东北民间并未生根,东北人民当时对于中共不甚了解。虽然苏联红军开了方便之门,没有刻意阻止,但红军对待共军,也并非完全友善。据黄克诚、罗荣桓等人的回忆,他们的部队初到东北,曾受过红军不少气。斯大林对中共战后武装夺权的胜算起初并不看好。

国民党政府当然亦深知战后接收东北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不同于其他沦陷区,国民政府接收东北,需从苏军手中转移,而非从投降日军那里直接接收。国民政府为处理接收东北事宜,1945年8月31日,国际最高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常会联合通过 《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规定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及政治、经济两委员会,划东北为九省,先后任命熊式辉为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杜聿明为保安司令长官,此外并任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

国民政府当时计划分外交、行政、军事三方面进行接收东北,而以外交、行政先行。10月12日,熊式辉、张嘉璈、蒋经国抵长春,设立东北行营,并开始与远东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展开一连串崎岖曲折的谈判。苏联阻挠中国接收,主要原因是在撤军前向中国政府讨价还价,恢复沙俄时代在东北的经济特权。国民政府鉴于外交接收失败,而派往接收的行政人员又处处受到共军威胁,乃决定下令国军部队硬行闯关,开始军事接收。国共军事冲突在关外日渐扩大。

[第一次“四平街会战”]

大战已不可避免。蒋中正接到杜聿明5月14日之攻击计划后,担心此役(“四平街会战”)成败,乃特派父亲于5月17日赴东北巡视督战。时父亲已发表为国民政府第一任国防部部长,6月1日即将就职,名义上国防部部长乃国军军事系统之最高决策人,蒋派遣他即将上任的国防部部长往东北督战,亦见其对四平之役的重视。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白先勇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