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高见之书5月荐读:出文入史在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

网友评论 ( 0) 2017.5.08 第106期

编者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为了寻找高品质的阅读体现,凤凰评论将推出“高见之书”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对新书的爬梳,大浪淘沙,遴选出优秀的书籍,推介给读者,为泛娱乐时代的深阅读提供指引。此为第三期,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学术与传统》(上中下)

作者:刘梦溪著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年3月

自1840年以来,被统治者强行封闭的中国国门,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的被迫打开。由此中国被卷入现代化的历程,备受转型的折磨和煎熬。其间,虽有出洋的士大夫、公使、留学生等睁眼看世界的人出版著作,一再鸣响警钟,但统治者和满清权贵等既得利益集团利令智昏,数次错过政治变革的良好时机,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然而,因世界局势风云变幻,20世纪20年代政党革命兴起,中国走上了一条激进变革的道路,其间饱经曲折。迄今为止,现代化仍未完成。在大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均遭受了革命的多次冲击。与前辈学者一样,刘梦溪先生煌煌三大本《学术与传统》,既是其以学术对传统的温情致敬,同时也融入了他对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思考。

《学术与传统》围绕学术与传统的题旨,分上、中、下三本,内容则厘为六分卷,共百万言,可谓刘梦溪先生几十年学术历程的重要结晶。书中选取了作者多年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专题文章,其题旨和角度则各有不同。以第一卷研究王国维和陈寅恪的专题论文为例,书中汇集了他三十多年研究两位前辈学者的精髓。据刘梦溪先生自述,自己曾三次阅读他们的全部著作。其用力之勤少有人匹,其所得之经堪称丰富。例如,杨天石先生对于他考证陈寅恪祖父陈宝箴死因的论文《戊戌政变和陈宝箴之死》即赞叹不已。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湖南巡抚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1900年春夏之间,陈宝箴突然去世。他的儿子(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的记载是:“是年六月二十六日,忽以微疾卒,享年七十”。去世前几天,他还写过《鹤冢诗》二章,前五天还在给陈三立写信。而陈三立在其他场合论及他父亲的时候,用词用语都很沉痛很激昂很悲哀,让人怀疑陈宝箴不大像生了小病而去世。

1983年,《文史资料》选集发表一篇文章,有一个人回忆他自己的父亲当年曾经带着病跟江西巡抚松寿到了南昌西山的陈宝箴的住所,其原文记载是“宣太后懿旨,赐陈宝箴自尽”。陈宝箴向北面匍匐而拜,接受了这个诏书,然后自缢而死。陈三立他作为儿子写他父亲的死原,和这位先生的记载有很大矛盾。到底谁可信?刘梦溪先生采取中国传统考据学的方法,以诗正史,用陈三立的诗来研究陈宝箴死的原因,通过陈三立诗文讲到赵氏孤儿、雨林孤儿的典故,考证出陈宝箴之死就是西太后下的懿旨让他自尽。但是,戊戌政变是发生在1898年,慈禧已经给过处分了,为什么到1900年又突然加重处分?

刘梦溪先生在研究陈三立的过程里面又有一个重要的发现。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占领了北京,西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匆匆忙忙逃难到西安,在东南地区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与西方列强谈判,发起东南互保运动,自己保自己。陈三立、张謇等人曾经有一个计划,借助张之洞、刘坤一两位督抚的力量,把光绪皇帝从陕西接到南方,然后强迫西太后把政权交还给光绪皇帝。刘梦溪先生称之为“倒后复帝”。但是,张之洞和刘坤一均未响应。刘梦溪先生挖掘了这个史料,把前人所不知道的陈宝箴的政治命运揭示出来。在杨天石先生看来,“这是刘梦溪先生对于中国近代史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几天前,新西兰的一位学者访问我,要谈东南互保,八国联军入侵了,东南地区督抚们的真正反映。我想了想,就把刘梦溪先生这本著作介绍给他,重点就是其中‘倒后复帝’的活动。这位新西兰的学者大喜过望,觉得他到中国来跑了一趟不虚此行。我介绍这么一个研究成果,他非常感谢。”

刘梦溪先生早年治古典文学和文学思想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转入学术史和思想史研究。引领他“出文入史”的便是王国维、陈寅恪、钱锺书三位学术大师。其“出文入史”为近代史研究做出如此贡献,在同辈学者中并不多见。他早在“陈寅恪热、钱锺书热”兴起之前,就选定他们为研究对象并卓有建树,由此可见其识人之准。而《学术与传统》第三卷,他研究了传统文化与国学,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今天可能有的意义。他总结出13项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标志性的现象,认为“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社会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政治文化家国一体,道德文化崇尚家族伦理,宗教文化三教并存和三教合一”。对于国学,他倾向于马一浮先生定义的“六艺之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在我看来,刘梦溪先生对传统文化感情深厚,其文史研究自成一家。在思想和价值观上,他并非抱残守缺。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立场选择不可避免地意味着现代性不足。以王亚楠、刘泽华等古代政治史学者为对照,他们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可谓鞭辟入里。在刘泽华先生看来,儒家先秦就尊王,汉代之后更是尊王卑臣沦为专制帮凶。所谓的家国一体,伦理宗教,这些无不笼罩于王权专制主义之下,臣服于统治者膝下。以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命运为例,若在民主法治国家,陈宝箴只需要对本省公民负责,最高统治者无权将其革职,更无权将其赐死。陈宝箴、陈三立父子是否有罪,那只能由法院判定,而不是最高统治者说了算。1897-1901年的美国总统是威廉·麦金莱,很难想象,他拥有如此无法无天的权力。1900年的英国女王是维多利亚,首相是索尔兹伯里,他们的权力同样受到严格限制。

一方面,刘梦溪先生的著作让人感受到传统与读者自身血脉的联系;另一方面,刘泽华先生对中国王权专制主义的批判无法回避。王国维先生在评论西方哲学的两种风格时曾说“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对于传统文化,只要中国的现代化还未完成,中国人就将继续在这两种情绪中纠结。

荐读:

《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选择》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3月

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面对复杂的中国时局美国的政策抉择。1945年,驻华美国官员试图达成三个自相矛盾的目标:其一,阻止中国爆发内战;其二,保证美国政府不卷入这场战争;其三,阻止共产党及苏联从美国与蒋介石政府手中夺去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然而,与共产党人合作能避免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或者给予蒋介石政府更多支持就能够避免其垮台并能建立一个亲美国的中国政府进而可以避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作者认为,无论当时美国采取怎样的政策,都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决定中国未来结局的绝不是美国政策,而是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身的力量;拥有巨大但并非无限的实力的美国从来就没有对中国实施决定性的控制。

评点:作为民主国家,美国介入中国内战的力度和速度,都不能与苏联相比。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作者:周雪光

出版社:北京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关于中国国家的治理逻辑,本书主要沿着两条脉络进行探讨: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各级政府体制的制度设施和行为方式;一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群体的相互影响上。本书从学术上推进了当前国内的国家治理研究,并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研究路径和视角。

评点:从统治到治理,从无限征服到有限政府,中国最核心的改革尚未启动,本书可做参阅。

《大屠杀:巴黎公社的生与死》 

作者:约翰·梅里曼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年03月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受灾难性失败之后,饥寒交迫而又对政治感到幻灭的巴黎人民拿起武器,以争取社会公正的名义奋起反抗他们的政府。1871年春,自称公社社员的人们宣布他们自由了。在光荣的八个星期里,巴黎公社孕育出19世纪的一些伟大的梦想——公社以极为开明进步的形象亮相,开启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包括对妇女联盟的认可、呼吁小学义务教育、为女孩办学等等。然而,他们的乌托邦在那一年的5月22日走到了混乱而血腥的尽头,十三万凡尔赛政府军自没有设防的西城墙涌入,在巴黎的火海中对公社社员进行了大规模处决。

在《大屠杀》一书中,历史学家约翰·梅里曼记述了那永远改变了欧洲政治面貌的64天。他向读者介绍了一连串难以比拟的人物——从“死鱼眼”拿破仑三世到将“肥大身躯”塞进衣柜以躲避追捕的画家库尔贝,从每烧一栋房子便可获得十法郎的女纵火犯到藏在屠夫的冻肉块里逃离巴黎却被士兵一刀刺死的无辜者,书中形形色色的生死故事,带给读者对自由生命无止境的感叹。

评点:乌托邦的实验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比任何其他的国家的人更有切肤之痛。核心在于,中国人被卷入乌托邦实验时没有选择。

《青年斯大林》

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作者蒙蒂菲奥里历时10年,走访9个国家23座城市,掌握披露的权威档案,重述斯大林如何从鞋匠的儿子最终成为列宁的左右手这一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还原一部前苏联的史前史。

斯大林是修鞋匠的儿子,有溺爱自己的母亲,以及给他带来童年阴影的父亲;他是神学院的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他是诗人,有着俊美的面容、忧郁的表情,深受女孩子喜欢,因此有过诸多的情人;他是西伯利亚流放者,是“逃跑大师”,多次从监狱和流放地逃脱……本书跌宕起伏地讲述了一个多面、矛盾的斯大林形象。

评点:斯大林是影响中国命运的关键人物,曾被某些人尊为“伟大的父亲”。作为恶魔,他深谙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本质,并出色地做到了让其他人都害怕。

“中世纪欧洲三部曲” 

《维京传奇:来自海上的战狼》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

《拜占庭帝国: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

作者:[美] 拉尔斯·布朗沃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维京传奇:来自海上的战狼》内容简介

公元793年,古斯堪的纳维亚的勇士袭击了英格兰的林迪斯法恩小岛,将其夷为一片废墟。从此之后,一批又一批“海狼”从北方的神秘海域接踵而至,肆无忌惮地到处抢劫、杀戮,炫耀他们的英勇、诡计和抢来的财富;而欧陆居民所看重的土地、爵位和基督教信仰,他们一概视如粪土。这就是维京人,8世纪末突然降临在欧洲人头顶的噩梦。

那之后的两个世纪,维京人在他们的主神奥丁和雷神托尔的庇佑下所向披靡,不列颠、法国、德国、西班牙,甚至北非的阿拉伯城市,都遭到了维京龙船和利斧的扫荡。接着,他们又沿着大陆内部那些人迹罕至的河流一路向东,占领了基辅,攻打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维京人的故事并非只有暴力。他们是中世纪欧洲*志在四方的民族,诞生了传奇的探险家、商人、殖民者和雇佣兵。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冰岛、格陵兰和西伯利亚的雪原上,巴格达的集市上,以及拜占庭帝国对阵波斯的战场上。维京人的历史上涌现出很多性格鲜明的英雄,比如发现了美洲新世界的幸运的莱夫、征服了法国的朗纳尔•洛德布罗克、统治约克的“血斧王”埃里克,以及诡计多端的“无情者”哈拉尔——英雄们的事迹被写入北欧的“萨迦”史诗,世代传颂。《维京传奇》把这些史诗故事串联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一个充满了传奇战士、诗人和旅者的北欧世界。

《诺曼风云:从蛮族到王族的三个世纪》内容简介

诺曼人本是北欧来的“蛮族”,他们从10世纪开始登上欧洲的历史舞台,出场的方式不同于匈人或阿拉伯人那种强大的军事征服。诺曼人很快加入了欧洲的权力游戏,以他们天赋的智慧和精打细算的武力,纵横捭阖于中世纪的封建王侯之间。在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从一帮“野蛮人”转身成为称霸四方的王公贵族。仅凭手中的剑问鼎无上的荣耀——要问*杰出的中世纪骑士是什么样子,诺曼人就堪称典范。

这本书用历史演义般的精彩语言,讲述了诺曼人这段传奇般的崛起历程。在诺曼人的时代,没有谁的威严不可撼动:诺曼骑士征服了整个英格兰王国,夺走拜占庭帝国统治了4个世纪的意大利,把一位罗马教皇虏作自己的战俘,击退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皇帝,并且统领十字军在东方势如破竹。到了12世纪,欧洲和地中海一些*富庶的土地纷纷落入诺曼人的掌握之中。

《拜占庭帝国: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内容简介

公元5世纪,在数十年外族入侵的腥风血雨中,罗马帝国西面的一半崩解了。但是这个时候,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它将罗马帝国的文明与荣耀又守卫了一千年,亲眼见证了罗马帝国的落日,并亲手带来现代世界的黎明。

在它的漫长历史中,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它经历过君士坦丁、狄奥多西、巴西尔二世、科穆宁等明君的辉煌时代,也时常陷入军阀割据、外族入侵的黑暗时代。它矗立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叉路口,一千年来这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东西文明大碰撞:匈人入侵,西罗马帝国崩溃,阿拉伯帝国崛起并建立伊斯兰世界,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十字军数次东征,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土耳其帝国兴起……拜占庭迎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者,主宰着一片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广袤的东正教世界,其鼎盛时代的影响范围覆盖了如今的土耳其、巴尔干半岛、乌克兰、俄罗斯西南部、南意大利和非洲地中海沿岸。

但是,拜占庭*终失掉了这个世界。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军队攻陷,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它留给后世的遗产是永恒的。从启发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珍贵典籍,到被俄罗斯完整继承下来的东正教和西里尔字母系统,再到千古名城伊斯坦布尔,拜占庭的遗产已经深深影响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可以说,没有拜占庭帝国,我们的世界一定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评点:人们习惯于“黑暗的中世纪”这一称谓,对其了解并不太多,本书可谓极好的普及读物。事实上,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与中华帝国的王权专制主义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责编:傅斯鸿 PN13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