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历史的沉思:高见之书4月荐读

网友评论 ( 0) 2017.4.18 第104期

《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

作者:刘泽华

出版社:北京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定价:48.00

刘泽华先生生于1935年,这本《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今年面世之时,他已经足足八十二岁多了。由于刘泽华数十年研究王权专制主义,在回忆自身经历的过程中,也贯穿了从臣民到公民的意识自觉。而书中若干细节,更是值得回味与咀嚼。

刘泽华的父亲比母亲大31岁,父亲生于1872年,母亲生于1903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三年土改,他家被划为富农。因父亲人缘好,家人没有受到批斗和人身侮辱。因家庭包办婚姻,1945年就与大6岁的凤珍“结婚”。他17岁初中毕业有了工资,1953年18岁时,他坚决离婚。

在《巨流河》中,齐邦媛写道,朝鲜战争动员征兵时,正值隆冬,东北的天气异常的寒冷,大家坐在热炕上,征兵的干部请志愿参军者站起来,一面叫人在炕下加火,热得坐不住的人刚一起身就被鼓掌,欢迎参军……不由分说拖上了瓦罐车(运货的火车厢)。

而《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44页写到,“土改之后,刚刚初春即开始征兵。历来报道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其他村或许是这样,但我们村翻身的贫下中农没有一个主动报名参军的。怎么完成任务?兵站来的干部与我们村贫农团的偷偷想出一招,按兄弟多少来摊派。兄弟多的往前排,我们家兄弟五人,自然首当其冲。”当时五家抽签,征四个兵。刘泽华的大哥在给解放军抬担架,二哥逃到华北大学当了杂工,三哥右眼失明,四哥去了晋绥革命干校。于是,13岁的刘泽华去抽签,一同抽签的还包括大哥的儿子。结果,其余四人都抽中,刘泽华幸运地抽到了空签。中签的人号啕大哭。这四个当兵的人,一人战死,一人失踪,刘泽华的侄子腿残,另一人后来被俘后去了台湾,命运凄惨。

1949年2月,刘泽华考入石家庄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报送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学习俄文,一年后结业有被送到北京的河北师专辅导教师们暑期突击学习俄语,由此拿到了正式的专科毕业证书,之后担任了俄文教师。1954年,他成为中共正式党员。反右开始后,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康修民写了一篇文章《宋天祥打来的一颗恶毒的子弹》(宋为当时石家庄“民革”负责人),通过市委宣传部长王英俊做刘泽华的工作,以刘泽华的名义刊登在1957年7月15日的《石家庄日报》,,并叮嘱刘泽华说,这是党的秘密,不能与任何人讲。这篇文章掀起了石家庄的反右大潮,刘泽华一时爆得大名。此后,刘泽华一直没有对人吐露此事,直到2012年才撰文在《炎黄春秋》披露真相。

同样是在1957年,刘泽华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做助教,并于1959年10月去中山大学随杨荣国进修中国思想史,1960年6月底返回南开。这时,他自认为驯服工具(96页),但是,文革开始后,他被贴了大量的大字报,由“红得发紫”变成了革命对象。他还为天津大学党委书记苏庄等人代笔,反复写检查。造反派夺权之后,刘泽华被教研室的同事,讲师王文郁检举揭发,成为最年轻的“牛鬼蛇神”。此人后来因为诬告另一个本系女教师黄延迟,被下放到农村落户劳动。70年代中期,刘泽华是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他主动接纳了王文郁,安排了工作。王多次向他道歉。在“两个凡是”期间,王文郁故态复萌,向中央写信,诬告刘泽华反对华主席。其后,总支将王调离,刘泽华再也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1978年恢复评职称,刘泽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在此之后,他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并于1984年被选举为系主任且连任。他开设了几门全国历史系属于第一的课程,如“文革”史,人权史,双语课,电脑课。

一九八九年风波过后,刘泽华被停止系主任职务,在讨论学科建设的会上,学术带头人里面没有了自己的名字。刘泽华立即向新主任提出质问。于是,他的这一身份被恢复。由于被清查,学校把刘泽华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取消了。1992年,他再次被评上博导,但属于“新博导”,待遇不及此前的“老博导”。刘泽华抓住“免予处分”这一点,给洪国起书记和侯自新校长写信,争取自己的权利,常务副校长告诉他,在现任领导任期三年内,可以享受老博导待遇。2006年,刘泽华被评为二级教授,而文科不设一级教授。2013年,刘泽华被评为“荣誉教授”,这是南开的最高荣誉。

就刘泽华先生数十年人生经历来说,从臣民到公民,蕴含着沉痛的历史教训和深刻反思;就其学术研究而论,两千多年来王权专制主义的流毒,更需要人们的辨识和肃清。(张弘丨凤凰网主笔)

本期推介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

作者:林舜聪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定价:49.00

本书以儒学发展成为汉帝国意识形态之核心为主轴,探讨汉代儒学自我调整,使其在长期思想竞逐中胜出。本书也特别留意庄严的儒学论述背后蕴藏的权力关系,诸如经学理想、帝国统治、儒者利益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牵制的关系。

评点:先秦儒学讲究君臣权利与责任对应,汉儒尊君卑臣,可谓自甘堕落以求独尊,秦代以降官家专制2000多年,儒法两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书可与韩星的专著《儒法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看。

《自由之路》

作者:埃里克·方纳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定价:69.00

美国内战前夕,南北关系陷入僵局。自由州与蓄奴州在奴隶制问题上相持不下,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奴隶暗中越过南北分界线——梅森-迪克森线,去追寻自由。在他们所经之路上,有无数不知名的男女帮助他们藏匿行踪、逃脱追捕,把他们送往安全地带,这就是传说中的“地下铁路”。作为南方蓄奴州重要的贸易对象,纽约到底是通往自由之路,还是奴役之门?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手稿,从中复原了以纽约为中心、贯穿美国东北部的“地下铁路”地图,从惊心动魄的逃奴故事,到庙堂之上的政治与法庭争端,这不仅是一本“公民抗命”的实录,也让读者窥见了逃奴纷争对美国内战的影响。

评点:埃里克·方纳此前著有《美国自由的故事》等著作,本书充分证明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只要可能实现,人们总是用脚投票。

《改革梗阻现象:表现、根源与治理》

作者:张林山孙凤仪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3月

定价:59.00

本书对“顶层设计”“改革梗阻”“政策执行”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改革梗阻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挖掘出当前我国改革梗阻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明确了当前破除改革梗阻、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提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重点改革领域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政策措施。   

评点:杨小凯所说的“后发劣势”,现在已在中国完整体现。孙立平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需要解决的第一位问题就是要破除权贵垄断。第二个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在我看来,这两项都需要制度变革。

《家国天下》

作者:许纪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2月

定价:55.00

清末民初是中国的现代转型发生之初,中国在“认同”问题上,产生了共同体和个人两个层面的危机,分别表现为政治秩序危机和精神秩序危机。一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对“中国”的想象并非铁板一块,它随着运动、思潮在变化,它在欧风美雨的家族天下之间摇摆挣扎,国家机器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获求统治的正当性,而知识分子和国家机器对于“中国”的理解,也左右着普通人对国家、对个人的认同。本书从思想史角度,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点评:中国当下最急迫的任务是完成现代化所必须的制度变革,然后才能重建文明。许先生立意虽好,但缺乏基础。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20世纪中国科学界的人与事》 

作者:熊卫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7年3月

本书精选对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对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近二十篇访谈,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当事人说当时事,让读者从科技知识分子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切身感受中国科学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当下中国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点评:科学研究需要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意识形态控制一切之时,科学家人身安全尚且难保,何谈科学创新?

责编:熊志 pn02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