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提防到理解:一部史书里的两岸交流

网友评论 ( 0) 2017.1.17 第95期

前不久,《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作为大陆、台湾及香港学者共同合作的项目,这套书历时六年完成,分为晚清史两卷,近代史两卷,共240万字,凝聚了数十位学者的学术成果。它为两岸读者建立共同的历时认知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平台,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颗硕果。以下为研座谈会发言精选,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两岸交流,从相互提防到理解

王建朗(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长):《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开始于2010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两岸学术交流已有二十多年了,学术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回顾了三十年来两岸交流的情况,感触很深。两岸交流从第三地,美国或日本交流,大家怀着互相提防的心情,到后来逐渐理解,到今天比较融洽,大家感触良多。

黄克武先生的序里,引用最多的是陈三景先生的一段话,他说道:“两岸相遇,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是最初的阶段,大家不是很坦率、直接地交流。“轻舟已过,两岸猿声啼不住,万重山”,这时候两岸交流,已经以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了。这些年来,两岸交流确实对两岸学者视野的开阔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彼此打开了视野。这本书里面,好像大陆学者的观点和台湾学者的观点差不多,最后看不出来是大陆学者还是台湾学者写的,经常有这种情况。这说明在很多问题上,两岸的研究已经相当接近了。

我初步看了一下,台湾方面参与人员以近代史所为主体,还有政治大学、东海大学、东华大学、艺术大学等等,香港的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全书有57章,57位学者,其中大陆学者34位,台湾学者21位,香港学者2位,这样一个构成。基本上每一位作者所撰写的课题,他本人就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佼佼者。

要说这本书有什么特点的话,我可以概括为“三新”:

一、新合作方式。组织两岸一线学者来撰写中国近代史的书,这是第一次尝试。在这之前,两岸交流有很多方式,比如每年都一起开若干学术研讨会,也有一些专题性的研究,但是两岸学者集中起来,对近代史这样一个大时段各个方面做成体系的梳理,还是第一次。

二、新架构。这部著作采取剑桥中国史的著作方式来做,不是像通常写教科书那样,完全按时段、事件一一道来,它有一个通史性的架构,有一个专题性架构把整个近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学术发展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展现。

三、新内容。各位作者虽然是自己领域非常重要的学者,但在撰写时,注意发掘运用新的史料,阐述新的观点。我当时打开第一篇,是全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提的关于清代外政问题的研究,直接对传统体系提出挑战,这样的篇章很多。

近代这一百多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革命的年代,晚清政府被推翻了,再过几年北洋政府被国民党领导推翻了,最后国民党又被推翻了。革命不断发生,为什么?要探讨这些原因。若干年之后我们再回头来探讨,清为什么垮台,北洋政府为什么垮台,国民党为什么垮台,这时候我们会看得更清楚客观。

总体上讲,本书比较科学、理性地看待清代,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认为既然它是革命对象,就一无是处。清代在最后关头也做过努力,但是努力太迟了,包括北洋政府对政治外交的评价,包括国民政府等等,他们都曾经在历史上有它的努力。

尊重台湾学者,是成功的关键

黄克武(中研院近代史所前所长):记得2010年金以林先生带队到台北谈这个事情的情景,台湾方面的学者绝对是乐观其成,而且全力以赴去做,所以在台湾20多位学者里面,可以看到除了中研院的学者以外,各大学对于近代史研究比较有成就的学者都有参加。过去三十年之间的密切合作,到这本书的出现,用“水到渠成”四个字概括非常贴切。

以王建朗先生为主的中国大陆历史学界,充分尊重台湾学者的历史见解,这是本书成功的关键。两岸过去长期分治,双方对近代史的看法有很多的差异,这跟国共两党党派意识有关系,也跟不同的学术环境、不同地区对于传统的态度差异有关,由此导致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不同。两种认识在相互影响之中,已经有一些共识产生,包括对于晚清的历史,对于抗战的历史,对于国军在主战场的贡献,对于蒋介石的功过,等等,但双方学者还有一些很微妙的差异。

不过,我在最后定稿时看到,基本上台湾学者相当多的观点都受到包容和肯定。这本书是真正的两岸合作,虽然合作中有不同,但是能不同而和,这是学术界最难得的精神。

张海鹏先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到,这本书在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鉴史观三个方面跨出了一步,这是非常精准的描写。这部书如果说超越以前,包括早期大家所熟知的近代史教科书,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充分应用近三十年来开放的各种史料。新史料的开发,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历史细致的面相。过去几年,台湾国史馆开放了蒋介石总统档案,我们所也在整理蒋介石总统日记。这些新史料的出土和应用,奠定了这套书的基础。

当然必须很遗憾地说,最近因为台湾政党轮替,台湾国史馆不准大陆和港澳学者去国史馆看档案。这件事情出来之后,我们发表了公开宣言,也在找立法委员开公听会,最近希望会有一些调整。史料是天下的公器,应该尽可能开放。过去台湾是模范生,这次反而表现最差,将来我们会继续努力。

至于这套书中的研究,我有几点具体的想法。

第一,这套书在晚清史部分,对改革跟革命做了更合理的定位。过去是革命为中心的历史书写,但我们对立宪派、改革派的研究发现,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跟改革派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晚清史一个新的诠释。晚清新政的失败,也并不是像过去所说是清朝政府没有诚意,而是有历史结构性因素在里面,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论断。

第二,对北洋政府的重新定位。过去说北洋政府非常坏,现在对北洋政府有一个比较公允的评估——它有缺点,但是也有成就,特别在内政、司法、外交方面。

第三,国民政府的部分,对国共两党做了一个比较公允的陈述。

第四,以政治史为主轴,但是加上的经济、文化、宗教日常生活部分,结合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不但有大人物的历史,也有小人物的生活。

第五,这部书有两三篇关于台湾的部分,把台湾近代的变迁,纳入中国近代史大的主架构之下,可以看出海峡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学者对这个事情的想法。

第六,引其他人讲这本书的两大优点:一是本书基本代表了学术前沿,所邀请的学者都是恰如其分,其中新意迭出。二是在分量上,两册1200多页,比个人写的详细,适合大众阅读,也适合学校老师做教科书。

在评述国共关系上,本书不带情绪

张海鹏(社科院近代史所前所长):我最感兴趣的是,这套书是从1840年到1949年,采取这样一个分期法来写。台湾学者过去写中国近代史,基本上不会终止于1949,他们写的《中华民国史》都是要延续下来。大陆方面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最近十几、二十年以来,大体上都采取了1840到1949的时间分段。我估计参与本书写作的台湾20多位学者不一定都同意这个分法,但是他们也容纳了这样一个分期法。

1992年5月,我到台北出席学术讨论会,当时心理上还是紧张的,因为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站上台湾的讲坛,难免会有敌对的情绪。我在中国近代学术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是“黄兴对武昌起义的认识”,与会的学者评论很热烈,吕实强先生介绍我这篇文章时说:张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和我们写的一样。这说明我们是有共识的。但是我们同行的学者当中,也有人的文章在会上遭到了很严厉的批评,比如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家等提法,他们不同意。

我的文章没有提到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家,不是我反对这种提法,而是当时去台湾就有一个认识,我们和台湾学者在若干问题上是有分歧的,不能一上来就把分歧展现在面前,引起争论。所以我的文章台湾学者都认为很好,这表示我们在近代史研究中能够取得共识。

海峡两岸的学者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在近代中国许多问题上都会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当然有一些问题可能会有分歧。《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这部书很聪明,回避了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关系等。不过,我翻了《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某些章节以后发现,不管台湾还是大陆学者,在国共关系问题上,在抗日战争问题上,在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失败的问题上,大家的分析都是理性的,冷静的,都是不带情绪的。

抓住近代史的魂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这四本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总计四本)是真正的大著:

首先,作者强大。黄克武先生说恰如其分,作者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都很有实力,长期研究,的确费了一番工夫,这是它成为大著的重要原因。

其次,结构高明。以政治史为主轴,以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作为辅助,但它还不是拼盘,是融会贯通的。比如晚清部分,上来讲的是清代通商与外政制度,19世纪中西关系的演变,把整个近代史放在这样一个起点之下开始讨论,的确是抓住了近代史的魂。包括农民、人口与社会、绅士阶层结构的变动等等,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不是一个拼盘,是真正试图抓住它的纲,所以每章的设计都是精心考虑的,高屋建瓴,而又互相穿插。

再者,内容丰厚。四大本,在已经出版的中国近代史里面,把晚清到民国贯穿起来的本来不多,晚清部分单独来看,也是内容非常丰厚的,专家写的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点面结合。

这套书真正做到了两岸学者相互学习,黄克武先生说的不同而和。举例来说,晚清的民族主义是沈松侨先生写的,我们已经发表过的大陆学者的不同观点,他全部引用了,但是他自己最后还保持了他的见解,还是强调建构性。尊重台湾学者的观点,和而不同。

他这次写的三部分特别有意思:“黄帝子孙作为族群共同体的中国,保教保国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国,五族共和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中国”,我觉得他也有意识照顾到大陆学者的观点。他是很有个性的学者,能做到这个份上,我能接受,至少我看了以后觉得他自成一家,合理。在这个有敏感度的问题上能做到这个程度,真正体现了两岸学术交流的效果。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责编:熊志 pn02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