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锁定竖排方向

 

余世存:没读《论语》就骂孔子,那很搞笑

网友评论 ( 0) 2016.06.02 第68期

十年前,文化学者余世存主编的《非常道》面世,风行一时,尔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老子传》《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家世》《大国小民》等著作。近日,《非常道》推出修订版。十年弹指一挥,这期间中国的思想界发生了哪些变化?凤凰评论《高见》就此专访了余世存。系列访谈分三篇推出,此为系列之三,之一为《余世存:知行不一的读书人顶多算文化掮客》,之二为《余世存: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残忍》

访谈嘉宾: 余世存  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凤凰评论《高见》栏目访谈员:张弘(凤凰网主笔)

没读过《论语》就骂孔子,那很搞笑

凤凰评论《高见》:这么多年来,你写《老子传》也好,做《周易》也好,也会面临自由主义怎么样处置传统文化的问题。自由主义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在中国传播非常迅速,但是,它也面临着林毓生所说的创造性转化问题。言说的空间受限,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转化,就没有办法去影响更多的人。

余世存:如果不转化,光用自由主义的符号,在这个社会已经行不通了,所以要有创造性的转化。转化要求重建对中国的认知,这其实是当年胡适、顾颉刚曾经做过的工作,他们当年叫整理国故,其实就是重新解释中国文化。这个工作他们当年没有做完,当代人有义务承接下来,这就是我对钱理群、秦晖老师不太满意的地方。既然要启蒙,就不应只做专业内的事,言说不应该只停在专业之内,应该进入社会。而在进入社会之前,对整个中国文化都应该了然于心才对。

有的人没读过《论语》,就去骂孔子,那很搞笑。当然,如果说你读了《论语》,读了孔子,觉得只有孔子才能救世界,只有中国文化才是好的,那也很可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就太狭隘了。孔子只是2500年前的人,但中国文明有5000年以上,如果把中国文化等同于孔子,等于把中国文化拦腰斩断,上一半哪儿去了?孔子在当下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不去谈,光说他好,好在哪儿我们都根本不知道。所以,这个工作应该有更多人来做。把话题抛出来,让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安顿自己的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从五四以来离家出走一百年之久,现在该回家了,要回家看看家里还有哪些古董。你说韩非子太腐朽、反动,你可以去骂他,但是那毕竟是自家的一个文化传统,你要正视他。

文化人必须提供答案,不能让答案悬置起来,听任遗老遗少在那卖弄,很迂腐地丢人现眼。就像我跟很多理工科的学生聊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我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不是孔子的仁爱,而是阴阳,是道,是太极。然后他说不懂阴阳,我说不懂阴阳很简单,这个东西还原到最后就是零和一,就是当年数学的二进位制,没想到搞出移动互联网这么个虚拟世界,中国文化的阴和阳呢,被大家忘掉了。其实,这才值得当下人去理解,去解释,去激活。我这么多年所做的工作,只是在这上面走了一小步而已。

凤凰评论《高见》:但是,像秋风所做的就有很多争议,秦晖老师就批评秋风,说他到了完全不顾事实的地步了,这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余世存:秋风那种所谓的翻案,或者说先入之见、主题先行,明显缺乏知识的诚实性。我觉得,真正要做的就是把传统文化激活。半个月前,我在北大做活动,一个读者跑去听,他把我写的《老子传》拿出来,书都翻烂了,他说读了七遍。有这样的读者,我很欣慰,至少我对传统文化的解释,获得了生命力,我对老子,对道德经的解释,被人家认可。

60后、70后受社会的诱惑太重

凤凰评论《高见》:你认为,自由主义没有把传统文化安置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两者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和创造性转化。50后的学者,八九十年代就成名了,他们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林毓生的著作很早就出版了,而且在学术界引起相当大的反响。但是,他们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

余世存:50后肯定交不出这个答卷了,需要60后、70后努力,但是60后、70后又受这个社会的诱惑太重了,没有人坐冷板凳来做这个研究。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出生,写的《人类简史》多棒啊。中国是人口大国,知识人都写不出这样的人类史来,没有那种气度,没有那种关怀。因为没有这种世界胸怀,没有这种人类的情怀,所以自然连自家的文化都安顿不了。

这个工作没有人做,可能还是因为知识分子爱惜羽毛,怕自己跨界,说错了。但是,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是写给他女儿的,解释一下人类的历史怎么来的,那多好啊。朱学勤能不能给自己的儿子孙子解释一下中国文化是怎么回事?他们可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他们那种专业的规矩,束缚了他们,缺乏那种知识创造的自由精神。

凤凰评论《高见》:成名学者,唯恐自己犯错,担心被别人笑话。

余世存:确实有人犯了很多错,比如说易中天,他犯的错误跟秋风一样,以为自己捡到一个宝,要创大体系,要把中国的事解释清楚,以后就不要听别人的,只看他们的东西就行。我觉得,那还是缺乏现代精神。

我这几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向80后、90后提供一些我这代人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的知识,而不是跟他在一起嘻嘻哈哈,所以我现在不爱在朋友圈里面露脸。朋友圈里那么多有钱的,有学问的,但是大家说的话像个孩子一样。你炫耀你懂托克维尔,你看了几遍罗尔斯的书,把概念拿出来炫耀,但你从来没有在圈里面告诉人家,你当下生活的痛苦,你的悲哀,你作为中国人的认同是什么,只是把别人的知识当工具使用,没有把从历史中得到的知识当价值本身,去示范一种安身立命的东西,这是很悲哀的。

凤凰评论《高见》:现在总体比较浮躁,能够真正安心读书思考的人都已经很少了。我想,你自己是有一种自觉的意识,从体制中出来,自己谋生。

余世存:但是我们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有三十个人这样,无论是整理中国文化,还是搞启蒙,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变革。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路上的那一代人,伊甸园那批作者,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学,还是社会学,都搞的了不起。像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这些书一出来,社会范式就转过来了,它从哲学、从文学,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提供了对当下的一种认知。

凤凰评论《高见》:理想的范式可能是,你把它真实的一面呈现之后,你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现在不需要代圣人立言,你从圣人那里吸取了营养,你要自己立言。

余世存:对,就是这样。

基督教也可以拿来理解传统文化

凤凰评论《高见》:这些年,我发现一个很混乱的现象,就是儒学界的内部,对什么是正宗的儒学,非常分裂,他们好象主要是在求异,而不是存同。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精华和糟粕并存,那么如何评判?有人说三纲五常绝对应该批判,这是坏的;但是又有人说,三纲五常强调的是权责对应,它也能转化。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儒学界内部尚且莫衷一是,怎能够指望民众听你们发言呢?

余世存:这种门派之争太多了,每一个人,都想在经典上盖上自己的戳,这是朱熹的《论语》,这是李泽厚的《论语》,这是李零的《论语》,这是于丹的《论语》,好象只有他解释《论语》才是最权威正确的。在倡导传统文化过程中,出现这种问题说明,我们还停留在宗派主义和门户之见的小圈子里面。其次,他们没有站在互联网时代,或者全球化时代来看中国文化。

凤凰评论《高见》:就像你刚才说的,理解中国文化,不应该只理解2500年以来的这种文化,要理解整个5000年的中国文化。

余世存:对。还有,要认识到在目前这个时代,在全球化体系下,各个文明成长的精神结构是一样的。比如,我们可以用基督教来理解中国文化。基督教的《圣经》体系有创世记,那么中国也有创世记,中国的创世记可以说是《易经》、《尚书》,《圣经》里面有《雅歌》,有《诗篇》,中国有《诗经》;《圣经》里面有《新约》,中国有先秦七子,《圣经·新约》里面有四大福音说,比如说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那么中国有孔子福音,老子福音,墨子福音。中国的福音书这么多,为什么只读儒家福音呢?这就像一个基督徒只读马太福音一样,那是很搞笑的。而且读马太福音还非得分是哪个团派去读的马太,人在文化的名义之下,把自己搞得这么狭隘,远远不符合我们所说的现代精神。

有人自称永远要为祖宗守孝,我说你连自己都没有做好,还守孝?你要想一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守汉代董仲舒那个儒家的孝,守那个孔孟之道的孝,还是守尧舜、商汤、文武那个孝?

历史永远在前进,在演变。有人说,如果山东曲阜建了基督教堂,这一辈子就不去曲阜了。我说这个人心胸太狭隘,如果孔子活着,他的家乡建了基督教堂,他肯定高兴,那才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孔子从来没有狭隘的国家主权概念,没有狭隘的朝廷意识。

凤凰评论《高见》:还有一种倾向,我觉得需要特别警惕,儒家有一个从道不从君的道统,有精气神支撑着。但是现在有的有些搞儒学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恰恰是为权力背书,满口圣人语录,子曰诗云,但实际上与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

余世存: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天地君亲师,把君放在非常重要的伦理的地位,这是很糟糕的。家国天下,在层级上既有递进性,也有开放性,不应该限制一个人的认同。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责编:熊志 pn024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往期《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