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语文教材换血] |
今年,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新的当代作品大量入选,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了视野。其中,金庸的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换下鲁迅的《阿Q正传》最为引人注目。(8月16日《青年周末》)
《雪山飞狐》能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学课堂,胡斐可以纵情笑傲于中学生的求学殿堂,而不必像从前一般遮
遮掩掩、羞羞答答,这样的举措,矫正了人们对武侠小说的偏见,使人们认识到,金庸的小说,气魄宏大,境界开阔,以通俗文化的形式表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内涵,而且很有文学价值。入选教材,能够很好地贯彻语文课对学生的3个主要功用:提升思想水平,丰富文化储备,优化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体现了兼容并包的时代精神,是胡锦涛的指示“对文化应该有一种宽容的态度”的注脚。这对金庸,自然是莫大的肯定,广大“金粉”欣慰莫名也在情理之中。
回顾2005年,人教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选用金庸的《天龙八部》、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等原本让一些家长惟恐避之不及的武侠小说之时,批评何等激烈!说它思想境界低下者有之,说它写作技巧滥俗者有之,说它纯为娱乐读物者有之,结论是金庸将给中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把它引入中学生教材殊为不当”。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教育部出面辟谣,明确表示:金庸的文章不会成为学生的必学教材。
如今,在各方的推动下,对曾经扭曲的文学价值观进行强力纠偏,让《雪山飞狐》进入了高中课本,而且是替换下中国现代小说的最高峰《阿Q正传》,这也正说明金庸实至名归,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张扬的胡斐放纵地大笑于课堂,实在值得庆贺。
可是,要让人们接受,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最高峰的《阿Q正传》淡出中学生视野这一事实,并不怎么容易。我们好几代中学生,都是在鲁迅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对鲁迅、对《阿Q正传》,有无法割舍的感情,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曲高和寡,古有明训,阳春白雪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一部《阿Q正传》,由于忧愤的深广,思考的尖端,行文的隐晦曲折,即使是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读者,也不一定看得懂,遑论中学生!首先,作为心智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中学生,是无法理解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宗旨的,对阿Q这一典型形象,大多只有一个误读的印象:他是个愚昧落后而又可笑的乡村痞棍。其次,由于特定的时代规定的特定的行文风格,《阿Q正传》让中学生难以索解。第三,鲁迅小说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小说,和时代息息相关,如果不能知人论世,要想读懂它,并非易事。因此,强迫中学生去学习《阿Q正传》,费力不讨好。为了教学能接近学生实际,教材编写小组曾特地对鲁迅的几篇文章做了调研,进入中学课堂听课,看到底好教不好教。根据学生的领悟和接受程度,最后放弃了《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名篇,而是新选了名气相对较弱但比较容易理解的《铸剑》。
古今中外,有一个规律概莫例外:越是高端的东西,越是不能强求一般人理解。梵高的画据说在拍卖行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天价,但是,对我这样没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它可能还不如小孩子的信笔涂鸦。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因为自己欣赏不了而否定它的价值,而且,他的价值也不会因为我不能欣赏而减少成色。鲁迅的小说同样如此,思想的精微博大、技巧的超凡脱俗,行文的艰深晦涩,都不是普通中学生所能理解的。强求中学生阅读,只会让他们厌倦,甚至带来不必要的误读,效果适得其反。
如今,《阿Q正传》淡出了中学教材,从减少误读的角度来说,或许是鲁迅的幸运。而金庸入驻中学课堂,于各方面都是利好消息。因此,胡斐笑了,阿Q也不必哭泣。
金庸还是鲁迅?相关阅读:
教材改革建设意见:
背景新闻:
作者:
谢浮名
编辑:
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