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李劭强:金庸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是冲击
2007年08月17日 10:28新京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作者:李劭强(南京教师)

北京9区县的高中即将于9月使用新课本,《雪山飞狐》、《许三观卖血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入选,《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陈焕生进城》、《孔雀东南飞》等被换下。(《青年周末》8月16日)

在我看来,金庸武侠作品的入选更是对教学理念的一种冲击。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双重的,一重是表达工具的作用,包括书面与非口语表达;一重是文化工具的作用,它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应有的文化素养,实现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相应地,语文的教学就应该着眼于语文两种功能的发挥,应该满足语文学习者的两重需要。但事实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文以载道”被提高到一个压倒作品其他价值的绝对地步:老师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分析,作为作品讲解的重点;学生把背诵作品体现出来深刻的思想与内层精神,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结果,本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语文课变得面目严肃。

而金庸武侠作品的“入侵”就像一条搅动教学理念的鲇鱼,将有助于语文本来作用的发挥和语文教育改革。虽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金庸武侠的作用并不深刻与全面,但作为通俗小说,其文化观念通过小说中的人物体现,因此,在潜移默化传播方面,有其优势。同时,金庸作品也具有其可读性,在增加学生阅读欲望的同时,就能帮助他们学习叙述的用词与技巧,与思想内容的学习相比,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本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鲁迅先生的作品再好,也不能将中学课本办成是其著作的集纳。这既与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关,也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所以,当金庸武侠作品进入课本,而鲁迅先生作品减少时,我看到的是教学理念的革新,而不是“金庸要取代鲁迅”的别有用心。

金庸还是鲁迅?相关阅读:

武洁:“金庸取代鲁迅”与“你死我活”的PK

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何就不能入教材?

李晓亮:有我们起哄,金庸想谢幕都难

姜伯静:为何无人对鲁迅作品出局给出解释

教材改革建设意见:

叶志军:语文课本应该是文学的嘉年华会

背景新闻:

北京语文教材改革过大? 谁缺乏欣赏经典的耐性

教材只是工具? 北京语文教材该不该如此"换血"

作者: 李劭强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