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联系编辑部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本报讯 记者单于报道很快,在孙中山、黄兴、章太炎这三位革命先行者周围就聚满了对清政府各项政策极度不满的中国留学生。但一开始就奔着“驱逐鞑奴,恢复中华”去的中国留学生其实不占多数。举一个例子,在后来的历史里臭名卓著的国民党极右翼小团体“西山会议派”(被蒋介石评为反革命的国民党右翼组织就这一个,不容易)的谢持等人当年都是在日俄战争时希望政府反俄不成功,这才愤而反清的。
  1905年7月30日兴中会、华兴会与光复会在日本黑龙会的协调下,在黑龙会东京内田良平家中正式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筹备大会,会上选举了孙中山为中国同盟会会长,黄兴与章太炎副之。
  桑兵先生认为同盟会是由兴中、华兴、光复三个革命团体联合的通行说法“值得商榷”,“同盟会的建立是孙中山与留日学界中来自国内各地的革命分子相结合的结果”;“在孙中山的旗帜下,同盟会聚集了全国各地革命积极分子的精粹,这实际上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联合”。
  其实不管同盟会究竟是怎样成立的,有一件事情大致是可以确定的,孙中山先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取得同盟会的绝对领导权。黄兴与章太炎在同盟会内也有一批支持者。比如宋教仁与陶成章。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逸仙在会上行主席身份,而会下却对内田等行帮会之礼节,跪接跪送,修武(董)、家彦(邓)、锡麟(徐)等颇鄙之——冯自由《革命逸史》
  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1908·宋教仁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说完“革命党”的成立,我们再来看看孙中山先生是不是“革命党”人心目中的革命领袖。在教科书里,孙中山是中国同盟会当然是领袖,而且自黄兴以下无不唯孙先生马首是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甚至对于孙中山先生的不恭,在同盟会成立筹备大会上就显露出来,根据同盟会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回忆,“'逸仙(孙先生字)在会上行主席身份,而会下却对内田等行帮会之礼节,跪接跪送,修武(董)、家彦(邓)、锡麟(徐)等颇鄙之”。
  而徐锡麟在行刺安徽巡抚端方成功后的辩词也为冯自由的这段记载提供一个有力的注脚:“我与孙文宗旨不合,他亦不配使我行刺”而徐锡麟一直没有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可以说也是这种“不合”的表现。
  其实不光徐锡麟,就连后来在教科书里与孙先生合作的亲密无间,俨然孙中山先生接班人的宋教仁,其实在真实历史中对孙中山先生也颇有矛盾。
  在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的国旗风波里,宋教仁同情黄兴。旗帜鲜明的站在黄兴一边,指责孙中山“不能开诚布公,虚心坦怀”,“近于专制跋扈”;同盟会成立以来,会员又多离心离德,将来不一定会有所作为,“不如另外早自为计,以免烧炭党人之讥”。后来干脆辞去了同盟会干事长一职。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点击查看大图








  1907年秋天,陶成章联合流亡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革命者组成“东亚万国同盟会”,推章太炎为会长。1908年4月到7月,陶成章一度接办《民报》,主编了20号至22号,共三期。当年9月,陶游历南洋各岛,想在华侨中筹款,请孙中山作函介绍,孙不答应。陶表示不满,“观其行事,多不能中历物之意”。陶到华侨比较集中的坝罗,得到的捐款也很少,其中原因他在1909年3月写信给李燮和中说得明白,孙中山的亲信汤伯令演说时说,“陶君来此,不过来游历而已,并非筹款而来。于是会友疑且信,本可筹至千金,于是遂仅三百数十元。”

  陶感到孙中山难以共事,决定独自行动,到缅甸、爪哇等地演说,并将浙江革命史写成《浙案纪略》,在缅甸《光华日报》陆续发表,南洋群岛因此无不知有陶成章其人,“而孙文妒忌先生之心,亦又是益切”。陶在英、荷兰所属南洋各地的活动确实引起了孙中山的反感,孙中山、胡汉民写信阻止,孙甚至指控陶是保皇党,还有找人暗杀陶的说法,因为李燮和的鼎力保护,陶始得以幸免。李燮和原是兴中会人,在南洋教书,有威望,也对孙中山“以诈术待人”不满,他们携手联络江、浙、湘、楚、闽、广、蜀七省在南洋的同志,发起“倒孙”运动。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在宫崎寅藏、平山周的引见下,孙中山与时为日本众议院议员的犬养毅打上交道。犬养毅把孙中山介绍给当时的日本外相、进步党首领大隈重信。更进一步,孙中山还拜会了日本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1835-1901)。日本万元大钞上的头像就是这个人,他倡导西化,亲自参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是推动日本成为“禽兽国家”的关键人物。与这些政界大佬搭上线后,孙中山获准在东京居住(当时他是清廷通缉犯)。
  但是,日本人表面上对孙中山的“好”,完全是出于功利性质——甲午战争后,日本和中国清廷恢复正常邦交,获取了空前的利益。但日本人清楚地意识到,清朝肯定要灭亡,所以他们要打提前量,与日后可能取代清廷的革命党人事先搞好关系,以求日后能获取更大的好处。
  这一点,从犬养毅对平冈浩太郎(日本大商人,“玄阳社”头子,长期在中国活动,为日本搜集情报)的告诫中,即可发现端倪:
  “愿吾兄将彼等(孙中山等人)握住,以备他日之用,但目下不一定即时可用。彼等虽是一批无价值之物,但现在愿以重金购置之。”(《孙中山年谱长编》,156页,陈锡祺编)
  可见,孙中山心目中热情好客的日本政要,不过拿他当作以后可能卖得出大价钱的“废物”而已。
  在所有聚集在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身边的“日本友人”中,惟有宫崎寅藏算是个真正的“实在人”。他一直视孙文为“东亚之珍宝”,一生追随孙中山,并在武昌起义后到达上海。
  当时,这些人除了“同情”革命外,还帮助黄兴等人购买枪支弹药以收取回扣。浪人们花了革命党几十万银元,却买回了一大堆报废枪支,连宫崎本人都感到十分难堪(《支那革命外史》)。
  南北议和达成协议后,犬养毅和头山满两个人,急扯忽拉地跑到南京大总统府,恐吓孙中山不要去北京,而让袁世凯来南京就职,并恐吓说,孙中山去北京,肯定性命难保。可见,这些日本人对中国人之间的南北讲和是何等焦虑。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1909年)10月下旬,孙中山写信给吴稚晖,对陶成章他们的攻击曾作过一些解释,“而世人之所见疑人者,多以用钱一事着眼,故将弟所发起之三次革命所得于外助之财,开列清楚。”信后附了详细说明。
                      “所攻者,以我‘得名’、以我‘攫利’为言。而不知我之经营革命在甲午以前,此时固无留学生为我吹嘘也。而乙未广州之事失败,则中国举国之人,无不以我为大逆不道,为乱臣贼子,为匪徒海盗。当时如有陶成章,想亦不欲得此等之名辞也!今日风气渐开,留学之士以革命为大光荣之事业,而陶辈始妒人之得名。……
                      以我为‘攫利’,而不知我于未革命以前,在社会上所处之经济界中固优胜之地位也。若不革命,则我之地位必不失,而世人所欲图之快乐我无不得之,革命‘攫利’云胡哉?且当日图广州之革命以资财赞助者,固无几人也。”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辛亥之变,民国肇造,正当南北纷乱之际,沪上传出爆炸性新闻:革命元勋陶君遭人暗杀。
    陶君被杀,坊间传言系沪上某督军陈某所为,言之凿凿如亲见:陈某属下某团长蒋某,得陈某授意,日落后携枪潜入陶君所处医院,于院中大呼陶某名姓,又自言蒋某某,继而开枪行凶。
    然,又有传言,谓陶某之死与近日民国临时总统孙文牵连。余遍查旧日报章,惊见前清宣统年间,既有孙文欲行刺陶君云云。
    陶君、陈某、孙文,皆共和革命之元勋,孙文更为革命之伟人,为何变起突然,乱生肘腋,革命尚未大成而彼此戕害?

点击查看图片

陶成章和服照

如不习惯竖版阅读 请点击浏览全文

文案撰写:蔡信   版面编辑:刘嵩   页面设计:申凯   页面制作:梁晓杰   技术支持:王欢

十位百岁老人谈中国百年[纪录片]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