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2009年09月16日 15:2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一、前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1977:5)

毛泽东这一席慷慨激昂的讲话,不但引得广场上三万多名挥舞着红旗的群众欢欣鼓舞,热泪盈眶,也在全中国与世界各地 (当然,台湾除外) 部份华人社群中,激荡起热烈回响。(Harrison, 2001:227) 从“中国站起来了”的仪式性宣示中,热切的中国民族主义者所看到的,不外乎如下的一幅璀璨图景:几个世代中国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生死以之的目标即将达成;一个富强康乐的新中国,即将实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经过迢遥修远的奋斗求索,终将开花结果,赢得豊美甘甜的收获。

一如其它无以数计的类似事例,毛泽东充满感性的政治修辞与其所召唤出的昂扬的集体激情,再次印证了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余英时便曾指出,百年来中国历史发展最大的动力,殆非民族主义莫属;(1990:144)李泽厚也认为:反帝救国的民族主义,乃是“整个近代中国思想的压倒一切的首要主题”。(1979:309)尤有甚者,在近代中国许多个人的意识中,民族主义更彷佛是习与性成,毋庸置疑的认同对象。1932年,郭沫若回忆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心态,便说:

在那二、三十年前的青少年,差不多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国家主义者。那时的口号是所谓“富国强兵”,凡是稍有志趣的人,谁都是想学些实际的学问,来把国家强盛起来。(1933:74)

然而,仔细玩味上举毛泽东的那一段话,却也显示出,民族主义,作为一股强大有力的意识形态,其实还是蕴涵着许多亟待厘清的疑难: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 到底指谓为何?中国民族的边界究竟如何设定?中国民族是从怎么样的历史境况中,挣扎站立?站了起来的中国人民又将走向何方?还有,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中国民族的集体需求与感情,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党国机器来“再现”(represent),而不能有他们自己的声音?从这种种方向思索,我们不难发现,近代中国耳熟能详、习焉不察的民族主义,绝非天经地义的自然事物,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与过程中,透过论述与非论述的实践,被建构出来的人为产物。对于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复杂的发展过程,也只能透过历史性的探索,才能掌握其繁复面貌与特殊性格。

犹如世界其它地区的类似现象,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运动所牵涉到的问题,可谓千头万绪,包罗至广。民族主义所激发的,不仅是对现实政治秩序之构成与政治权力正当性基础的重大改造,更是冲击到个人意识与社会生活诸面相的一场“文化的革命”。(Philip Corrigan & Derek Sayer, 1985) 许多相关研究,也都指出民族主义在 (再) 建构族群、性别与阶级等社会界限上的关键性作用。由于篇幅与学力的限制,本文当然无法对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而只能于描述其发展梗概之余,针对在中国的具体历史脉络中特别凸出的两项重大议题----民族主义与“现代性”的纠葛以及民族建构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人与国家关系,略作讨论。也是因为这种片面的关怀角度,本文所讨论的“民族主义”,其实只是民族主义运动中以国家打造 (state-making) 为主轴的特定层面。这种“国家中心”的论述方式,固然有助于本文对于庞杂史事的部勒与开展,而其不足与扭曲之处,自亦所在多有。从而,本文所图绘的中国民族主义,也只能是眩丽夺目的万花筒中一块晦暗的碎片而已。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传统根源

讨论中国民族主义,首先会遇到的一项重大问题,便是:前近代中国是不是一个“民族”?中国的民族主义究竟是源远流长、古已有之,还是迟至近代,才突然出现的独特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十九、二十世纪之交鼓吹民族主义运动的诸多中国知识分子,往往表现出暧昧游移的犹豫态度。1901年,梁启超标举“少年中国”的口号,便认为中国人传统上“不知有国”,中国历代但有朝名,而无国名,“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芸尔”。(1978a,V:9-10)同年,他撰写<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痛切指陈中国对外不竞,国势阢陧的根由端在欧美列强挟其“民族帝国主义”,竭全民族之全能力以临我,而“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固不足以为有力之抵制。然则,中国苟欲图存于生存竞争之大潮,其唯“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一途可循。(1978a:VI:22)既说中国本非“民族”,“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却又呼吁国人从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前言后语之间的抵牾矛盾,充分流露出时人面对“民族主义”一词时左支右绌,无从明确定位的困难处境。1

其实,如同许多学者所一再指出者,民族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概念,其具体涵义之难以界定,早已恶名昭彰。(Anderson,1991:3)论者甚至把民族主义研究称作“术语丛林”(terminological jungle),探险迷路,葬身其间者,殆不乏人。(Azkin,1964:7-10)也正因如此,研究民族主义的学者,往往基于不同的立场与关怀,对其起源问题,抱持着截然异趣的认知方式。主张“恒在论”(perennialism) 或“根基论”(primordialism) 的学者,依据若干根基性的判准如血统、语言、共同祖先、宗教、习俗等体质与文化的“既定资赋”(physical and/or cultural givens),认定“民族”乃是天然生成的人群区划方式,民族主义的感情与冲动也是与之俱来,绵延不绝的长期现象。反之,如Benedict Anderson 与Ernest Gellner等偏向“现代论”(modernism)或“建构论”(constructivism)的学者,大抵都强调民族主义纵有其历史根源,本质上仍是一种近代情境下方才出现的“人为文化产物”,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和资本主义及工业化的发展分不开的。(Smith, 1998, 2000; ?zkirimli, 2000)只有伴随着十八世纪以来长期而激烈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西方各国的“人民”(people),才有可能被型塑成“民族”。(Kellas,1991:163-4)

与此类似的观点分歧,在关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起源的研究中,也是屡见不鲜。同时,由于中国既有长逹二千年的统一国家组织,复有悠远绵长的文化传统,其所独具的历史经验,自不同于从中世纪封建体制下孕育出现代民族国家的欧洲发展路径,也与二次大战后由前殖民地独立而成的新兴国家大相径庭。这种特殊形态,更使得环绕这个问题的纷争,愈形尖锐。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用来表达类似“民族”概念的语词,为数不下数十种,既有“民”、“族”、“种”、“部”、“类”等单音词,也有“民人”、“种人”、“民群”、“民种”、“部族”、“部人”、“族类”等双音词,独独未见“民”“族”二字连缀并用成词者。(韩锦春、李毅夫,1984:36)目前已知汉语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词者,见诸1837年西洋传教士编纂之《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所刊<乔舒亚降迦南国>一文。2(方维规,2002:2)兹后王韬与康有为所编《强学报》中,分别都曾使用过这个词汇。(彭英明,1985:8-9)不过,“民族”一词在中国之广泛流传,则是迟至二十世纪初期之事,而此时一般所使用者,却与上述的语言先例略无瓜葛,而是借自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知识分子拼凑“民”、“族”二字,以对译西文nation一词所成的汉语新词。易言之,吾人今日习用之“民族”一词,实为一翻译名词,也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系统间跨语际(translingual) 文化实践的特殊产物。(Liu, 1995)

正因传统汉语中并无足以适切表达“民族”概念的语汇,中外学界对于前近代中国是否有过堪称“民族主义”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辞,相争不下。一般来说,中文学界的学者大都根据《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一类的话语,认为中国人的族群与文化之自我辨识(self-identification)确立甚早,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远溯先秦;因而晚清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译来”,而是“一种时代的醒觉与反应”,其效应所及,殆不过“使传统民族思想之内容有所扩充”而已。(王尔敏,1970:209,229;李国祁,1980:21)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沈松侨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