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选会不会再现“黑天鹅”

如今,马丽娜·勒庞同样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她想真正想脱胎为“黑天鹅”,也还需要穿越在最后关头挡住老勒庞的那道厚厚的防火墙,这绝非易事。

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尘埃落定,“前进运动”领导人马克龙和“国民阵线”女主席马丽娜·勒庞分别以23.9%和21.5%的支持率胜出,并将在5月7日第二轮投票中进行最终对决。

法国此次大选引发了欧盟乃至世界的极大忧虑。欧盟最大的担心在于,勒庞会不会成为去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的又一只“黑天鹅”?或者说,法国此次大选会不会成为继英国脱欧公投后,另一起动摇欧洲大厦地基的“黑天鹅事件”?

欧盟的担忧完全可以理解,但围绕法国大选的“黑天鹅猜想”仍是一种较为大胆的假设。极右翼势力在大选第一轮中胜出并非首次,至少到目前为止,勒庞的反对者们仍可以从历史中求得安慰。15年前,马丽娜·勒庞的父亲、“国民阵线”的前主席老勒庞,就曾创造历史,成功获得了走向终极决赛场的资格。如今,马丽娜·勒庞同样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她想真正想脱胎为“黑天鹅”,也还需要穿越在最后关头挡住老勒庞的那道厚厚的防火墙,这绝非易事。

2002年大选第一轮投票中,希拉克和老勒庞分别以19.9%和17%的得票率胜出,二人得票差距与此次马克龙和勒庞之间的差距大致相当。不过,老勒庞在第一轮中胜出,在法国乃至欧洲引起了很大震动,也很快遭到了传统政治力量和多数民众的集体围剿。15年前那场大选最终有惊无险,在第二轮投票中,希拉克以81.5%对18.5%的绝对优势击败了老勒庞。

法国总统选举中关于两轮投票的规则设定,本身就包含了对“黑天鹅”的防范机制。把希拉克与老勒庞在两轮投票中的得票比率做比较,再究其根源,就有理由相信,当前法国阻止马丽娜·勒庞的“防火墙”仍然大致有效。虽然,希拉克在第一轮投票中对老勒庞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却在最终对决时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也就是说,两人的坚定支持者在人数上差距并不大,但在第一轮投票时并未将选票投给两人任何一方、占选民总数60%以上的人群,在第二轮投票时一边倒地站在了老勒庞的对立面。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意外: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因其激进政治主张,虽然能够赢得一定数量的核心支持者,却很难争取到中间力量,而根据法国大选的游戏规则,在第二轮投票中能在多大程度上扩大支持者阵营,将决定选举的最终结果。

历史总是相似,却不会只是简单重演。当今法国与世界的情景,已经与15年前大为不同,从而孕育着新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法国、欧盟乃至世界,都陷入了一个危机频发、不确定性主导的时代,糟糕的国内外形势让法国政治力量重新洗牌,传统的两大政治派别在此次选举中前所未有地被边缘化,而极端政治主张则大行其道。另一方面,马丽娜·勒庞在执掌“国民阵线”后,为适应选举做了不少努力和妥协,甚至为此不惜与父亲决裂。新“国民阵线”虽然未改极右翼主张的本质,但还是通过调整纲领扩大了支持范围。

如果反欧盟、反移民的极右翼势力主宰了法国,作为“欧盟发动机”的“法德轴心”将彻底瘫痪,法国退欧将成为一种现实威胁,欧盟的分裂势必加剧,而极端政治主张和反体制情绪,也将在受到极大鼓舞后进一步滋生蔓延。

当然,在首轮投票中领跑的马克龙成为总统的可能性相对要大得多。举“非左非右”大旗的马克龙,其政治主张与当年布莱尔等政治家试图超越左右、弥合各派分歧的“第三条道路”不能等同,其对待左、右两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更多在于“非”,或者说是“否定”而非“弥合”,具有明显的反体制色彩。在当前法国糟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之下,传统的政治力量已经无力应对,作为孕育于传统体制、身上却带有反体制色彩的革新派新锐,39岁的马克龙如能顺利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或许能够带来一些真正的改变。

作者

卜永光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对精英阶层失望给了马克龙机会

马克龙创立新党“前进”至今只有一年时间,他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同法国民众对传统政治精英阶层的不信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