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恋爱:网络时代的择偶逆流

有人会说,网络配对,现在这很正常。我可能想法老派,总之这样的活动,我是越看越不正常。

前日,有媒体报道,只需要交25元钱,系统就会为你自动匹配一位异性,随后可以开始为期一周的恋爱生活。日前,广东省内包括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诸多高校内的某些微信平台,相继推出了“一周恋爱”活动。而上述报名通知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学生党”扎堆报名参加。(前日《羊城晚报》)

与社会机构向单身男女推出的各类线上交友不同,“一周恋爱”玩法简单却条件苛刻。比如就申请条件而言,报名者必须是同一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3年内的校友,学生通过平台报名,并提交学生证或毕业证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同时交付25元押金后,系统才会根据申请者需求匹配相应的恋人。据说活动推出后反响热烈,系统不得不提前截止报名时间。

昨日,又有媒体澄清,这项活动并非由校方授权或者推动(昨日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几所高校内同时出现如此“另类”的交友活动,各校微信上提交个人资料的模板又一模一样,还要交押金,背后是否有商业动机还真不好说。如今跟大学生沾边的婚恋话题,总是容易获得大众关注,比如高校周边钟点房、女生援交、在校大学生婚育等。如果明明就是商业活动,却刻意借“大学生”三个字来点燃话题,搞商业营销,我看学校撇清干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活动本身而言,我倒看不出有啥特别出彩之处。网络和社交软件本来就该打开年轻人的择偶面,让恋爱多些选择。比如当年聊天室、Q Q流行之后,造就了“网恋”这个词,网吧里滋生的爱意,一点点突破男女双方的城乡、地域,甚至门户的限制,如此,才有了“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的当代爱情传奇,依我看,乃是几千年择偶史上的一大变局,或曰一大进步。

反观“一周恋爱”,却更像是网络时代的一股择偶逆流。打着新技术的幌子,却把男女大学生的情感视线限制在校友或者本校同学的范围之内,更别说现在大学里性倾向多元,说不好听,这叫观念陈旧,搞内部消化、近亲繁殖。回想我自己的大学时代,师兄师妹师姐师弟彼此之间要认识,那是很容易的事。可以组织宿舍联谊,或者女生少的系的男生找女生多的系结对子。看上谁了,可以给对方递小纸条、写情书,或者请人传话儿,甚至去女生宿舍“站岗”。总而言之,心诚与否,全看你是否愿意肉身付出。自己不主动,手指戳几下手机屏幕,然后指望一个叫“后台”的东西帮你“配对”,你可知道,懒人永远无法创造奇迹……

有人会说,网络配对,现在这很正常。我可能想法老派,总之这样的活动,我是越看越不正常。比如说,这个“一周恋爱”活动,若男女成功配对,双方都会收到某个“恋爱任务”,比如女方为男方做份爱心早餐(宿舍怎么开伙?)、列出喜欢的歌单,并为对方唱首歌、约对方散步聊天,拥抱拍照等……感觉就像打网游,完成任务刷积分,形式大于实质。爱情本是浪漫,套路太多,恋爱程式化,这能叫爱情吗?

也有可能,这项活动本来也没指望参与者真能“一周速配”,而更像是玩过家家,游戏性质大于约会。只是,真人不主动不见面,却要透过虚拟世界的无形之手为你安排良缘,想一想,够绝望的。

作者

麦嘈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行政执法不守法,无牌车为何有底

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能否先从执法者规范着装、执法车辆挂上车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