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师生断交风波,朋友圈害的?

人大师生断交风波,朋友圈害的?

朋友圈不再是私人圈,这场信息的狂欢会卷入这对人大师生,也会卷入我们每个人。现在想想,你的朋友圈,是否埋着不定时炸弹呢?

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新生郝相赫在微信朋友圈批其学术前辈为“庸才”和“汉奸”,导师孙家洲教授极为震怒,斥其为“狂徒”,朋友圈发信要“断绝师生关系”。郝相赫很快回击,发出“情况说明”,称将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朋友圈发酵的事件被报道后,引发网络狂潮。一些人认为,郝相赫作为学生,对学界大牛口出狂言,被逐出师门是咎由自取,no zuo no die 。

另一些人认为,孙家洲作为老师,为了学生朋友圈的几句话就翻脸,是小肚鸡肠,没有容人之量。两派观点炒得你死我活,甚至上升到学术浮躁、教育悲哀或者表达自由、学术霸权上去。

可是,问题真的有这么复杂吗?

三观不同,分道扬镳是好事

“师生之交首重道义”、“道不同不相为谋”,孙家洲教授在公开信开头提到的两句话,可谓是这一风波的最佳注脚。

这一朋友圈引发的“惨案”,要想还原事情真相,还得回归朋友圈。看看郝相赫朋友圈就不难发现,郝喜欢对学术前辈和他们的著作发表评论,言辞激烈甚至偏激,比如称北大历史系为“垃圾系”,称某些前辈是“庸才”,在学术评价上“对人不对事”,这本身就犯了学术圈的大忌。

网上流传出的郝相赫朋友圈截图。

在“逐出师门”之前,孙家洲已经对郝有诸多不满并进行了提醒。他曾给郝相赫发信说:“任何人都有在微信上自由表达的权力。任何人也有对他人的表达有评断的权力……我,对于你近期的几个微信所体现的意境或者说风格,很不安。我不强求你与我一致。但是,感觉还是把我的不安告知你为好。”

从这来看,孙家洲并不是搞什么学术霸权,而是确实和弟子为人处世理念不同。在导师明确的提醒下,郝相赫仍然继续在朋友圈“放炮”,双方分歧已难以调和,或许早早分道扬镳反而是好事。

至于有人说,作为老师的孙家洲应该包容教导学生,而不该随意逐出师门,这话听起来是好意,但落地太难。郝相赫的状态,喜欢的人觉得是“狂炫酷拽有性格”,但更多的人觉得是“图样图森破”、“无知者无畏”。他的导师孙家洲,恰恰是后者。

老师学生相交,也讲究气味相投。好比杨过狂言“什么礼仪宗教,咱通通当它们是放屁”,郭靖、黄蓉不以为然,但“生平最恨世俗礼教”黄药师听了就高兴,要和“杨兄弟”结下忘年交;又好比为爱出走的李莫愁,被讲究绝情断爱的古墓派逐出师门,但要是进了别的门派,说不定师傅还乐得做证婚人。

况且,郝相赫与这两位虚拟人物的情况大有不同,到底是恃才傲物还是不学无术,他的导师、他未来的同行都会有所评价。现代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契约关系,大学实行导师学生互选制,本身就说明这还是一场相对自由的双向选择。导师认定学生与自己理念不同而解除合约,这也在情理之内。

朋友圈也要小心“不定时炸弹”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大”、“研究生”、“逐出师门”,这几个双方朋友圈的关键词,让师生间的私事朝着舆论失控的方向走去。

“孙老师似乎不知,他的朋友圈与我的朋友圈完全不一样。他是老资格的教授,朋友圈里学者多、知名人士也多,拜公开信所赐,我的名誉受到很大伤害,原先在北京考博的计划也完全泡汤。”郝相赫在孙家洲出公开信后,在“情况说明”表示,接受孙老师公开信要求,同意解除孙老师的指导关系,但自己并未违纪,将不惜一切手段(维权)。

然而,还未等维权,媒体的报道就把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他所面对的压力也迅速从导师的责问放大为校方的关注、大众的质疑,甚至是媒体的围追堵截,这对一个还没有开始自己学术生涯的年轻人而言是致命的。也许正因为此,他很快收回了态度强硬的“情况说明”,发表道歉信,称已认识到妄议师长是年少无知,并说“有的媒体朋友在教室和寝室堵着我要采访我”,“恳请各位媒体朋友放过我,让我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家洲参加某讲座现场。

对此,导师孙家洲也大方表示:“他有一个道歉的态度……这是一个良好的转变。”然而当事人态度反转,舆论却仍未平息。孙家洲直言“不希望公众去关注这件事”、“舆论霸权时代,舆论绑架人太可怕了”,但在他在朋友圈发出声明时,这一具有新闻性的事件就注定进入公共视野。无论是孙家洲说“这封公开信是在我们私人的微信朋友圈”,还是郝相赫“我的朋友圈只是纯粹私人朋友的空间”,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早已突破了私人小圈子的局限。正因为此,能够在私下场合发表的尖锐评价,变成了公开侮辱;所谓小范围的公开信,也成了对整个社会喊话。

也许,没有朋友圈的肆意发言,或者没有从朋友圈泄露到大众媒体上的信息,双方也会因为不合解除师生关系,但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如孙家洲所说,“纯粹学术的事,结果变成大众话题,被大家娱乐一番”,“对于我们各方面都不好,对这个学生一定是不利的”。

新闻速食时代,媒体最终会“放过”郝相赫,公众也会遗忘这条新闻,然而,想摆脱这一事件打上的标签,郝相赫恐怕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朋友圈不再是私人圈,这场信息的狂欢会卷入这对人大师生,也会卷入我们每个人。现在想想,你的朋友圈,是否埋着不定时炸弹呢?

扫描二维码,关注自由谈微信公号

作者

江夜雨

江夜雨

专栏写手,“江湖夜雨不熄灯”作者,一枚独自下山闯荡自媒体江湖的姑娘。

作者其他网评

自由谈

自由谈

越谈越自由。

下一篇

许嘉璐挺新郑国祭黄帝,谁不爽?

在河南祭祀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本不应该有什么争议。即便以前缺乏这样的传统,也不妨自今日始,开启传统,走向未来,又何必总是恂恂如泥塑木胎,拘泥于历代帝王的眼界和惯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