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拍摄反华“烂片”背后的野心

作为一个动不动就会陷入孤立主义、犯“内视”病的国家,美国其实一直离不开外部“竞争对手”的强力刺激。FBI和CIA这样的情报机构,始终是美国大国意识波涛中的逐浪者。

据媒体消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近日又把中国列为美国企业的“首要威胁”。该机构不仅加强了对中国在美从事经济间谍活动的调查,还专门拍摄了一部名为“公司人:保护美国机密”(The Company Man)的反华影片,秘密向美国企业播放了不下上千次。

影片据称“根据真实案例”拍摄,故事梗概为:两名笨拙的中国企业高管试图收买一个生活困窘的美国公司职员穆尔,获取一项先进的技术。这位“好男人”不为所动,将事情告诉了老板,老板报告给了FBI,FBI随后用穆尔设下圈套,抓住了这两个人。

片中就中国间谍“笨拙”和美国公民“伟大”所作的戏剧性对比,很符合美国一贯的影视文化风格。但是,剧中情节设计俗套,与所谓“事实”的契合也明显不够。作为政府指定的企业反谍教育“教材”,“烂”得甚至让人失望。

这部影片被重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FBI的诸多“私利”。

首先,是让美国企业理解该机构将中国列为“首要经济间谍威胁”的合理性。本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感知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四大发明、京剧脸谱等传统印记越来越边缘化,取而代之的,不仅有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还有“无孔不入”的中国投资。更要命的是,连总统奥巴马都在讲,如果美国不抓住签署TPP的机会,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也会落到中国手中。

中国经济正在积极赶超美国、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美国企业屡遭外国经济间谍“窃密”,这几个彼此独立的桥段,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关联性猜测。这次FBI所做的,就是把这一猜测用影片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中美经济积极互动的情形下,以两国谍战剧作为对企业“国民教育”的范本,算是利用了现实背景。同时,以电影(而非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一些捕风捉影的“证据”,不怕被抓住辫子,也更容易在亦真亦幻中打消观者的质疑。比起之前一些赤裸裸的言词“教育”,这次FBI更艺术了。

其次,是该机构孜孜以求的部门野心。作为一个动不动就会陷入孤立主义、犯“内视”病的国家,美国其实一直离不开外部“竞争对手”的强力刺激。否则,国际主义和世界领导地位担当者的决心就会动摇。FBI和CIA这样的情报机构,始终是美国大国意识波涛中的逐浪者。苏联解体后,情报机构的地位下降不少,机构、人员和拨款都遭到了削减。“911事件”之后,他们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重视。但现在,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已经不再是奥巴马政府的主旋律。美国,需要寻找新的目标。FBI,则在呼吁“经济安全亦是国家安全”,这与当年把恐怖主义描述为国家安全的做法毫无二致。

与同类美国影片相比,“公司人”不仅把穆尔塑造成了“公民楷模”,而且把FBI的工作夸大为“国家典范”。看完影片的企业主们会觉得,影片中最重要的,不是看到那两个中国间谍有多笨,而是接受这样一种意识——有FBI传授的反谍本领,就可以在“轻松”中维护企业权益。为了让这种“机构英雄主义”获得认可,FBI在向企业大力宣传对美经济间谍案的高发的同时,还非常肯定地认为中国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威胁”找到了,机构话语权有了,拨款还会少吗?据美国情报官员称,在FBI的相关调查中,有95%的美国企业怀疑,中国政府是经济间谍活动背后的幕后主使。至少,透过影片,美国企业主们会认识到,FBI是在辛苦为他们工作,企业给联邦政府的税没有白交。

FBI以“莫须有”的情节、蒙太奇的设计,来凸显中国对美经济间谍威胁,明显有违该机构的诚实守土之责,理应受到抨击。不过,美国企业对影片的“大方”接受,在客观上凸显了中美两国社会在利益和价值方面存在众多误读和误解。

比如,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美国人却仍不买账,认为保护不力是因为“别有用心”;不管中国企业多么守规则,也经常被误以为有“政府背景”,不被美国市场接纳为合格主体。中美在消弭这些事实差距和积聚互信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史泽华

史泽华

国际关系学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150名华工缅甸触法,谁更应该受

事已至此,一味发泄无济于事,在网络上发布狭隘民族言论更只能帮倒忙,毕竟盗伐、走私都是事实,对方作为主权国家也的确有权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