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造假很恐怖

如果大数据出现了造假、甚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情景是非常恐怖的。一是不易发现;二是难于监管;三是连锁反应;四是误国误民。

6月27的《北京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别让电商“吹牛”不上税》的评论。文章建议,监管部门借鉴某些国际经验,让这些电商吹牛就上税,吹得越大上得越多,以遏制电商的数据造假。

文章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并应认真对待。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零售商业的营销方式,而电商及网络销售的风起云涌,也使越来越多买卖双方的一次次交易,成为大数据浪潮中的一朵朵浪花。而基于电子交易、网上搜索、公共平台互动等行为而产生的大数据,因其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电子化生成、规模大、实时更新,因此被认为比传统的统计数据更加全面、及时、透明,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如果大数据出现了造假、甚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情景是非常恐怖的。

一是不易发现。无论是刷单、灌水,还是人为在后台做一些手脚,或是直接发布一个虚假数据,一切都好像是自然生成、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是难于监管。目前,绝大多数网络大数据都不需要报送。现行法律法规也并没有对大数据的生产、发布和使用作出规定,也没有明确哪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监管,更没有对虚假数据进行处罚的相关条款。

三是连锁反应。如果有相关利益者因造假获利而不付出代价,必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使造假者和造假行为越来越多,重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四是误国误民。虚假的大数据信息用于国家决策,必然带来决策失误;用于个人行为,也必然带来误读误判,给个人的选择和利益带来损失。

因此,防止和遏制大数据造假,不是未雨绸缪,而是已经迫在眉睫。除了要让电商吹牛就上税以外,更应尽快启动相关立法工作。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大数据的生产、使用、提供、发布作出规定,对利用和制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的行为明确相应的处罚条款。要通过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手段,使造假者付出其付不起的代价,同时使大数据真正在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服务生活方面发挥大价值。

作者

潘璠

潘璠

评论员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央行意外降息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央行把整体融资环境弄到最佳,才能让企业有子弹去攻打之前不敢碰的一些堡垒,或者是新业务的拓展,或是彻底改头换面再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