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型采集,销售多是零散型的,很多人都是在采摘了野菜之后,到街头巷尾叫卖,这也给野菜的食用安全带来了隐患。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野菜、野生蘑菇大量生长。疾控专家提醒,食用野菜、野生蘑菇一定要仔细辨别,谨防误食中毒。据贵州省疾控中心近日通报,2011年至2014年报告的276起食物中毒事件中,野生植物类食物中毒最多。(4月7日《新消息报》)
野菜在贫困的年代里是充饥的需要。如今野菜盛行,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见证。春风又绿,恰是食用野菜最好的季节。无奈的是,野菜也成了毒菜,侵扰着人们的健康。
野菜有毒的问题,和其销售的方式是有关系的。野菜的采集多没有形成规模,与种植的蔬菜相比,种植的蔬菜是大面积种植,在采收、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可以做到更健全的监管。而野菜多是一家一户的小型采集,销售多是零散型的,很多人都是在采摘了野菜之后,到街头巷尾叫卖,这也给野菜的食用安全带来了隐患。确保野菜的安全,不妨在市场上建立野菜专门销售区域,这些区域免费让销售野菜的村民使用。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便于监管。
野菜的问题,其实还源于辨别知识的匮乏。对于有野菜分布的区域,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辨别知识的普及。对于想依靠采摘野菜换些零花钱的家庭,要进行集中培训,确保他们不把有毒野菜挖到自己的篮子里。
除了零散销售、不会辨认之外,野菜问题多发,还因为烹饪环节的问题。据媒体报道说,有一种野四季豆就是这样的。有没有毒,决定因素在于烹饪时候的温度,掌握好温度就没有问题。如何办?其实,政府也有事情可做。这需要食品部门、卫生部门印制一批《野菜烹饪技术知识》的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市民,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烹饪知识。
野菜飘香的季节,确保“进口”安全尤为重要。但愿有关部门都能有所担当,确保野菜食用安全,不能让野菜监管放野马。有毒野菜,不能止于善意提醒,而是要多做些事情。
0人参与 0评论
作者
郭元鹏
时评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