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棺材本”搭上买学区房值么

能够决定对学区微调的机构,有必要在这一场争论中被好好检审。如果承认好的学位是一种优质的公共品,那么其分配就必须要遵循“公正”的原则。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正义,一直是公众舆论所热议的话题。日前,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公布了今年该区的部分小学招生地段,令不少业主大跌眼镜,有业主惊呼,花近700万买下的学位房,最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多花了100多万的业主,以公开抗议的形式表达了对开发商和教育部门的不满。然而,由此事而引发的争议颇为复杂,对于为此付出代价的业主来说,最可怕的是难以精准定位真正的抗议对象。

对学位房的购买者而言,在现有情况下考虑学位,既有教育上的考量,也可能存在投资上的判断。毕竟,在优质教育资源不但稀缺,并且分布不平等的情况下,优质学校的学位价格投射在了房价上。由此,给开发商带来了商机与推广的理由,也让许多人为之疯狂。所谓行政资源分配的体现,学区房的概念算是一个典型案例。

在楼市不温不火的时期里,学位房近乎一枝独秀的表现,均让许多作为孩子父母的购房者面临着下述困境:买早了怕以后学校人多会分流,会落空,买晚了担心买不起。但是,孤注一掷的业主们,也极易在矛盾中将自己推向极端境地。在700万元学位房被微调出原有学区的案例中,将家中四位老人的“棺材本都搭上”的做法,等于让全家的命运捆绑在了一套学位房上。“700万打水漂”的说法虽然过于夸张,但如此做法,一旦失算,生活难免起大的波澜。

就在前日,天河区教育局负责人便公开表示,教育部门是依据每年多次摸查的户籍人口数划分地段进行微调,由于户籍人口是动态的,很难提前预测地段范围,也从来没有与开发商签订过关于学位的协议。所以,从政策回应来看,所有的“保证”都是一种忽悠,都无法令人信服。不过,在具体的购房合同中,如果无法标明学位房一事,这一点对于业主后期的维权而言,大大增加了难度,是为悲惨。

苛责业主们太过极端,显然是未能出于同情之理解的姿态去体察,对于解决教育资源优化分配的目标亦无济于事。需要注意的是,能够决定对学区微调的机构,有必要在这一场争论中被好好检审。如果承认好的学位是一种优质的公共品,那么其分配就必须要遵循“公正”的原则。何谓公正?简单的平均分配,或者抽签摇号并不意味着公正。例如,根据公立学校经费的来源,确立生源,这是一种体现公正的方式。现实中,家庭纳税与学位挂钩的观念和制度并未确定,所以这样的方式难以操作。

目前最普遍的方式,是就近入学原则,即学区的概念。这一体现公正的方式,因为衍生出了学位房的现象,导致学区内的房价猛涨,带来了新的困惑。更重要的是,每年学区都要进行一定的“微调”,这些微调不仅有地段的调整,还有户籍情况(甚至家庭成员户籍情况)、居住年限,以及入学名额限制等方面。一旦微调,影响者往往经历巨大落差。

微调的主体,以各区教育部门为主,偶有学校本身也可能作出调整。尽管每一次调整都充斥着各色理由,但公共品的分配却总给人以“单方面决定”的印象。教育局或学校内部的“自由裁量”,因为缺乏完善的程序,给了开发商和许多中介从中误导甚至欺骗的空间,最终让苦命的家长们不堪重负。当然,稀缺资源的公正分配一直是一大难题,如何在程序设计上制造各方同意的基础,这是避免极端案例的较优选择,也是老大难的优质公共品分配需要探究的方向。

作者

南都社论

南都社论

南方都市报就重大社会、时政问题发表的社论

作者其他网评

时事话题

时事话题

近期发生的新闻议题,尽在其间。

下一篇

“限薪令”绑不住银行高管的脚

一刀切的“限薪令”下,国有银行高管“离职潮”还将继续,它们本是行政与市场两套逻辑下的不同产物。正如“限薪令”管不住行政垄断行业央企高管的收入,也同样绑不住银行高管离去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