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仇穷] [仇富] [穷人与富人] |
贫富共和有赖公正的规则体系
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分化比较严重,且处于相对极端状态的人在社会中所占比重较大,那这个社会要实现贫富共和,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亚里士多德早就说,“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公民们都有充分的资产,能够过小康的生活,实在是一个城邦的无上幸福。如其不然,有些人家财巨万,另些人则贫无立锥,结果就会各趋极端,不是成为绝对的平民政体,就是成为单纯的寡头政体;更进一步,由最鲁莽的平民政治或最强项的寡头政体,竟至一变而成为僭政”。
贫富共和的社会基础是中产阶级的强大,当代中国主流社会也已广泛地认识到这一点,政府也提出要建设“橄榄型社会”。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贫富对立如果比较严重,且政府对此如果处理不当,中产阶级的发育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反过来,缺乏中产阶级的平衡,处于相对极端状态的穷人与富人各自坚持自己的非理性立场,不能实现共和。
这就是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必须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为列车更换车轮。这对各个社会群体及政府同时提出了高难度要求。比如,富人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正确利益”,克制自己利用权力获取财富的经济人理性,并启动社会的自我财富再分配机制,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化解穷人的怨恨。中产阶级则需要准备驯服富人和穷人的激情,致力于推动制度变革,以改进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游戏规则。至于政府方面,则需要善意地回应这种理性的诉求,确认和完善公正的规则体系。
贫富共和,最终依赖于较为公正的规则体系,这一公正的规则体系既可为中产群体的发育创造最佳制度环境,又可限制富人与权力的结合,节制其傲慢;保障每个人尤其是穷人的权利与利益。这套公正的规则体系形成、完善的过程,就是各个群体尤其是穷人、富人走向共和的过程。就此而言,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既不是富人的经济学,也不是穷人的经济学,而是促进贫富合作与交换、以增进共同福利的经济学;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学,也是旨在实现贫富享有平等权利、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政治学。(南方周末)
延伸阅读>>
有关“穷人”与“富人”的争论:
相关评论:
背景新闻:
作者:
童大焕
编辑:
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