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童大焕:仇穷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陷阱
2007年09月10日 10:34中国保险报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斗争哲学是一种毁灭的哲学

贫富共和之道,以整个社会、起码是主流社会形成“贫富共和”的精神为前提。而滋养这种精神,首先需要清理潜藏在不少人心底的斗争哲学。

这种斗争哲学教导人们说,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对立的,只能玩一种零和游戏,一方之所得就是另一方或其他所有人之所失。因此,一个群体要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必须通过斗争消灭对方。

以这样的哲学来处理穷人-富人关系问题,结果只能是“拉美化”。其实,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平民群众和财富阶级之间时时发生竞争,不管取得胜利的是谁,那占了上风的一方总是不肯以公共利益和平等原则为依归来组织中间形式的政体,他们把规程特权看作斗争胜利的果实,抢占到自己的手中后,就各自宁愿偏向平民主义或者寡头主义而独行其是。”不论是寡头还是平民,都过于贪婪,抱着彼此“取而代之”的心态。结果,社会就只能在寡头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循环,每个群体周期性地享有特权,又周期性地蒙受损害。

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然会周期性地出现一批又一批诉求相反、心态却完全相同的煽动者。一群人说,寡头的垄断即使让弱势者遭到了剥夺,但终究提高了经济效率,所以这是历史进步必要的代价,被剥夺者就应当忍下来。另一群人则说,既然寡头们剥夺了我们,那大家就反过来剥夺他们,把这个世界颠倒一个个儿。

可见,斗争哲学是一种毁灭的哲学,共和精神才是走出治乱循环的惟一出路。古人喜欢用人体来形容政治共同体的运转。富人与穷人,以及各个不同群体的人,乃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不同器官。人体之正常运转,离不开任何一个器官,每个器官都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功能。因此,一个健康的人体,必须让这些器官“共和”,在一定规则下和平共处,并且相互协调、配合。假如为了某一个器官而切除别的器官,则必然导致人体的失衡。

社会有机体同样如此。贫富共和的前提是,主流社会形成一种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所说的“和谐利益观”,即每个穷人与每个富人的利益其实不是互斥的,而是和谐的、互补的。与他人和平地共同生存,这是每个人最根本的“正确利益”。这样的观念,会引导、约束每个人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以剥夺对方、消灭对方作为追求自己利益的手段。同时,面对利益的可能冲突,也知道理性地作出妥协。这种基于理性的妥协精神,乃是贫富共和的精神基础。

作者: 童大焕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