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四大保镖”:卫队长姜化南曾替张赴死
2009年11月04日 14:46辽沈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姜化南替张学良赴死

张学良一生历经不少风险,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发生在1926年。如果不是卫队长姜化南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张学良的安全,历史恐怕真的要改写。

姜化南,字志辕,1901年生,吉林梨树人。其父早逝,由母亲带大,毕业于保定军校。回东北后,曾在郭松龄部下任参谋。郭认为他忠勇有才能,将其推荐给张学良。几年的时间,姜化南被提升为张学良的卫队长,兼任第三、四方面军团副官处处长。

1926年9月,奉系骑兵第十四军军长穆春率部入关与冯玉祥的国民军作战时,军纪败坏,胡作非为,还抢劫了一座喇嘛庙的金佛,惹得民愤很大。张作霖得知此事后大怒,派张学良带兵前去整肃这支部队。

穆春手下有个师长叫王永清,曾是土匪头子,绰号“天下好”,得知张学良要来缴他们的械,便安排好狙击手在张学良所乘列车停靠处,只等张学良下车训话便开枪。

张学良乘车抵达张家口车站时,卫队长姜化南注意到站台上气氛不对。拦住了张学良,说:“军团长,我觉得情况不对,我替你下车训话。 ”得到张学良默许后,姜化南从容地往车下走。谁知刚走下车梯,预先埋伏好的狙击手以为他是张学良,便开枪击中了姜化南太阳穴,姜当即倒地身亡,死时仅26岁,临死时来不及说一句话。

姜化南遭遇枪击身亡后,车站上顿时乱作一团。车上、车下的奉军官兵互相对射,张学良乘坐的专列弹洞累累。在张学良卫队的猛烈攻击下,乱军终于被打散。穆春、王永清被逮捕关押,骑兵十四军被遣散。

为感谢姜化南的救命之恩,张学良以将军的规格厚葬这位忠勇的保镖,并拿出私人钱在梨树县购置土地,为姜化南修建墓园,还亲自撰写了碑文。 1927年10月,姜化南遗体正式安葬,张学良委派两名上校军官来主持安葬仪式。梨树县公署还在县城东门外为姜化南修建了祠堂,祠堂内悬挂姜化南的画像,以纪念他的忠义。当时有对联称赞说:“肯使松花淘壮士,祇令梨树识将军。 ”

刘多荃蒋介石拉拢不好使

在张学良的众多保镖中,刘多荃是后来领兵最多的。抗战时期,刘多荃担任过战区副司令,麾下统兵多达数万人,可他的发迹却得益于当张学良保镖的那段经历。

刘多荃,字芳波,1899年出生在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市)的一个塾师家庭,1919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九期炮兵科学习。军校毕业后,刘多荃返回奉天,任奉军炮兵排长、连长。1925年,刘在保定军校时的同学兼挚友姜化南将他推荐给张学良,称赞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遂直接提拔刘多荃担任卫队少校副队长。

1926年9月,姜化南身亡后,王以哲接替姜出任卫队长,刘多荃也被提升为中校。次年,因为奉军南下河南的作战需要,张学良将卫队扩编为卫队旅,刘多荃出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1月,刘多荃参与了枪毙杨宇霆和常荫槐,当时他负责的是外部警卫。

东北军入关调停中原大战后,蒋介石电邀帮了自己大忙的张学良到南京晤谈。1930年11月,张学良带着卫队团一部分官兵乘专列到达南京。这是东北易帜后,张学良首次来到国民政府的首都,为避免遭人暗算,刘多荃安排卫兵们严密保护,随时注意身边的可疑动向。在拜谒中山陵时,蒋介石突然即兴对张学良的卫队官兵来段训话,说:“你们是张副司令的卫队,也是我的卫队,你们要成为严守军纪服从命令的模范。 ”谒陵之后,蒋介石派人送给卫队团军官每人一块蓝色绸缎面料,还宴请了全部随行军官,并送来许多烟酒食品。刘多荃不为所动,警告下属:效忠张副司令,不要受人蒙骗,做出对不起长官的事情。

刘多荃在张学良身边七年,熟悉张学良的脾气、秉性和所感所想。东北军到西北“围剿”红军后,刘多荃暗中接济红军,采取打假仗的方式迷惑国民党当局。西安事变爆发时,刘多荃亲自指挥到临潼“捉蒋”,因此被蒋介石“记仇”。全面抗战后,刘多荃出任四十九军军长,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失利,蒋介石竟然将他的军衔由中将降为上校,后来经人说情才予以恢复。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拉拢原东北军打内战,委任刘多荃为华北“剿总”副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并晋级陆军上将,成为傅作义的副手。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多荃举家迁往香港,在香港响应一些原国民党将领的号召,通电起义。恨极了刘多荃的国民党特务在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将仍在国民党军队任职的刘多荃长子刘全礼杀害。

1949年12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多荃从香港返回北京,后历任政务院参事、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7月逝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恺新   编辑: 刘嵩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