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四大保镖”:卫队长姜化南曾替张赴死
2009年11月04日 14:46辽沈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张学良(右二)在侍卫们的簇拥下拜谒中山陵,右一为蒋介石。

张学良身边有一批承担保卫职责的侍卫副官,老百姓称这样的人为“保镖”。张学良的保镖中最为著名的有四个人,那就是谭海、姜化南、刘多荃和何世礼,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有的甚至为保护张学良献出了生命。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他们的共同品格,那就是“忠义”。

鞋匠出身的第一保镖

谭海是在张学良身边时间最长的保镖,长期主持帅府的安全保卫事务,堪称张学良的第一保镖。

谭海,字恩波,1891年生,义县班吉塔村(今属凌海市)人,是东北军元老张作相的同乡。谭海自幼由奶奶抚养长大,虽然家境贫寒,奶奶还是含辛茹苦供他读了三年私塾。长到十几岁时,奶奶送他到锦州城里的一家鞋铺做学徒,学得一手鞋匠手艺,出徒后就在锦州当上了鞋匠。

由于贫穷,谭海二十多岁还没有娶到媳妇。一次,有个邻居来说媒,女方是同村的孙氏。孙氏家里有两个不务正业的哥哥,孙氏为了摆脱这个家,就想找个安分守己的本分人过日子。当时谭家在村里最穷,谭海却老实厚道,于是两家一拍即合。据说,谭海娶亲时连洞房的门帘都是向邻居借的。

谭海婚后不久,所在的鞋铺因生意不好而倒闭。在家里闲居几个月后,谭海来到奉天城找到张作相。谭海的父亲与张作相曾结拜为异姓兄弟,张作相遂收留谭海在军中当差。

谭海谨慎、认真的个性,很快赢得了张作相的好感,不久就由士兵被提拔为军官。1922年底,当得知张学良身边需要副官时,张作相便把谭海推荐给了张学良。谭海从此在张学良身边开始了长达14年的随侍生涯。

1928年,张学良执政东北后,在大帅府里设内侍卫处,谭海出任处长。张学良解决杨宇霆、常荫怀,就是谭海亲率卫士将杨、常击毙于老虎厅内。

谭海在担任内侍卫处处长时,被破格晋升为少将。谭海实际上还是帅府的“大管家”,连张学良未成年弟弟妹妹们的零花钱都由谭海来发放。事隔多年后,一位原东北军将领对谭海的女儿说:“要是你父亲贪财,那他早发了,谁要见张学良不得通过他啊? ”可谭海觉得借机敛财对不起张学良的栽培,所以,在大权在握的几年中,他始终洁身自好,不该拿的钱决不拿。

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回南京。临行时,谭海执意要跟随护卫,张学良已经意识到此行凶多吉少,所以,坚持让谭海留在西安。没想到,这竟成了谭海与张学良的永别。

张学良失去人身自由后,谭海随东北军东调。蒋介石对谭海这样的张学良死党是不可能重用的,遂任命谭海为江苏绥靖公署少将参议,只拿薪水不干事。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谭海不愿再在军中,便回到天津隐居。

张学良得知谭海到了天津后,派人捎来口信:“我在天津的房子你随便住。 ”可被谭海婉言谢绝。不久,天津的日本特务机关知道谭海的真实身份后,威胁他交出由其保管的张学良的财产,遭到谭海的断然拒绝。大失所望的日本特务当即打了谭海两记耳光,并将其投进监狱,后来经张作霖五夫人寿懿营救方才被释放。

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郑介民来天津找到谭海,声称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有一本日记丢失了,向谭海询问下落。谭海说:“我从未见过什么日记,蒋介石回南京时,我把蒋介石的东西随即寄往南京。共有两个手提箱,里面装些什么我不知道。 ”郑介民只好无果而返。不久,一些朋友劝谭海出来做事,在国民党政权中担任一官半职,这样也能避免特务骚扰,谭海却说:“我为张学良守节,忠臣不事二主,我是不会出来给蒋家做官的。 ”

1954年,谭海死于脑溢血。去世后,家属在清理其遗物时发现,在他卧室内悬挂的一幅油画后面密密麻麻贴满了一张张已经发黄了的剪报,都是抗战后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张学良的消息。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恺新   编辑: 刘嵩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