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 贾陶
2009年10月14日 16:25铁岭文史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贾陶利用这次改编的机会,在629团掩护了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并以团长的身份安排了这些同志的公开职务。他还联系解方团等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形成了以贾陶为核心的进步势力。不久,中共东北军第110师工委在629团成立,贾陶任师工委军事委员。在师工委的领导下,贾陶主办了进步刊物《尖兵》,向团内外官兵进行正面宣传教育,还编了团歌,歌词是:“纪律铁一般,团结固如山,我们是坚决抗日的629团……任凭他们(指国民党蒋介石)不发饷,吃高粱面,我们仍要坚持抗战!”①同时,在团、营、连建立救亡室(即学习室),给官兵上政治教育课,教唱抗日进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这些激动人心的歌曲,在110师广泛传唱,歌声响彻涡河、淮河两岸,振奋了官兵的抗日激情,扩大了革命影响。(① 据阎闾、赵东阜同志提供的资料。)

在中共东北军第110师工委的努力之下,全师官兵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因而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加之110师官兵坚决请求抗日,为国民党反动卖国政策所不容,因此当110师到达睢宁时蒋介石下令51军军长于学忠解散这支抗日队伍。于学忠与蒋多次交涉,恳请保留编制,蒋介石却毫不松口,在事出无奈的情况下,贾陶、解方等人给于学忠出谋划策,请求保留部分编制,以保存革命力量。后经多次周折,蒋介石才允许110师缩编成4个营,分别插入51军各师、团中。1937年5月,第110师被解散,师工委决议,由贾陶等人通过各种关系,将中共地下党员安置在这4个营中,贾陶率党员最多的1个营编入51军114师342旅(下辖683团、684团)贾陶任342旅上校副旅长(旅长李雨霖系李杜将军之弟,他同情共产党,后在河南许昌作伪军工作时牺牲)。与此同时,党在114师成立了特委,贾陶任师特委军事委员。由于贾陶等人的机智灵活和斡旋工作,蒋介石竭力想消灭110师进步力量的企图并未得逞,相反,却使51军中国共产党的力量继续保存下来,使51军成为我党在东北军内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党以114师为基础,成立了中共51军工委,项乃光(后叛变)任书记、王西萍、贾陶(军事委员)、解方、王学明、刘培植为委员,军工委就秘密设置在贾陶的342旅内。因此,中共51军工委的同志和许多党员都与贾陶保持密切联系,他平时掩护这些同志从事秘密活动,一旦发生意外,他想尽一切办法加以保护。由于他工作大胆谨慎,加之有合法身份作掩护,国民党当局虽察觉51军里有共产党,却一直查不到实据,奈何不得。除军工委外,51军的两个师均建立了特委,7个团成立了党总支,许多营、连设立了特支和支部,发展党员300余名。贾陶和党内同志一道,团结广大官兵培养和介绍其中一些先进分子入党。贾陶主要负责51军高中级军官的统战工作,他和51军113师339旅副旅长乌庆霖结成深厚的友谊,在他的帮助下,乌庆霖进步很快,贾陶正准备介绍他入党时,乌庆霖不幸遇害,没来得及履行入党手续。贾陶对党忠心耿耿,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对同志热情,乐于助人。尽管他身居副旅长之职,但在党内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同志。党组织发生经济困难,总是由他设法帮助解决,他自己却生活简朴。因此,他在51军中共地下党员和爱国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51军奉命防守青岛。为了表示誓死抗日的决心,贾陶把心爱的妻子阎闾送往延安,相约抗战胜利时再见!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周年,贾陶在青岛组织官兵举行纪念活动,部队士气高涨。遵照中共51军工委的指示,贾陶向旅长、师长和于学忠军长建议,将来撤退时可留下1个旅在胶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遭到于学忠的拒绝。请示我党的上级组织,亦未获批准。

1938年1月,日军大举进犯,徐州会战爆发。2月,51军奉命撤出青岛,转移鲁南,114师防守临淮关对岸一线,参加淮河战役。离青岛前,贾陶征得51军工委同意,曾向旅长、师长和于学忠军长建议,撤出青岛后可留下1个旅在胶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遭到于学忠的拒绝。后来抗日战争相持的事实,证明贾陶的建议是富有远见的正确意见。51军参加淮河战役,贾陶旅顽强作战,在临淮关战斗中,贾陶亲临前线指挥,率部队和党员同志顽强抗战,力挫强敌,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贾陶旅的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战斗力。例如,贾陶旅684团一营营副、共产党员罗广智率部反击日军,迫敌后退,他身负重伤,仍坚持不下火线,最后血洒疆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卢 骅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