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南海争端源头:美英法《旧金山条约》故意模糊其主权


来源:法制网

在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还问题,为以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法国政府在1930年9月23日的一份公报上向其他国家宣告,法国已占领了南沙群岛。1933年,先后有3艘法国军舰侵入南沙群岛。同年7月25日,法国政府宣布占领南沙9个岛屿。第二天,法国官方报纸对这些岛屿作了详细描述,这就是“南沙九岛事件”。实际上法国并没有占领9个岛屿,只占领了其中的7个岛屿。

日本对法国占领中国南沙岛屿很是恼火,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虽然事后日本军舰开进南海,但是根本不是法国的对手。

“南沙九岛事件”发生后,当时的民国政府受到很大的触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即7月26日,民国政府外交部专电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广东省政府也向法国提出抗议,各地的工会、农会、船员和渔民等团体也纷纷致电,请中国政府抗议法国侵占行为。居住在南沙群岛上的中国渔民将法国国旗、旗杆一起砍掉,并把法国埋在地下的标识挖出,抛入大海。

因为民国政府外交部门不了解被占各岛的名称及地理位置,无法及时提出应对策略。民国政府外交部不得不于1933年8月4日照会法国使馆,要求将各岛的名称及经纬度查明见复。这时,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出版中国南海疆域的详细地图,对疆域内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统一进行审定。

同时,面对法国占领南沙群岛的侵略行为,全国群起抗议,民国政府也开始更加重视维护南海诸岛。紧接着,民国政府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1934年12月21日,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作出了审定中国南海诸岛中英文地名的决议。

1935年1月,该委员会公布了审定后的《中国南海各岛屿中英文对照表》,详细地罗列了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第一次将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部分:东沙岛(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

1935年4月,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这幅地图1936年被收入由著名地理学家白眉初主编的地图集———《中华建设新图》,另名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断续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南海诸岛最南的国界线标在北纬4°,并将曾母暗沙标在国界线内。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正式划定九段线

抗日战争时期,南海诸岛沦陷。1939年,日本强行占领了南沙群岛,划归台湾总督管辖。南沙群岛被改名为“新南群岛”,西沙群岛也改名为“平田群岛”,日本继续开采南沙的资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签署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签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开始收复台湾,随后则正式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1946年秋末至1947年春,中国政府决定由海军司令部派“太平”、“永兴”、“中建”、“中业”四艘兵舰前往进驻西沙、南沙群岛。国防部、内政部、空军总司令部、后勤部等则派代表前往视察,广东省政府也派员前往接收,其中“太平”、“中业”两舰赴南沙,“中建”、“永兴”两舰赴西沙。“太平”舰后又奉命接收东沙。

1946年11月24日,民国政府海军总司令部第二署海事处上校科长姚汝钰率领的“永兴”、“中建”两舰抵达西沙群岛的主岛———永兴岛,他们在岛上竖起“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碑的正面刻“南海屏藩”四个大字,并鸣炮升旗,以示接收西沙群岛的工作完成。

与此同时,12月12日,“太平”、“中业”两舰亦抵达南沙群岛的主岛,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遂以“太平”为该岛命名,并在岛的东端立下“南沙群岛太平岛”的碑石,在碑旁举行接收和升旗仪式。

随后接收人员又到了中业岛、西月岛和南威岛,分别在岛上立碑为证;在太平岛设立了南沙群岛管理处,隶属于广东省政府管辖。

然而,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法国在日本投降后企图恢复其在印支的统治;刚从美国统治下独立的菲律宾也想争取对群岛的有效控制。当时,法国就赶在中国派部队进驻南海诸岛之前,占领了若干岛屿,并派军舰经常在南海诸岛巡逻。

[责任编辑:蔡信]

标签:南海 旧金山对日和约 美国 九段线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