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该地政府为何要求女警执勤时露大腿

2018-07-16 11:48:35 凤凰网历史 重光

近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的布鲁马纳小镇发布了一条“匪夷所思”的政令:所有女警在执勤时必须穿上她们的新制服-紧身超短裤。皮埃尔·安卡尔解释说此举是为了改变黎巴嫩在西方人眼中单调无趣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

按政令要求紧身短裤上街执勤的布鲁马纳小镇女警

但不过镇长怎么解释,这样的做法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镇议会里两面不讨好:保守派认为女警穿着不应如此“暴露”,且这与本职工作毫无关系;自由派则反对只对女警做特殊要求,不满男警仍穿着长裤。

表面上看布鲁马纳小镇为了振兴旅游业,也是拼了

社交媒体上对此事也议论纷纷,有人评论道:“为了吸引西方游客不择手段,无异于东施效颦。”;“现在西方的女警已经不这么打扮了,没必要再这么做了。”;“让更多女警参加工作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有益于男女平权,但令人堪忧的是,让她们穿紧身短裤究竟是让她们执行任务呢?还是取悦上级呢?”

紧身短裤执勤的布鲁马纳小镇女警背后的故事当然不止是振兴当地旅游业这么简单

“短裤”风波表面上看似是小镇镇长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一拍脑袋作出的决定,实际上是黎巴嫩多元文化与教派冲突的缩影,其背后有深远的历史渊源。

黎巴嫩地理位置简图

黎巴嫩位于西亚地中海沿岸,东接叙利亚,南邻以色列,是亚洲到欧洲海陆商路上的重要节点。巍峨的黎巴嫩山脉贯穿国境南北,拦截了自西面地中海飘来的水汽,使得黎巴嫩降水充沛,土地肥沃,是中东大片荒漠中罕有的一大片绿洲。

黎巴嫩卫星图,可见其国土内不仅植被覆盖面积大,而且还有中东罕有的雪山。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黎巴嫩植被繁茂,物产丰饶,尤其盛产雪松,连《圣经》中都多次提及黎巴嫩的香柏木(即雪松)高大优美,质料细致,馨香悦人。雪松也于是逐渐成了黎巴嫩的国家象征,其国旗与国徽上均有雪松图案。

黎巴嫩山区中的雪松林

黎巴嫩国旗

正是因为境内多雪松木,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造船原材料,早在公元前15世纪,居住在今日黎巴嫩境内的腓尼基人(其为闪米特人的一支,与阿拉伯人以及犹太人有共同的祖先)就砍伐雪松,造船出海,打渔经商了。由于占得先机,腓尼基人几无竞争对手,其很快建立起了多条海上商路,西亚、北非与南欧由此联通。

腓尼基人建立的商路

腓尼基人在此基础上,将经济优势转换为政治霸权,以黎巴嫩为基地,建立了诸多海外殖民地,遍布地中海沿岸,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城市,如与罗马争雄地中海多年的迦太基,最早就是由腓尼基女王迪多建立的殖民地。

迦太基遗址,在今北非突尼斯

虽然腓尼基在繁荣千年后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攻灭,但其对世界的影响并未就此止步,其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文明成果,其中最伟大的要数腓尼基字母表,它不仅是西亚北非之后通行的诸多字母系统的基础,而且其还被希腊人采纳改进,传入欧洲,演化出了通行世界的拉丁字母系统。腓尼基人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从左至右分别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腓尼基字母、希伯来字母与阿拉伯字母

腓尼基人创造的海洋文明将黎巴嫩纳入了世界体系,早早为其奠定了西亚对外交流桥头堡的基调,黎巴嫩整体上外向开放的文化氛围,与此不无关系。除此之外,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世界性宗教也在黎巴嫩交融碰撞,助力其文化多元化。

贝鲁特市内的圣乔治主教座堂隔壁就是穆罕默德·艾明清真寺

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兴起,并迅速传入了黎巴嫩,经过百年发展后,黎巴嫩成了罗马帝国境内除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之外另一重要的基督教中心,信徒成群。公元4世纪末,一位名为马龙的基督教修士在黎巴嫩山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教派,追随他的信徒被称为马龙派,该派的信仰随后传遍了整个黎巴嫩,并成为黎巴嫩基督教的主流教派。

马龙的圣像

因马龙派与拜占庭国教--东正教在部分教义上存在冲突,其与叙利亚的东方教会以及埃及的科普特教会一样,遭到了拜占庭统治者的迫害,大量生命与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马龙派信徒被迫迁入黎巴嫩山区中居住,基督教在黎巴嫩山区中的主导地位由此形成。

黎巴嫩山区景色

虽然黎巴嫩的居民此时信奉的是基督教,但他们说的是阿拉米语,与同属闪语的阿拉伯语较为接近,况且他们还遭到了拜占庭统治者持续不断的宗教迫害,因而当他们信奉伊斯兰教的闪族同胞--阿拉伯人于公元7世纪中叶突然崛起,冲出阿拉伯半岛,北上进攻拜占庭控制的叙利亚与黎巴嫩时,当地的居民并未作太大抵抗,不援助其宗主拜占庭的军队,还有些人甚至暗中与阿拉伯人联系,开城投降,给拜占庭驻军“背后捅刀”,阿拉伯人因此在短短几年内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整个叙利亚与黎巴嫩,黎巴嫩由此转由阿拉伯人统治。

阿拉伯帝国在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统治下的疆域,时间为654年

尽管受阿拉伯穆斯林的控制,但马龙派基督教徒仍获得了较大限度的自治权,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由于黎巴嫩自然环境远优于满是沙漠的阿拉伯半岛,因而不断有阿拉伯穆斯林移民黎巴嫩,当地的居民也逐渐被阿拉伯统治者同化,不少人因此改宗伊斯兰教,并改说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教由此也在黎巴嫩扎根发芽。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旧影,摄于20世纪初

由于境内山脉纵横,黎巴嫩的地理环境相对隔绝,且马龙派基督教会的势力较强,因而黎巴嫩的基督教徒没有像叙利亚与埃及那样几乎被穆斯林同化殆尽,与此同时、希腊天主教、希腊东正教与亚美尼亚教会等相对较小基督教派也因此得以幸存至今。至20世纪初,基督徒仍占黎巴嫩总人口的50%以上,与穆斯林平分天下,而穆斯林当中逊尼派与什叶派也各占一半,教派林立使得黎巴嫩明显有别于其他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在社会人文方面显得更为自由多元。

2013年的黎巴嫩宗教信徒分布图,红色为马龙派、橙色为希腊天主教、黄色为希腊东正教、褐色为亚美尼亚教会、紫色为什叶派、绿色为逊尼派、紫罗兰色为阿拉维派、蓝色为德鲁兹

由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是由同属闪族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创立的宗教,而黎巴嫩长久以来其居民也多为闪族,因而两者均可以说是黎巴嫩自身的文化。同时,得益于黎巴嫩沿海的地理位置,黎巴嫩同时也长期受欧洲文化的熏陶,其中法国文化对黎巴嫩的影响最深,而这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与近现代的法国殖民不无关系。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街头

11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入侵小亚细亚,成功击败了当地的拜占庭守军,拜占庭因此几乎丢掉了整个小亚细亚,首都君士坦丁堡危在旦夕,拜占庭皇帝被迫向西欧基督教诸国求救,希望其能发兵协助拜占庭击退入侵的穆斯林,收复失地。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示意图

以法国、英国与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遂召集兵马,发动多次十字军东征,扬帆远航,登陆叙利亚、黎巴嫩与巴勒斯坦沿海地带。在击败当地的穆斯林后,十字军在此建立起多个基督教国家,其中就有在今黎巴嫩境内的的黎波里公国。

1135年地中海东岸局势,深绿色为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淡绿色为塞尔柱帝国、紫色为拜占庭帝国、灰色为耶路撒冷王国、红色为的黎波里公国,蓝色为安条克公国

黎巴嫩的基督教徒由此重建了和欧洲的联系,不同于其他向君士坦丁堡牧首或地方首领小众的东方基督教会,马龙派借十字军东征的机会,选择向罗马的天主教教宗效忠,以此换来了法国与意大利对马龙派长久的支持。当十字军建立的国家被穆斯林攻陷后,黎巴嫩转由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统治,此后随着马穆鲁克王朝被奥斯曼帝国征服,黎巴嫩又臣服于土耳其人。

1289年,埃及的马穆鲁克灭亡的黎波里公国

尽管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马龙派维持了与欧洲的联系,仍持续获得法国与意大利的援助,法国甚至在1860年黎巴嫩发生内战时出兵干涉,向奥斯曼帝国中央施压,保护马龙派。1918年,奥斯曼帝国在一战中惨败,国家解体,其在西亚的广袤领土被英法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瓜分。1920年,黎巴嫩与叙利亚一道归由法国委任统治,法国“卷土重来”。

《赛克斯-皮科协定》大致确定了如今的阿拉伯世界东部各国边界,红色及浅红色为英国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蓝色与浅蓝色为法国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绿色为帝俄殖民地(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而取消),紫色为国际共管的巴勒斯坦地区。

尽管法国在1943年就退出了黎巴嫩,但在这短短23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法国给黎巴嫩留下了诸多遗产,其为黎巴嫩开通了通往法国的定期航线,修建了黎巴嫩的第一条铁路,开办了诸多西式的学校……由于法国在殖民统治期间大力推行法语与法国文化,黎巴嫩社会因此深受法国文化浸润,变得更为开放世俗。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航拍图

法国为黎巴嫩的经济发展与科教文卫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黎巴嫩在独立后经济繁荣,且局势一度十分稳定,被称作“中东瑞士”,其首都贝鲁特也因基础设施完善,风景优美而被称作“东方巴黎”。

夜市中的贝鲁特依然喧闹而世俗

与此同时,法国也为黎巴嫩确立了教派分权的政治制度,总统必须是马龙派基督教徒,总理必须是逊尼派穆斯林,议长必须是什叶派穆斯林,内阁中必须要有一名部长是希腊东正教徒,同时基督徒与穆斯林平分议会席位。

这套分权制度看似完美,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因比例限制,各派都不占绝对多数,在政见存在分歧时常常难以达成一致,致使政令无法通过,民怨沸腾。同时黎巴嫩教派林立的社会环境虽然造就了多元的文化氛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教派摩擦,保守派与自由派矛盾不断。

现任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于2016年10月31日当选总统前,该国有两年半的时间处于无总统状态,各派一直无法就由何人担任总统达成共识

因巴勒斯坦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派冲突则火上浇油,在1975年引爆了黎巴嫩内战的火药桶,基督教民兵对抗伊斯兰教派武装与巴解组织,这一打,就是15年。内战给黎巴嫩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十余万人死亡,至今黎巴嫩都未完全从中恢复元气,教派之间的对立情绪目前仍根植在黎巴嫩社会深处。

贝鲁特街头,摄于1982年内战期间。

此次布鲁马纳镇的“短裤”风波,实际上也是教派矛盾的具体体现,基督徒对部分穆斯林煽动推行保守政策极为不快,因而身为基督徒的镇长才“使性子”,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借口,要求女警穿超短裤上街巡逻。以此故意气保守派穆斯林,打压其气势。

但实际上,这样不假思索而孩子气的做法,实质上只会使得本已碎片化的黎巴嫩社会更加分裂,不同教派之间的对立情绪只会因此越来越重,这无助于黎巴嫩国家的稳定。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