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苏诺门坎战役
2009年03月05日 18:49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版本三

诺门坎战役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日军的损失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只能按苏军公布的战果为准了,大约为25000人(包括伪满军)。苏军损失为:战死6831人,失踪1143人,飞机207架。诺门坎战役让日军正确认识了苏军的战斗力。战后,苏日双方达成了暂时的妥协。苏日再次交战时以是1945年8月了。

媾和之后的日军对阵亡的高级军官人人追赠,他们是:关东军第23师团参谋长大内孜陆军少将;步兵第64联队联队长山县武光陆军少将;步兵第71联队联队长冈本德三陆军少将,森田彻陆军少将;步兵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美喜雄陆军少将;关东军第1坦克师团第3战车联队联队长吉凡清武陆军少将;关东军第2飞行集团第15飞行战队队长安部克己陆军航空兵少将。

偌门坎战役的影响和意义

以下文章都是转载。

评论(一)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讨论“南进”、“北进”方针时,军方认为,在正常动员的条下,日苏双方师的战斗力大体为一比一,而由于苏德战争,远东苏军整备状态欠佳,战斗力只及日军师的七成五。因此,对付苏军远东15个师,日本只需动员11个师,也即东北现有兵力即可胜任。但如考虑保证全胜,须2倍于敌之战斗力,即动员22个师,就需要从关内抽兵。

但这一估算的基础为远东苏军为应付德军进攻抽调一半,即30个师中的15个(70万人中的35万),以后才成为“熟柿”状态。结果至8月初,苏军在远东始终保持20-25个师,成为日军所谓“涩柿”状态。且日军情报部门研判德军本年内无力迫使苏军投降,而明年形势也不一定有利于德军,所以日军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北进”计划。而日军始终无法下决心抽调更多一些兵力北上的原因,即在于中国战场对其的牵制。

评论(二)

诺门坎战役确保了二战中苏联东部边境的稳定

1939年9月15日,日本被迫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诺门坎协定》,规定双方立即停战。为追究责任,日军大本营在战役后期撤换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陆军中将;战后一个月内又陆续免去了参谋本部次长中岛铁藏陆军中将、作战部长桥本群陆军中将及关东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和所有作战参谋等将佐的职务,关东军内的对苏“强硬派”几乎被一扫而光。

诺门坎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让日军看到了苏军的强大战斗力。这场战役树立了苏军对日军的心理优势,也奠定了苏联远东边境地区的稳定,它也是日本放弃“北进战略”,未敢与希特勒联手从东方进攻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对付纳粹德国,从而迅速扭转了战局。

评论(三)

此战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沉重的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而且促使日本将“东进”的国策改为“南进”,这就为日本在二战中的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

通过诺门坎之战,使苏联能够在莫斯科战役的关键时刻敢于抽空远东边境的20个亚洲师投入欧洲战场,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决定性作用。对亚洲战场而言,诺门坎战争期间正值我国抗战的艰苦时期,关东军向关内增兵的计划无法实施,也有力的支援了我国的抗日战争。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大本营在“南进”战略的主使下,偷袭了珍珠港,不但失去了与德国在远东会师的机会,使自己陷入不能支撑的太平洋战役,而且终于将美国拖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 前一页12345678910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