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苏诺门坎战役
2009年03月05日 18:49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诺门坎战役的前奏,“张鼓峰事件”。

1936年3月,苏联同蒙古人民共 和国签订了《苏盟友好互助条约》。

1938年7月9日,苏军开进张鼓峰,并在主峰构筑工事,“张鼓峰事件”爆发,当时日本陆军正全面侵华(武汉会战),伪满兵力薄弱,日军在华32个师团,东北方面8个,第1,2,4,7,8,12,23,104师团,其中前4个是甲种师团,后3个乃新建的丙种师团(37年东北还没这3个师团的编制),第8师团原驻日本本土。日本政府打算对苏忍让,关东军不服,组织部队反击,抽调了驻朝鲜的第19师团第38旅团。

1938年7月20日,大本营决定停止使用武力,并把这个决定下达给朝鲜军司令部。在图们江西岸集结完毕的第19师团38旅等部,根据朝鲜军司令部的命令,返回原驻地。

1938年7月30日,第19师团第38旅团在得到关东军加强后,猛攻张鼓峰。31日上午5时,占领山峰阵地,六时占领沙草峰。苏军没有退却,反复争夺;炮兵猛轰日军炮兵阵地。8月2日,苏军大批飞机轰炸日军前线部队,并猛烈轰炸庆兴、古邑等北朝鲜各地。尽管如此,日军守住了张鼓峰至沙草峰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进攻行动,未经过军司令官(朝鲜军司令官)许可,是尾高师团长违背违背大本营和军司令官所坚持的不扩大事件的方针,抗命下达的。

1938年8月3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下令编成步兵第三十九军(步兵第32师、第39师、第40师,机械化第2旅、第59国境警备队和航空队等组成),任命远东方面军参谋长希特仑为军长。8月5日,苏军开始猛烈反攻,并出动坦克,飞机支援。8月6日傍晚,苏军第40师前锋部队占领了张鼓峰,日军组织夜袭,并反复争夺。

1938年8月10日夜,双方就有关停战规定终于达成协议。11日,大本营陆军部下令朝鲜军司令官,停止攻击,同时苏军也停止了炮击,双方军队从实际战线各自后退500米。8月11日12时,交换战俘,军事冲突完全停止,双方都未完全占领张鼓峰(苏占大部)。

“张鼓峰事件”总结

“张鼓峰事件”后,苏军拥有了张鼓峰的实际控制权,日军损失惨重。但客观的说,苏联的胜利是在集中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获得的,大概是受制于侵华战争(武汉会战)日本政府始终比较克制,在苏联大举反攻时没有增兵扩大事件。而远东苏军杀鸡用牛刀的用了一个集团军规模兵力,坦克飞机支援下,也没能完全攻占只不到2个联队防守的张鼓峰阵地,引发了日本关东军对苏联红军战斗力的轻视,直接证据就是,大本营没有追究第19师团长尾高在扩大事件中应负的重大责任,反而提拔为军司令。

与此对照的是,苏联在战后的论功行赏中,首功的第40师师长获得了列宁勋章,担任苏联远东军司令的布留赫尔元帅---国共合作时的“加伦将军”,想必很多人知道,却什么奖励都没有,相反8月18日,希特仑取代布留赫尔,被任命为远东方面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加伦将军”,不久即受清洗,于10月下旬被捕,11月下旬被枪决,据说罪名为“充当了日本特务”,成了“张鼓峰”事件,苏军实质上的失利的替罪羊。

关东军司令部研究了张鼓峰事件后,1939年4月25日关东军总司令植田谦吉大将签发了《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纲要指出下次在遇到类似国境纠纷就学习朝鲜军第19师团步兵38旅团坚决回击并借机占领争议地区坚决守住,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苏联承认关东军的领土要求。张鼓峰事件不久关东军又组建出了第24师团与第23师团,实力有所增强,其中24师团为野战师团,23师团则为国境警戒师团。

苏联也检讨了在张鼓峰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解散了苏联远东方面军,改为2个特别集团军,找了布留赫尔元帅做替罪羊后,迅速结束了远东地区的大清洗。11月,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指出了苏军自身建设上的种种不足。随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总军事委员会采取一系列重大步骤,以改善远东军队的战斗状况,为之后的诺门坎战役打好了基础。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