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教授的“学术”就是以《明史》为蓝本
2008年10月26日 17:50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二、省略:

清朝史官的叙述里除了臆造以外,省略也很厉害,王在晋的回答在《明史孙承宗传》里只有三句话,即“关外有三道关可入也”、“将建三寨于山,以待溃卒。”、“否,当更设兵”,最后一句还是臆造的,而王在晋另外部分的答辞都被省略了。

对比孙承宗的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王在晋的回答内容,清朝史官只取了第一句中的部分,其余的全部省略了:

经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为退守计,而三道关俱可入。”

经臣言:“边兵善走也,即杀不能止,况大势散,谁复为杀者。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

从清朝史官的叙述来看,他故意将后面的重点省略了,这样的安排使王在晋的表述就变得缺乏常识了,但实际上王在晋的回答很有内容,他是在很隐讳的告诉孙承宗一个比较冷血的战争法则,而这在当时这还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军事机密。

当时的情形是,孙承宗在看过重城的布署以后向王在晋询问,新旧两城在八里之内,而旧城外又有城防壕沟和设施,如果重城的士卒发生溃散,那一不小心就会陷于自家的品坑地雷与坑壕之中,新旧两城之间,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溃卒无路可逃,如果都拥于旧城之下,那到底是开门放他进来,还是不开门听任他们在外?

“臣时执偏见谓经臣议诚然,独是八里为两城,而旧城之坑壕空营当在三里之外,而新城之守卒法当四万。则四万之退步跟将及之,而一不戒,将城下之备尽为我设,北山南水既无旁出,而贼方拥此四万于旧城之下,开关延之不可,闭关谢之不可。将城上之备,又为我设,而城中惊溃无问也……”

王在晋很简单的告诉孙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溃可以奔向那里,而旧城也有三道关口可以进入。

经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为退守计,而三道关俱可入。”

孙承宗此时还是不明白,他问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为什么要为他们提供逃跑的便利?

“盖法云,置之死地而生。”

其实,孙承宗的多此一问暴露出了他的战争阅历很是不够,既然山上有山寨的安排,那就意味着王在晋根本不打算开门放他们进来。不过,事先说可以入三道关口或去山寨又是必须的,因为没有这些虚设的安排,那不就摆明了说重城即是死地了吗?若大家都知道了,那谁又会去据守重城呢?

看到兵部尚书孙承宗跟童子军一样提问,王在晋当时一定苦笑不已,接下来他坦然告诉孙承宗,重城乃是死地。

经臣言:“边兵善走也,即杀不能止,况大势散,谁复为杀者。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

其中“而实置之死”是在讲士卒去了重城就是被置之死地了,而这个冷血的安排之由来则是因为“边兵善走”。

王在晋告诉孙承宗“边兵善走”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即便是战场上立即正法也不能阻止其溃退,况且一旦有兵士溃退,则有可能导致全军溃散的情况发生,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了,那会连弹压溃兵的士卒都一起逃跑了,到时又有谁来督阵弹压呢?

在后来的叙述中,王在晋用了带有一语双关的说法“故为两城以固其心”连接下文,言下之意是说“两城”的设置,既能依仗城池而稳定军心,又可借此来消减边兵溃散的念头,但实际上是以后者为主的,因为那些品坑地雷和壕沟既是为敌而设,又是为逃散士卒而备的,这些能代替截杀逃兵的督战队。

王在晋所谓“而实置之死”是说那些士兵一入重城实际上就是入死地了,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很简单,只要王在晋一纸将令,绝不开三道关门就可以了,那时重城的士兵就马上陷于死战的境地。

如果王在晋下令绝不开关放溃兵进入,那就起到了比督战队还有效的作用,此时重城里的守军只有“死守城池”和“退守山寨”两个选择,而山寨此时不过就是摆设罢了,若城池都不能固守,那山寨岂能守得住?所以,重城里的士兵要想活命就只能倾力死战。

这样的布署实质上就是陷重城的士卒于死战,从而激励其战斗意志,所以王在晋说:“而实置之死以励其必死之气”,这和孙承宗所谓:“盖法云,置之死地而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要把“善走”的“边兵”安排进入一个死地,哪有讲得明明白白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王在晋才有了那么一番内含机巧的安排,应该说王在晋此番布置确有高明之处,但若被点破了可就麻烦了,试想,若谁都知道了这样的安排,那会有人愿意去据守重城吗?应该说这个安排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军事机密了,所以王在晋说得很隐讳不无道理,而要他说到这种程度都已经是过分了。但孙承宗好歹也是兵部尚书,所以跟他讲讲也无妨,于是王在晋坦诚相待,告诉了他原委,只不过孙承宗就显得太童子军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者不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