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教授的“学术”就是以《明史》为蓝本
2008年10月26日 17:50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例2批驳:

阎教授在这里的阐述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因为他跟随了清朝史官的观点,不加思考就先入为主的认同王在晋没有远略,所以一上来就将王在晋要修八里铺重城的方略定义为消极防御。

其实,稍微查证一下相关史料,王在晋修八里铺重城的方略,与袁崇焕在当时提出要修筑宁远的建议,谁更为高明,谁是有悖常识,几乎是一目了然的。

修八里铺重城的真实原因是,王在晋发现山海关关城本身修得有问题,存在重大隐患,所以他才提出要修筑八里铺重城,这在“王在晋题关门形势疏”里有详细记载:

王在晋题关门形势疏:“……缭垣于山是为边墙,而峰峦更高于垣数仞,贼如凭高击下何能站立。左山右海之间中辟为关,乃欢喜岭蜿蜒绵邈,紧抱关门,岭高于城,张弧决拾,矢达城楼,登岭下瞷,一城尽在目中。若架大炮,楼堞何能遮蔽。高岭有乘墉之势,斗城如锅底之形。昔武侯云地势兵者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山海一关不过通夷贡夷之道,严远戍之防有两河为保障,何夷虏之足忧。而今且以为冲边绝塞,此岂有形之天堑,成不拔之金汤者哉。臣与同事诸臣谋之,有欲筑敌楼,先居高山、高岭者。夫敌楼孤峙,能击远不能击近,倘为贼所乘,则益助其凭高博击,而我失其所控御矣。有为再筑边城从芝麻湾起,或从八里铺起者,约长三十里,北绕山,南至海,一片石统归总括,角山及欢喜岭悉入包罗。如此关门可恃为悍蔽”[iv]

意思就是说,王在晋到山海关以后,发现了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山海关外的峰峦高于山海关城墙,王在晋用“斗城如锅底之形”生动的描述了这一情况,他说关城外围的高岭好比铁锅的边沿,而关城就如同锅底。他认为山海关外这些高岭对关城有可乘之势,尤其以欢喜岭为甚。欢喜岭不仅“蜿蜒绵邈,紧抱关门”,而且还高于城墙,敌军若站在岭上,既能一览城中的情况,又能在其上将箭射入城墙,如果敌军架设大炮,城墙上的垛堞是无法抵挡的。由此可见,山海关关城本身存在重大的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王在晋援引诸葛孔明所云“地势兵者之助也”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作战时没有谁不想借地利之优来取胜,若后金军占领了这些高岭,他们就具备了地利优势,明军反而没有依仗城墙的优势,也就是所谓:“奴有战地,而我无守地”。

接下来王在晋阐述了山海关的重要性以及排除隐患的必要性,他说以前这个隐患之所以并没有显得很要紧,乃是因为山海关原本只是关外的“夷”、“虏”与内地交往所需的一个通道,又加之前面辽西走廊上有两河阻隔,所以边防的压力并不大,但如今却大有不同,现在山海关已经成为了“冲边绝塞”,是内地与关外之间唯一的屏障,所以必须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这个重大隐患更是不能不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重大隐患,众人都出谋划策,其中有人提出修敌楼来占据这些高岭,不过王在晋指出,敌楼修筑在岭上很孤立,能攻击远而不能击近,很容易被敌军攻占,那样情况将更为严重,所以放弃了这个方案。

后来经过众人的商议决定,为了弥补山海关关城的这个重大缺陷,在其外围再重新修筑一道边墙形成“重城”,北连山脉,南至大海,约长三十里,将一片石、欢喜岭这些险要都包罗其中,重城修好以后,山海关关城才真正能成为雄关天险。

在了解了“八里铺重城”议修的来龙去脉以后,反观袁崇焕在当时提出要在200里外的宁远去筑城,就显得很有问题,哪有放弃主阵地重大隐患不解决,而花一两年时间到几百里外修外围阵地的道理?

当时山海关关城自身都有重大隐患,排除这个隐患才是当务之急,如果当时王在晋不弥补这个隐患,而将修筑重城的物资从山海关源源不断的搬运到几百里外,去修什么外围阵地那肯定是有背常识的。

袁崇焕的意见一经提出便遭到了众人的之反对,最后孙承宗与王象乾否决了这个提议:

大学士孙承宗奏:“臣以六月二十六日入关城……臣意欲会诸臣之意,而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傍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即无事亦且驱西虏于二百里外,以渐远关城,更收二百里疆土于宇下。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张应吾曰:大寇来未有能应者……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v]

从孙承宗的奏章中可知,对于修筑宁远的计划,众人首先认为孤军到宁远很难自存;其次,众人觉得修筑所需要的材料搬运也成问题;再次,张应吾认为当时明军还不具备应付后金大举进攻的能力。

“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张应吾曰:大寇来未有能应者。”

最后,孙承宗总结说,在当时修筑宁远是袁崇焕提出来的,但遭众人反对,他和蓟辽总督王象乾否决了这个意见。

“此崇焕议而臣与督臣更议之,众亦谓然。”

可见,当时众人都认为修筑宁远并不适宜,而阎教授却有非常“强悍”的表现,从他的行文来看,他是已经看到了王在晋为什么要修重城的原因,但他马上不由分说的就加以批评,却又不罗列任何理由,似乎在他看来《明史》的见解就如同真理一样,因为先前有“王在晋无远略”的评价,所以王在晋无论作什么都是错误的:

“五月,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山海关门守御方略。他认为关门形势是:山海关南为海,虏如舍骑乘舟,乘风破浪,瞬息可达;北为角山,设有逶迤边墙,峰峦高于墙垣,如敌人据高扼险,成凭高搏击之势,山海关便不能守;中为关城,欢喜岭紧抱关门,岭高于城,斗城如锅底,由上击下,则无守地。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既无兵略、又无智慧。他主张在山海关外,再筑边城、兴修重城。”[vi]

阎教授在这里对王在晋的观点不加任何分析,只是简单践踏而过,很缺乏学者应有的阐述力度和分析深度,其观点好似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几乎达到了叫嚣的程度。所以,阎教授此处的阐述,给人的感觉是上下文连接非常突兀,且没有逻辑可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阎教授尽信《明史》而忽略其他史料。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者不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