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教授的“学术”就是以《明史》为蓝本
2008年10月26日 17:50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

阎教授所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他别出心裁的认为袁崇焕向叶向高反映了两次意见:

“袁崇焕想方没法,先后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即宰相叶向高。”[vii]

从阎教授的行文来看,他是以孙承宗奏章为蓝本写的,只是不知道这里是不是阎教授看走眼了?

原任大学士孙承宗疏辩:“天启二年,遂以臣入内阁,又命臣暂掌兵部事,适缺辽东经略,推侍郎王在晋以往。及在晋抵任,属道袁崇焕及两赞司移书故辅叶向高”[viii]

“属道袁崇焕及两赞司移书故辅叶向高”中有“两”,有“移书”,可惜是“两赞司”,而不是“两次”。这样的低级谬误实在不应该出自向来以“学术”自诩的阎教授笔下。

例3批驳:

《明史》在这里有两处明显的谬误,可是研究了袁崇焕二三十年的阎教授却依然照单全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处谬误中,阎教授的“注释”里已经有了证伪《明史》相关内容的史料,可是经常标榜“学术”的阎大教授却直接把这个史料作为《明史》中谬误的“注释”。

《明史》在这里的第一个谬误就是说王在晋赏识袁崇焕在宁前的工作。

“经略王在晋令崇焕移驻中前所,监参将周守廉、游击左辅军,经理前屯卫事。寻令赴前屯安置辽人之失业者,崇焕即夜行荆棘虎豹中,以四鼓入城,将士莫不壮其胆。在晋深倚重之”[ix]

《明史·袁崇焕传》中这段袁崇焕“经理前屯”、“四鼓夜行”的记载应该是出自《三朝辽事实录》中王在晋的一份奏章:

王在晋题:“……职属袁崇焕胆魄称雄,志力并矫,且其澡涤之襟期光明之心事迥迥逸群,职心重之,爱之。及崇焕对职曰:‘我不惜命。’职应之曰:‘性命与封疆孰重。’制袁崇焕轻进。职令其往前屯安插辽民,四鼓入城,夜行于荆棘,蒙茸虎狼潜伏之地,职未尝不壮其气,而深虞其轻进也。”[x]

这段叙述中王在晋确实对袁崇焕的不畏死有所夸奖,但是王在晋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却不是要夸赞袁崇焕的无畏,而是在批评他的“轻进”思想。

“及崇焕对职曰:‘我不惜命。’职应之曰:‘性命与封疆孰重。’制袁崇焕轻进。……职未尝不壮其气,而深虞其轻进也”

王在晋奏章中提到,袁崇焕对他讲自己并不怕死,于是王在晋反问袁崇焕,个人生死和守边大计到底哪个更重要?随即制止了袁崇焕的轻进。接下来王在晋感慨道,他未尝不认同袁崇焕不怕死的气概,但他对袁崇焕的轻进思想却有深深的忧虑。

从当时王在晋制止了袁崇焕的“轻进”来看,王在晋并不赏识袁崇焕的才干,只是对他的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热情有所嘉许,后面马上就对他的轻进思想表示了担忧。而如果纵览王在晋那份奏章的全文,不难发现整个奏折的重点都是在批评轻进。

在奏章里,王在晋评价袁崇焕之前,先以“轻”字概括了辽东战事以来所有败局,后又具体谈了他对袁崇焕“经理前屯”的看法。

王在晋题:“昔清、抚之败起于轻敌,三路之败起于轻进,广宁之败起于轻挑,轻之一字遂以亡辽。

……职属袁崇焕胆魄称雄,志力并矫,且其澡涤之襟期光明之心事迥迥逸群,职心重之,爱之。及崇焕对职曰:‘我不惜命。’职应之曰:‘性命与封疆孰重。’制袁崇焕轻进。职令其往前屯安插辽民,四鼓入城,夜行于荆棘,蒙茸虎狼潜伏之地,职未尝不壮其气,而深虞其轻进也

……前屯城廓不完,居舍未备,粮糗告诎,甲仗无全,辽人中可选兵三千,袁崇焕欲领兵居之,合所部可共得兵七千,欲驻兵不得不急修缮,急修缮不得不缓训练,以乌合之众居狼狈之乡,居平且难存活,遇变何以自持”[xi]

王在晋对先前败局的总结是“轻之一字遂以亡辽”,接着他提到“制袁崇焕轻进”,然后王在晋用“以乌合之众居狼狈之乡,居平且难存活,遇变何以自持”来形容袁崇焕要驻军前屯的打算,这显然是对袁崇焕的“经理前屯”的方略极为不满,丝毫没有嘉许的意思。

说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按照《明史袁崇焕传》里那位清朝史官的叙述,袁崇焕应该是因为“四鼓夜行,无所畏惧”而获得了王在晋的赏识,然后就被题为了“宁前兵备佥事”。但依据史料出处原文的意思,却是王在晋对袁崇焕经理前屯的方略很是不满,谈到他的“不怕死”其实是为批评他轻进、冒进作铺垫。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王者不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