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如今的朱镕基生活怎样,他的亲人对他又有何评价?一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信息报》披露了朱镕基的生活近况。
为堂兄写寿联
2003年9月9日是朱经冶老人九十大寿。这天朱经冶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席间他高兴地宣读了嫡堂弟、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写给他的两副贺联,一联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另一联为“儿孙满堂万事足,夫妻偕老百年欢。”朱经冶说:“镕基为官清正廉明,官风务实严谨,平日鲜有为人题词者,故此两联手迹弥足珍贵,殊堪留传后世也。”朱经冶原名叫朱镕墨,是朱镕基三伯父之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朱镕基刚到上海当市长时,朱经冶要堂弟为自己写一幅字,朱镕基当时一口答应,然而这一等就是十多年。
2003初,朱经冶因重症胰腺炎急性发作,住进医院。卸任前正是朱镕基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但他一直记挂着欠堂哥的字幅,于是抽空写了两副联,并写上朱经冶的小名“葵哥”送给朱经冶。
不看写自己的传记
朱镕基虽然退休了,但仍享受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待遇,不能像平常人一般随意走动。
2003年8月,朱镕基听说朱经冶病情好转,想去看看他。
朱经冶的小儿子,现任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的朱匡宇知道后,赶紧打电话说:“不烦劳长叔,父母都能行走,我们去看您吧。”于是8月下旬的一天,朱经冶和朱匡宇来到朱镕基居住的上海西郊宾馆。
刚刚在北京过完75岁生日的朱镕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有说有笑非常精神。兄弟俩在一起非常亲热,拉开了家常。不少退休领导都喜欢写些书,但朱镕基什么都没有写。朱镕基说过,不看别人写他的传记,认为都是东拼西抄去卖钱的。不久前,朱经冶的亲弟弟写了一本与朱镕基有关的书,写成后要送一册给朱镕基。那时正是非典时期,朱镕基见都没见。弟弟生气了,拂袖回了长沙。
朱经冶问朱镕基,弟弟要给他看书,为什么不见。朱镕基还是回答说:“我不要看。”朱镕基讲,他们去发言讲话,“想显示我同他们的关系”。那天他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有很多话说,朱镕基很风趣地表示,“你高兴,肚子不饿多留一会儿我不反对,但我不会留你们吃饭。”
相关阅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 ||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