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推进跨越发展的成功典范
2008年11月07日 16:54 】 【打印

③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来提高留守农民的收入水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使留守农民可以更多地获取土地、山林等方面的生产资料,从而为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为了让留守农民也能尽快富起来,近几年来,云和县立足本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食用菌、云和雪梨、名优茶、板栗、有机鱼等特色农业,几个农业主导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日渐显现。目前,云和县食用菌年生产量稳定在7000万袋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云和雪梨建成基地2万多亩,经培育的新一代云和雪梨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我县成为全省早熟梨基地规模较大的县(市)之一,产业化、规模化效益日渐显现。生态名茶发展迅猛,近两年新开发面积都在5000亩以上,已建成基地2万多亩,覆盖全县14个乡镇。板栗、库区养殖等种养效益良好,农民的增收渠道日渐多样化。同时,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引进和培育了天恩茶叶有限公司、仙宫果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目前,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20家,带动农户2.12万户,创建或联系农产品基地3.0万亩;拥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家,带动农户1.63万户,联系基地1.8万亩,覆盖了茶叶、板栗、蔬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制定和完善了12个农产品地方标准,13个农产品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认证。各类农产品获省级以上金奖15个、优质奖17个,"山兰"牌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3、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破解各项难题。"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是云和首创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云和县在"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探索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面对不断出现的难题,云和县立足于改革创新,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来逐一破解。近年来,云和县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资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①以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来经营城市。云和县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在短期内要大规模地推进城市建设,光靠有限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在推进城市建设中,依靠土地开发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以地聚财、以财建城、以城带乡的目的。为了加大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力度,建立了城市土地的收储制度,成立了土地收储中心,实行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出让的制度,管住城市建设的用地,有效杜绝了以往土地征用和使用上的随意性。为了提高城市土地的开发效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开发小区的详细规划,明确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局定位,拟定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展示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与新貌,造就不同区段的增值预期,引导业主向未来的黄金地段投资。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实行土地行政划拨;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项目用地降低门槛,给予优惠的地价;对经营性的建设项目则通过市场化手段运行,实行公开、公正有偿出让,所得的净收益,再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用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保证建设资金滚动使用,力求自我平衡,形成城市土地和资金使用的良性循环。这种以土地来经营城市的理念从现在来看虽然难以为继,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确实是为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云和县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管理改革,实行土地依法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让迁移进城的农民在保障权益的前提下走的安心,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特别是要推进下山转移中,早在2001年就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作了大胆的探索。规定下山转移安置小区(点)的建设用地,可通过下山转移村与建设用地所在村双方村委和户主协商,相互置换宅基地、耕地的途径解决。

②以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来破解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土地收储中心、城市防洪工程有限公司等五大国有公司,实行公司"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还贷、自求平衡"的建设方式,促使城市建设由政府投入向市场化运作转变。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建立国有资产营运新体制,盘活城市的土地资源存量和国有资产存量,把历史形成的资源性资产和已经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变成我们现在要营运的资本,把未来可以收益的资金和政策性可以预测的收益变成现实的投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燕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