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推进跨越发展的成功典范
2008年11月07日 16:54 】 【打印

①以强化农民素质培训来推进农民转移就业。深入实施"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四年来,云和县每年平均累计培训农民1.5万人次,转移3.5万人次,连续四年获得省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一等奖,实现了64%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整合资源,健全网络。成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资源整合机构,将原先由农、林、科、教等20多个部门开展的农民培训,全部由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转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实施,真正做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制定实施培训计划,统一选编培训教材,统一聘任授课教员,统一管理培训经费,实现培训资源和培训效果的共享。高度重视农民培训转移基层网络建设,全县17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民培训转移工作联络员队伍,县内外共组建各类服务援助组织78个,建立了14所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6所村级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和20多个2000多亩面积的优势产业教学实习示范基地。二是创新载体,提升质量。坚持分层次培训原则,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异地创业、职业道德、市场营销等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将中青年、专业农户、异地综合开发人员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着重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云和师傅"中级技术职称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食用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有效地增强培训质量,提高了培训效果。充分利用职业高中、就业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解决农村劳动力怕培训后就业难的后顾之忧。三是发挥特色,打造品牌。坚持把打造"云和师傅"品牌、鼓励农民异地综合开发作为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进一步加强与外省市县政府沟通,积极在外省市县建立了云和异地开发乡镇级联络站,组织有能力、有技术、有经验的"云和师傅"带领本县农民到异地实行"组团式"开发,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实行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管理,改变以往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开发模式,实行股份开发,实现共同盈利,大大提升了"云和师傅"的战斗力。截止目前,全县已有96人携带县政府颁发的"云和师傅"证书,带领本县9800余名群众到异地实行"组团式"开发,足迹遍布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28个省、168个县市,主要从事食用菌、茶叶、水电、商贸、餐饮、建筑、种养、玩具等行业的综合性开发。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云和师傅"的品牌效应,还围绕"云和师傅"4大类40个类别的相关技术项目进行了商标申报注册工作,目前已有两大类通过了审批注册,"云和师傅"商标成为了全省第一个以劳务为主的商标。四是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不断健全农民就业创业信息档案,在异地成立维权服务中心,为处出农民实行跟踪服务。当外出转移农民权益受到较大侵害时,县政府及时组织援助中心人员奔赴事发地,与当地政府一起展开调解,维护外出农民合法权益。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年来,全县共为异地创业农民解决异地各类大小纠纷案件300余件次。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中心",及时为留守人员提供生产、生活、学习方面的互帮援助服务,有效解决了外出转移农民的后顾之忧。

②以加快下山转移小区(点)的建设来推进农民下山转移。1996年以来,云和县就开始积极引导高山、边远山区和库区等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民搬迁下山。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2005年,云和县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筹规划、梯度转移,市场运作、政府补助"的原则,编制了"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建设规划、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规划,计划通过6年时间使1.2万人转移下山。根据"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总体部署和考虑群众下山转移承受能力、人口流向及生活、就业、就学便利等因素,采用自建房式下山、公寓式下山、资金补助式下山、县外安置补助等多种方式转移。比如首期普光农民公寓,改变了2000年农民新村由农民自建排屋的供地方式,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建设,对土地划拨价格、税费、房屋建设等成本进行测算,按照1650元/平方米的政府建设成本价出售给下山群众(云和县现在商品房市场价在3300元/平方米左右),同时县政府还给予每人6500-10000元的资金补助,不仅降低了农民进城成本,还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007年以来,还把下山转移与建设用地复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大了整村搬迁力度,拟通过五年时间(2008-2012年)实现1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整村搬迁。自2000年至今,云和县先后建成各类下山转移小区(点)40个,使6268户、21804人转移下山。同时,按照"做好小集镇、整合中心村、做优示范村、撤并自然村、迁移高山村"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留守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村庄示范整治、乡村康庄、农民饮用水等一系列富民工程的深入实施,切实加强农村交通道路、给排水、电力设施、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幼儿教育场所、村委办公场所、村民休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带来了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较大变化、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干群关系的改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燕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