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高达270多米的古代工程奇迹如何被毁

2017-12-22 16:18:18 凤凰历史 殷夫

本月10日,四川绵竹九龙镇九龙寺突发火灾,寺内一座高达80余米的十六级佛塔--毗卢塔惨遭焚毁。由于塔身为全木结构,系采用传统建筑工艺建造而成,是故燃烧效果远较一般火灾“壮观”,如照天明烛一般,场面摄人心魄。

【九龙寺火灾现场】

稍后,各大媒体在报道此一事件时,纷纷用了“亚洲最高木塔”的字眼,这种说法准确么?

世界现存最高的全木结构古塔,为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佛宫寺释迦塔,即俗称的应县木塔,全高67.31米。论高度而言,它确实不如四川的这座落成仅8年的毗卢塔。不过,若考诸历史,该塔远远算不上是最高木塔:建成于公元519年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九级木架,至于塔高则有多种说法,从270多米至136.71米不等,但即使取最保守的估计,也远远超过了应县木塔和毗卢塔。

可惜的是,北魏永宁寺塔的命运却与近期出名的后辈出奇得相似:存世仅短短16年,就在永熙三年(公元534年)被火焚毁。

永宁寺塔到底有多高?

在北魏著名史学著作《洛阳伽蓝记》的开篇第一章,作者就提到了永宁寺:

“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在宫前间阂门南一里御道西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在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永宁寺在洛阳上千座寺院中,牢牢占据着占据首席的位置。这不但因为它是灵太后敕建的皇家寺院,还由于永宁寺塔的惊人尺度和巨大体量,使它成为北魏洛阳最为突出的城市景观,给当时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当时掌握北魏实权的灵太后胡氏为建造此塔,可谓倾尽全国之力。

说永宁塔离洛阳100里就能看到,未免夸张,那么该塔到底有多高呢?

北魏人所著的两部著作《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对永宁寺塔都有较为细致详实的描述,但对塔的高度却说法不一。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说法,“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去地1000尺”。北魏前尺=27.285厘米,一千魏尺折合公制为272.85米,达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运用当时的工程技术和土、木等简单建筑材料,显然不可能达到。

更加可信的数字来自《水经注》,其《谷水》卷记载,永宁塔“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不但数字具体,对于高度的上下起止也交代的相当清楚,想来这一数字可能是经过了实地丈量。另外,《水经注》记载的塔地基宽度为十四丈,合今38.2米,这与考古发掘现场测量的38.2米高度吻合,也从侧面印证了《水经注》记载的可信度。这一高度,在《魏书·释老志》也有旁证;“洛阳永宁寺佛图九层,高四十余丈”。

【永宁塔复原图】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曾亲自登临永宁塔,为何会得出“九十丈”的离谱数字,可能与他对建筑尺度的错误估计有关。永宁塔第一层的高度确实差不多是十丈,往上则逐层收缩,这一点为杨所忽略,简单化得将九层估计为九十丈。

虽然没有272米的摩天大楼高度,但四十九丈合今133.7米,另加塔刹五丈,则永宁寺塔的总高也达到了辽代应县木塔的2.2倍,这在当时显然是一个惊人的高度,这是如何做到的?

土木混合定海针

根据考古发掘信息显示,永宁寺塔之所以能有近140米的高度,两倍于应县木塔,是因为采取了特殊建筑技术。

在塔的中心位置,造塔者布置了一个五间见方,边长各为16.73米的土木混合结构的巨大墩台。墩台逐级收缩,类似于金字塔,有最为稳固的力学结构。墩台上的木质构件,与塔身外围的梁柱构架巧妙结合为有机整体,从而使整座建筑大大增强了对大风和地震的抗受能力。

【永宁寺塔平面复原图,中间即为土木混合墩台】

这种建筑中心起筑土木混合高台的技术,始于西周,极盛与春秋战国,永宁寺塔则是这一技术的最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该塔并非纯粹的木结构建筑,应称其为土木混合结构更为准确。正是因为这个巨大的高台结构,在清代永宁寺塔曾被误定为陵冢。

按照《水经注》的说法,永兴寺塔是以代都(今山西大同)的七级浮屠为蓝本,又加高加大而扩建为九级。塔的基本造型模仿自印度、犍陀罗的塔殿,无论是建筑外立面,还是细部装饰结构,都带有浓重的域外特点,与中国后世的“楼阁式木塔”迥然不同。

【北魏九层石塔,永宁寺塔的外立面形态推测与此类似】

焚毁:木结构建筑的宿命

公元528年,永宁寺塔的赞助人灵太后胡氏在河阴之变中,被尔朱荣扔进黄河中溺毙。6年之后的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一代巨塔也走向了末日。

永熙三年二月,木塔突然遭雷火直接命中,大火首先从第八层烧起,并很快扩散开来。当时在位的北魏孝武帝发现火情后,排遣南阳王元宝炬、录尚书事长孙稚率领一千名羽林军试图救火。由于登塔木梯的宽度仅一米多,士兵只能提木桶,蚁附而上救火,自然于事无补。很快木塔便宣告不治,1000多士兵不得不放弃救火,“莫不悲惜,垂泪而去”。

【永宁寺塔剖视复原图】

当时,洛阳全城僧俗百姓纷纷自发前往现场参观,悲痛惋惜之情弥漫在整个首都,甚至有三位僧人当即想不开,跳入火中自焚殉死。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大火三月不灭,一年后尤有烟气。宝塔焚毁半年后,北魏王朝也很快名存实亡,分裂为东魏、西魏,孝武帝本人则横死于宇文泰之手。

其实,由于中国古代高等级建筑普遍采用木结构的特点,再加上古代防雷避火技术原始而幼稚,这就注定了大量建成时无比壮丽的殿堂楼阁,在岁月过往中难逃焚毁的厄运,如著名的紫禁城太和殿,历史上几兴几毁,都与火灾有关。

【永宁寺塔遗址】

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还叫奉天殿。结果,大殿建成仅一年不到,就遭雷火击中,连同三大殿一起被烧个精光。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重建后,又于嘉靖三十六年再次遭雷击焚毁。

此后的太和殿仍然屡建屡烧,直到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重建,才最终留存了下来,但规模已比初建时小了三分之一以上。从明初始建到最后一次重建,太和殿一共被烧了四次。

由于皇家殿堂的优越地位,太和殿得以不断灾后重生,一般的建筑则远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把无论是天灾还是人为的意外之火,就能让一切彻底消失,仿佛它从未出现在世间。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