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音乐人贝宁顿自杀背后的摇滚乐往事

2017-07-24 11:33:57 凤凰历史 小手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摇滚天团“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住宅内上吊自尽,年仅41岁。当地时间周四上午9时,贝宁顿的遗体在家中被发现。而如果您对美国娱乐圈感兴趣的,就知道其实美国艺人的自杀一样层出不穷。三年前63岁的“小飞侠”罗宾·威廉姆斯就因为抑郁自杀。除此之外迈克尔·盖得,理查德·杰妮也是死于自杀。我们就更不用去列举很久之前自杀的那些天王巨星,比如猫王。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类艺人自杀现象依旧层出不穷?

艺人的特殊性

首先如果我们翻开这些艺人的过往,我们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具有精神病史或者惨痛的过去。

以查斯特·贝宁顿为例幼时曾遭男子性侵,从而留下了一生阴影。而有意思的,他是和他极其要好的朋友、Soundgarden乐队以及Audioslave乐队主唱Chris Cornell相约自杀的。因为7月20日是Chris Cornell的诞辰,他于今年5月17日上吊自杀,享年52岁。就在好友53岁诞生之日这天,他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摇滚乐,尤其是知名艺人,普遍存在一个其他艺人都没有的“自杀基因”。

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呢?

查斯特·贝宁顿在2014年6月的演出

因为艺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大众视线范围内,很少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且这个行业的竞争的非常激烈,使得艺人们经常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下工作、生活。这就使得不少艺人通过吸毒来麻痹自己的。在美国,演艺界几乎白左占领,尤其是摇滚乐圈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和吸毒与滥交划等号。而这一切,和上个世纪美国的反战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反文化风波与风气变化

1960年代对于美国可以说是颠覆的十年。从民权运动、反越战游行,到肯尼迪总统和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汹涌澎湃的社会运动与政治风波给美国社会造成的动荡是无与伦比的,对于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的冲击和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而摇滚乐影响政治和美国传统,也是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岁月。

60年代堪称美国摇滚乐队黄金期

恰好此时美国的摇滚乐可以说是风格各异,流派众多,呈现出一片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从鲍勃·迪伦(Bob Dylan)为代表的本土民间摇滚(folk rock),以披头士(The Beatles)和滚石(TheRolling Stone)为代表的英伦主流摇滚的入侵,到被人们称为旧金山的声音的迷幻摇滚(psychedelicrock),再到后期的爵士摇滚(Jazz rock)和艺术摇滚(art rock),本时期呈现出的摇滚胜景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们对于时代的贡献不仅限于音乐上的创造与丰富,更多的是摇滚乐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美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与对立。

众所周知,摇滚乐和其他音乐形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典型的黑白混血。因为其最先形式为美国黑人的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区别于白人的乡村音乐和廷潘胡同歌曲(Tin Pan Alley),故而得名。这三种不同种族间的音乐的交叉融合(crossover)促成了美国摇滚乐的真正诞生。在那个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被习以为常的时代,这本身就有极强的反传统意味。如同Robert在他的书中所描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大的美国青少年“我们受到了父母种族歧视观念的影响,同时我们又开始醉心于黑人音乐,并间接地被黑人文化所吸引”。

摇滚乐至今依旧是叛逆青年人的标志

可以说这是一个好时代,因为肯尼迪颁布了“肯定性行动”,旨在消除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又恰逢越战,随着战争的不断报道,美国民众厌战的情绪越来越高。而摇滚乐将这一切都融入了音乐之中。以赫赫有名的鲍勃·迪伦为例,其于1962年曾经作为美国种族平等协会的全职秘书与民权运动有过亲自接触,并于1962年4月写成了随风飘荡,这首歌如同闪烁着智慧灵光的女巫般的咒语,成为那一时代最著名的抗议歌曲,也是当时美国黑人为争取民权的斗争颂歌。之后还发表了一系列反战歌曲,包括战争的主人以控诉军火商人《只是游戏里的一颗棋》。正如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Anthony在他的书中说的那样:“迪伦的影响力体现在那些攻击美国制度,拒绝合作的人们身上,或是对制度发起激烈攻击的人们身上,迪伦为他们提供了精神动力。”

除了越战之外,摇滚乐之所以如此成功,也和美国1960年代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潮流密不可分。正是这股潮流,“使神所青睐”的美国青年开始怀疑一切,甚至上帝的存在。1963年11月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又使美国人一度陷入信仰危机;1966年,“上帝死了”之说的盛行,更加影响了许多美国青年对于宗教的态度。宗教在人们绝望时把人推向上帝,而基督教的神灵在关键时刻却无法为人们提供庇护,人们因此显得更加无助。当一切现存的价值体系和信仰都面临危机的时候,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力量取而代之,并能填补人们精神上的空白。以披头士为代表的一批摇滚乐队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成为这样一股力量。他们为美国青年提供了暂时的精神庇护,因为他们的出现,美国青年找到了新的、暂时的精神团结的支点,披头士在某种程度上也扮演了半神的角色。

披头士在那个时代取代了上帝成为了不少青年心中的神

对于传统的挑战

因此,摇滚乐在60年代,对以新教道德观为代表的美国传统价值观提出严厉挑战,而生活在摇滚乐时代的青年人则试图通过参与和摇滚乐相关的活动,重新建构自身的生活信条和价值准则。从五月花号给美洲大陆带来第一批新教徒,新教的信条和教义,以及它所崇尚的价值观、道德观就开始逐步扎根美国。这种长期建立起来的新教道德观是对于命运、无法避免的进步、赎罪的道德、固定的社会地位,以及永世的惩罚以及命运的回馈的坚定信仰。这一道德观还要求人们拼命工作,积累财富,以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过上体面、约束、严谨的生活。在这种价值道德观下,人性的本真被约束,人们活着就是为了进行无休止的生产与消费。而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以披头士为代表的美国60年代主流摇滚乐正是这样一种特殊而新鲜的音乐势力,它适应了时代反叛的主旋律,喊出了不满足于现状的美国青年的心声,以热烈的节奏、直白的表达,大胆地歌颂这一代青年的爱与恨,对战争的憎恨,以及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反叛。

自杀的演员巴里布朗

更糟糕的是,作为公众人物的艺人,由于社会压力等因素特别容易沾染上毒品。以披头士乐队的作曲家约翰列侬为例,其坦言“我一直需要一种药物才能生存”。之后他更是补充说,他与以前的同伴们比起来总是会吃更多的药和更多的东西,因为他觉得“我更疯狂”。

或许是出于某种逆反心理,很多乐手对嗑药毫不避讳不说,更是把使用药物的心理写成了曲目甚至是标题之中,比如阿佛勒曼的《因为我嗨高了》,以及尼克罗的《我需要药物》。除此之外摇滚乐手们的感情生活也是一团糟,反对越战的口号就是“要做爱,不要战争”,事实上《阿甘正传》中女主角珍妮的糜烂生活,就是那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真实写照。

大量吸食毒品,性生活紊乱,无疑给摇滚乐招了不少黑,这又反过来增加了不少社会人士,尤其是保守主义人士的抨击。结果,巨大的社会压力自然是反过来增大了这一群体的自杀因素。

结论

不过无论多么大的指责,这些乐手为终结战争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是不可否定的。而无论是查斯特·贝宁顿这样因为个人原因和好友约好自杀也罢,还是为了向社会和传统抗议自杀也罢,其实都不可取。因为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的政治理念,都是珍爱生命的。无论自杀是否会下地狱,都是对生命的亵渎,无论这条命是不是他自己的。因此无论出于粉丝的角度还是乐手自身,自杀都是不可取的。在这里笔者衷心希望查斯特·贝宁顿这样的悲剧和摇滚乐的陋习终有一天从这个世界消失。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