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卧底戏”缺少“人味儿”

《拆弹专家》《绑架者》和《非凡任务》里,警察主人公对身份、对任务、对命运,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或犹豫。

刘德华的角色难以逻辑自洽

刘德华这一次又卧底了。

《拆弹专家》的核心冲突是,警察章在山(刘德华饰)卧底进了洪继鹏(姜武饰)为首的抢劫团伙,继而坏了大哥的好事,更连累大哥的亲弟弟被打入大牢。侥幸逃脱的洪继鹏处心积虑要回来复仇。最终,他率领一群国际佣兵,在红磡海底隧道,用几百号人质,1吨C-4炸药,搞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一年半之后再会面,洪继鹏仍然对章在山的“叛变”怒不可遏,他反复激烈地责骂对方是叛徒,哪怕他明明清楚,章的真实身份是一位高级督察,又不是被官府收买而临阵变节的二五仔。这样一位心狠手辣的大佬在时过境迁之后,依然如此耿耿于怀,我们不难想见,一年多前,他是真和章警官交过心的,也是真的伤了心的。再考虑到影片一开始,洪继鹏弟弟就对章在山满怀嫉妒,再三抱怨“哥哥信你不信我”的情形来看,章在山这只“内鬼”,当时肯定特别鬼。

然而,在随后的情节里,我们只能看到洪继鹏因为亲弟弟被抓、干弟弟叛变的怨愤,却根本看不到章sir对此有任何回应,他始终面不改色,大义凛然,连一句私房话、场面话都没跟洪大哥说过。这也导致了一个我们难以理解的障碍:如此高大全的英模人物,当年是怎么混进一群社会大哥里的?你无法相信他会开口说出“宝塔镇河妖”。很可能,他连烟都是不抽的。

这在从前的香港电影里,很难想象。尤其典型的是刘德华另一部扮内鬼的名作《无间道》系列,不论当兵的匪,还是扮匪的兵,这些行走在无间地狱的卧底,卧着卧着人生变得混淆,“三年又三年”,结果成了坏人“想做一个好人”,而好人则对江湖产生了眷顾。无疑,这才是人性,才是逼近真实的现实,而放到影视故事里,叫做“戏味”。

奇怪的是,最新的卧底故事,似乎改了配方。除了《拆弹专家》,今年稍早的《绑架者》和《非凡任务》里,警察主人公都执行了凶险的卧底任务,但他们都像百毒不侵的不坏金刚那样,对身份、对任务、对命运,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或犹豫,连“狠斗私字一闪念”的瞬间都没有。

今天多数警匪片缺少“人味儿”

商业类型片当然要求邪不胜正,好人最终击败恶棍。而且,如今“警察不能是坏人”是一条创作上的红线,毕竟不再是香港电影可以尽皆癫狂尽皆过火的时代了。可是,一旦把好人都设定成了没有多少人味的机器人,不仅逻辑不通,最关键还在于损失了戏剧性、伤害了观众对“讲故事”一波三折的期待。你看,《终结者》里,从反派阵营易帜的T-800机器人,在一片火海里也竖起了大拇哥,正是这一丝悄悄萌芽的人性,才让我们对它的牺牲泪流不止。

再看看在《拆弹专家》的开头,姜武带着刘德华抢劫金库,在一路上击毙了无数的持械保安。然而只有当追击而来的警察也开始牺牲后,刘德华才于心不忍,提前出手干预了犯罪——你就会明白,对于那群没有特写镜头、一出场就丧命的保安,无论是片中人还是创作者,他们都是漠不关心的。而这正是今天很多的动作/犯罪电影徒有场面、无法动人的根本原因。

对生命、对人性的尊重,不只是文艺片创作的前提,其实也是商业片成功的不二法门。可是,最近几年的国产动作片里,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一种暴力电子游戏的趣味——不管是黑道小弟,还是警队同袍,他们在电影里花样百出、慢镜旋转360°地被好人或坏人打死打残。暴力本身,成了银幕视听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成了一种越演越烈的官能刺激。

躺在港式动作片/警匪片功劳簿上的新一代创作者,只是沿袭了枪战、爆破、飞车这些“技术”,以及卧底、绑票、炸楼这些“桥段”,却没有真正地继承老港片那种对草根阶层、对中国特色的灰色人情世界一以贯之的关照,特别是“卧底戏”,天然带有多重戏剧冲突,人性在其中彷徨、撕扯、抉择,进而能够成全精彩纷呈的故事。

然而,如今电影里的警官们,每每像挂职锻炼一样地去黑帮卧个底,也就和清宫戏里的“穿越”差不多,几乎成了一种不用动脑筋的剧作套路。因此,曾经的创意十足,变成今天的网购爆款,大概也就到了该过气的时间节点了。

下一篇

琼瑶将丈夫交还继子 重病亲人该

琼瑶与继子女又因丈夫生病的事起了争执,根源在于双方就重病在床的平鑫涛是否应当安乐死产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