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别把孩子培养成“林妙可”

做父母的,要检视的是自己有没有过度呵护自己的孩子。

近日,昔日童星林妙可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艺考被记者采访时,依然用童年摇头晃脑的方式来与记者对话,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一波热议。昨天,北电开榜,林妙可连初试都没有通过,无缘北京电影学院,又再次引起不大不小的一波热议。

她能在现在小小地“火”一把,纯粹是因为人们发现她接受记者采访时扭捏作态起来与童年时候几乎一模一样。在许多人看来,今年快18岁的林妙可这般做派,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反面教材。有评论直言“林妙可一手好牌打烂”。

在我看来,林妙可的扭捏作态很可能反映了她心理行为上的某种异常,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syndrom e)。这是一种成年后仍然行事幼稚、浅薄,从内心底抗拒长大的异常行为模式。因为林妙可独特的身份所以引人注目,但有着相似异常行为模式的人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简单地说,这一类“彼得·潘综合征”的人有着类似的一些特点:1 .他们成年了;2 .他们的心理仍然停留在儿童状态;3.情绪化、任性;4.依赖他人,不愿独立;5.逃避责任。

严格意义上来说,林妙可还算不上“彼得·潘综合征”,因为她是1999年7月1日出生,现在尚未满18岁,还只能算是未成年人。可是,从她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很难推断她在成年后会有脱胎换骨改变。

其实,当人们嘲笑或者批评林妙可以及她的父母时,身边与她类似的一些父母子女却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很容易将成年后的孩子塑造成“彼得·潘”一样长不大的成年人。彼得·潘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 esM atthew B arrie)创作的文学作品,该故事原本为舞台剧,作者将剧本小说化于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原名《彼得·潘与温迪》(PeterPanandWendy)。小说讲述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的冒险故事。小说中,彼得·潘永远不长大,也永远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因此,心理学家就将成年后仍然停留在儿童状态的成年人的异常心理行为模式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当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最直接的后果是抑制了儿童自然的成长。他们无需自己去面对成长的冲突,因为父母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因此,一方面他们不会自然地成长;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依赖父母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变量是不受他们愿望所左右的,那就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生理会成长,会由儿童而青春期而成年人;而且随着生理的成长他们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成人后他们应该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这些会干扰他们业已习惯的固有依赖模式。因此,他们的心理防御就会滋生起来,从内心抵触甚至抵制这种生理的成长,心理仍然继续停留在儿童状态。

林妙可的父母就是这样的父母。她妈妈39岁生她,中年得子使夫妇俩对女儿有着过度的呵护。特别是在林妙可遭遇奥运“假唱门”后,舆论一边倒地指责林妙可,这使得林妈妈更加焦虑外面世界对女儿可能的伤害,于是不顾一切地加倍呵护着林妙可。以致当林妙可17岁了,她妈妈有她的手机密码,而且她妈妈随时可以检视她的微信。在这种母亲过度呵护,女儿过分依赖的亲子模式中,随着林妙可一天天长大,临近18岁成年,但她的心理仍然还是2010年春晚时的那个小女孩。林妈妈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不曾放过手;在即将到来的18岁成年礼,我估计林妈妈也没有准备好如何与一个成年的女儿沟通、互动。

事实上,心态停留在儿童的林妙可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代表了许多同龄人以及更年长一些的人。当我们在生活中说谁谁谁是“妈宝”男,他其实或多或少就是一个男版的林妙可;当我们在生活中说谁谁谁29岁了还单纯得像个小女孩,她其实就是市民版的林妙可。

由于在个人的一生中,青春期是人格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有着明显彼得·潘综合征行为模式的年轻人没有得到积极成长的鼓励,他可能终其一生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哪怕他未来40岁了,50岁了,甚至80岁了。这种幼稚退缩型的人格状态会阻碍他未来的亲密关系、职业发展以及社会交往,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依赖型人格障碍。

所幸的是,林妙可虽然近18岁,但心理学意义上的完全成人应该在25岁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林妙可妈妈改变与女儿的互动模式,鼓励林妙可自己去解决问题,自己去承担起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直面生活以及社会的真实面,那么林妙可仍然还有可能继续成长。

做父母的,要检视的是自己有没有过度呵护自己的孩子。如果有,那么林妙可就是一个教训,在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中,要学会慢慢地放手,鼓励和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决定,自己承担责任。

如此,善莫大焉。

作者

唐映红

唐映红

高校心理学教师,科普作家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可惜为人父母无需上岗证

为人父母是自然禀赋,但想要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父母,必须重新思考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并不断更新和迭代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