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父母打分是一记温柔的棒喝

不讲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并不在少数。这类“熊家长”,应该才是《弟子规》的目标读者。

江苏扬州年仅7岁的小女孩小天(化名)刚读小学一年级。从去年开始,小天就在家中墙壁上张贴了几页纸的“考核表”,并不是由父母来考核小天,而是小天用来考量父母一年的生活习惯。“考核表”采用打分制,分别从外出、酒味很浓两方面进行打分。比如晚归或晚间出门,就会扣两分,饮酒且酒味很大扣六分;不外出加一分,表现很好加四分。如果父母一个月下来总分达到20分或以上,就会得到亲吻、牵手、捶背等奖励,年底达到8次以上“爱护之星”就可以得到小礼物。

对于小女孩的举动,反映有赞有弹。赞同者觉得,小女孩给父母打分,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80后家长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压力大,不过再忙再累,也得记得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但也有网友不赞成孩子的做法,觉得家就是家,不要弄得像公司或者学校,对父母也来这套绩效考核,活脱脱一个小警察,长大了倒是个做H R的料。   

我倒觉得,小天的这份“考核表”,不能跟企业考核相提并论。因为它既没有约束力,也没有惩罚性,最多带有几许童真。实际上,我猜只有在比较民主的家庭氛围里,才能培养出这么一个异想天开,对父母交心交底的女儿。如果是那些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长,孩子平时对父母都不敢说半个不字,遑论给爹妈弄一份考核表?不如说,“考核表”是孩子发自内心一记温柔的棒喝,童真之下亲情之间,自有其感情的力道,足以让平日里为三餐忙碌奔波、无从自省的父母,暂时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我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   

尤其,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讲究长幼尊卑秩序。虽然表面上提倡尊老爱幼,但实际操作中,如何尊老又怎么爱幼,缺乏衡量标准。近年来,在调节家庭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倡导性质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前者如将“常回家看看”列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后者如莫名其妙蹿红、争议极大的《弟子规》。但此类规范,都延续和维持了老子管儿子、儿子管孙子的长幼秩序。给家长提意见,给父母打分,可以说并不在咱们传统家庭关系的眼界里。不讲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并不在少数。这类“熊家长”,应该才是《弟子规》的目标读者。   

当然,小天做的这份“考核表”,也不是十全十美。我觉得她最大的优点,是对爸爸妈妈一视同仁。这就强调了父母在照料和教育孩子上负有同样的责任,而不是说照看孩子单纯是妈妈的事,或者单纯是爸爸的事。但这份“考核表”的缺点,或者说家长需要与孩子沟通的是:父母晚上出门,不该这么机械地硬性扣分。随着孩子年龄渐长,父母应该有属于自己正常的社交生活。饮酒只要不过量、不对孩子造成不良示范,那么就不该扣分。   

这些都有赖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积极与之互动,毕竟,亲子和代际关系,并不是你给我打5分,我给你打10分这么简单,而是家庭成员要习惯凡事协商、凡事讲理。到最后,我们都要想一想,作为父母或者作为子女,我们有什么资格打分,打分的标准有没有问题,如果都能这么想,打分也好考核表也好,恐怕也就没必要了。 

作者

果冻

果冻

时评人

作者其他网评

下一篇

“诗词综艺热”是时代的声音

这些年来还曾流行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非一味喜欢庸俗流行主义,依然有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