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家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没有人是自由的,甚至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这是鲍勃·迪伦的经典语句。总有一种鸟儿拥有最美丽的飞翔,总有一种文艺家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喜欢关注文艺家们的获奖感言,觉得那真是好东西,能给自己带来一把很实用的尺子,用以测量相关作品的价值高低。

这两天,我就在琢磨鲍勃·迪伦的获奖感言。这个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竟然说自己很忙,没空去参加日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不过,他还是委托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朗读他的获奖感言。

鲍勃·迪伦的诺贝尔文学奖感言,较之以往那些作家,太精短了,内容除了例行的问候感谢,也就是在表达这次获奖,说这是他从来不敢想象或预见的事情。鲍勃·迪伦还是把自己认定为音乐人,或者是表演者。他还强调,从来没有时间问自己一次:“我的歌是文学吗?”

这算是一句硬邦邦带有挑逗性的话。要知道,在鲍勃·迪伦获得这个极有声望的大奖之后,围绕他那些歌算不算是文学作品,早就闹翻天了,有太多自以为是的人们都在煞有介事地争论着,这是歌词在侮辱文学,还是文学在向歌词抛媚眼。现在,鲍勃·迪伦很霸气地回应了,我没空来领奖,我从来就没有去想这个问题。

其实,鲍勃·迪伦内心是有答案的。比如,他在获奖感言中狠狠地说,他敢打赌,写剧本的莎士比亚的头脑中最不需要考虑的事情是:“这是文学吗?”还有,他在表达感谢时称,瑞典文学院花时间考虑了这个问题,并最终提供了这样一个美妙的答案。

没有愤怒和抗议,还玩什么摇滚和民谣;没有批评和隐喻,还搞什么文学和艺术。这些价值元素,鲍勃·迪伦都有。我也认为,优秀的文艺家们玩得都很高级,是不屑于在群体性争议性中把自己搞得脸红脖子粗的。鲍勃·迪伦这老头,不仅要把这大奖给拿了,还拿自己跟莎士比亚来类比,并且对争议者说,你们要喷就去喷瑞典文学院那些评委。总之,谁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给,他就是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认为,这就是有态度。对于文艺,有态度是好东西,也是稀缺品。当然,有态度不一定能成为好演员好歌手好作家,但是,没态度就根本不会入流。还有一种可悲现象是,有的人挤进名流,成了名家,却又在走进更高殿堂的时候将人格矮化下来,变得庸常媚俗起来,对一切都哼哼哈哈,模棱两可,失去文化态度,对“文如其人”形成一次巨大讽刺。鲍勃·迪伦的获奖感言,让我觉得,鲍勃·迪伦不只是偶像,更应成为榜样。

对文艺工作者来说,有一个纠缠很久的问题,就是该为文艺而文艺,还是为权力、资本、名声而艺术。我觉得,在厘清这些问题之前,文艺家必须要有一种认知,最高贵的艺术就在于独立而不流俗,而独立就是不被外界力量磨平自己的棱角,不要因为外力干扰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要因为别人观念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文艺家的内心才会离独立更近一步。诚如白俄罗斯优秀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完全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

这世界变化太快,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未必读懂自己所处的时代。一个冷静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就应该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记录自己眼中的世界。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也曾引发争议。莫言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也作出回应称,“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还强调,“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能承受多大的诋毁,就能承担多大的赞美,伟大的艺术家注定是那种执着寻找自我存在的人。

“没有人是自由的,甚至连鸟儿都被天空束缚。”这是鲍勃·迪伦的经典语句。总有一种鸟儿拥有最美丽的飞翔,总有一种文艺家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下一篇

改掉“机关病”国企才像企业

如果以现代企业制度来全面审视,或者与一些优秀的民企来比较,就会发现更多问题。无论是中石油还是其他国企,唯有彻底改掉各种“机关病”,国企才不像机关像企业。